罗氏家谱网,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 1、罗氏家谱辈份排列
  • 2、罗氏家族族谱
  • 3、罗姓家谱
  • 4、罗氏罗姓的起源与家谱
  • 5、请问谁知道景东县安定乡的罗氏家谱?
  • 6、罗氏族谱在哪儿
  • 7、在哪保存着罗姓族谱?
  • 8、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是什么?
  • 9、罗氏家族,永世其昌后面的是什么?
  • 10、爱新觉罗族谱表,爱新觉罗辈分

罗氏家谱辈份排列

宁化县曹坊镇根竹村有60户罗姓我是河南的罗氏家人来人手笃清,我家的到了青字辈了《罗氏家谱》目录一、《罗氏家谱》序言二、中华万姓同根同源 三、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四、罗氏得姓始祖(图、文)五、寻根问祖世系通表六、罗氏百家姓中的排行表七、罗氏姓氏图腾第一章: 罗氏家族溯源一、罗氏姓氏的源渊二、罗氏之迁徙分布三、罗氏家族郡望堂号四、寻根圣地—祖籍地考究五、罗氏家族祖籍地迁徙地示意图六、罗氏家族的特征第二章: 罗氏辈份字派一、 罗氏字派沿革二、家谱的“行辈字派”三、 罗氏现有辈份字派第三章:罗氏家族名人录 一、古代罗氏名人录二、现代罗氏名人录第四章: 罗氏家族文化 一、罗氏家规二、罗氏族规三、罗氏祖训四、罗氏族风五、罗氏族诫六、罗氏轶闻趣事 第五章:罗氏各支房世系名录一、罗氏家族各支房世系图二、罗氏家族各房世系简表三、罗氏家族通讯录后记《各姓家谱》撰写说明 《各姓家谱》是让从没有家谱的家族实现多少代人的渴望和梦想,能让你了解你家祖宗的姓氏渊源、迁徙分布、郡望堂号、姓氏图腾、家族特征、得姓始祖是谁、各姓世系通表、祖籍地考究、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几、辈份字派、历史名人、典故趣闻等。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寻根问祖,究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更是族人的夙愿。华夏子孙无一不对自己的姓氏视为珍宝,引以自豪,而中华民族繁衍至今,沧海桑田,人世翻覆,踪迹难寻。如果说撰修史志或《县志》是政府层面上的一种政治行为,那么,民间修谱则是族人间的一种自觉行为;如果说《县志》是浩瀚的中华文化之海,那么,《各姓家谱》就是汇入这浩瀚之海的无数涓涓溪流。作为炎黄子孙,既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也要了解本族姓的“小历史”,从姓氏文化的涓涓溪流中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罗氏家族族谱

湘东罗氏家谱:现在湘东南、衡南东乡至耒阳一线,居住着数万罗姓族人,据谱记载,他们属豫章罗氏罗朱公二十代子孙,西晋享有“湘中之琳琅,江左之秀”,官封尚书郎罗含公之后。罗含公于西晋始迁耒阳,下传二十六代至元末明初,形成了十甲罗氏,他们共尊罗含公为始迁祖。 现十甲罗氏建有各种堂号,如:琳琅堂、种德堂、端本堂等 据一甲罗琳琅堂家谱记载,明朝初年一甲罗含公二十六代子孙景星公生三子,长子,原德字达仲,定居今湖南省衡南县东乡冠市镇一线,堂号琳琅堂,有子孙一万多人,次子,原镇字尧仲,迁居湖南湘潭鼓桑州,具体不详,三子,原璋字圭仲,迁居衡南东乡茶市镇,堂号种德堂。 望十甲罗氏后人上传有关本族相关信息,以备下次修谱完善,十甲罗氏源流,更热切期盼湘潭鼓桑州一甲罗氏后人上传有关家族谱信息,以待后考。 一甲罗五十一代班辈排行:继、应、元、汝、公、万、大、景、原、时、克、明、惟、孚、日、尚、义、承、锦、士、取、仁、家、声、振、起、齐、芳、肇、开、百、代、纯,良、世、传、孝、友、忠、顺、宏、赐、哲、嗣、荣、光。罗氏家族我也姓罗,我家里的族谱是二十个字辈,祖,运,长,顺,厚,山,青,林,秀,忠,请问一下湖南邵阳市也有到四川的拼音  Lo郡望  豫章郡名人  罗贯中,罗聘,罗荣桓,罗瑞卿,罗英德,罗香林胜迹  缺文献  罗氏重修族谱历史  罗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八位。罗姓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熊姓,一是出自芈姓。也有说罗姓是祝融的后代。据记载,罗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封的异姓诸侯国之一,称罗子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他的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罗。许多罗姓人认为自己是出自熊姓,他们的祖先,是古代管理火种的官员,被称作“祝融”。他们的远祖是重离,是高辛时的祝融,后来被杀,他的弟弟吴回继任。吴回生陆终,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姓芈,有一个孙子叫穴熊,他的后代就是熊氏,并且逐渐转化成罗姓。罗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族的破多罗氏,解瑟罗氏和叱罗氏为罗姓。罗姓早期在长沙和豫章发展,唐代时迁居广东,元代时迁居福建,并且有一部分融入了泰族,土家族和彝族,布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清朝时,罗姓进入台湾。罗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长沙,豫章,大埔,兴宁,扶阳,梅县,成都,襄阳等。通志氏族略:周时国名,熊姓国本自颛顼之后,受封于罗,子孙以为氏

罗姓家谱

家谱:1、第零代:罗艺;2、第一代:罗成、罗松;3、第二代:罗通、罗仁、罗焕;4、第三代:罗章;5、第四代:罗昌、罗英 ;6、第五代:罗增;7、第六代:罗昆、罗参;8、第七代:罗文锦;9、第八代:罗珍;10、第九代: 罗让;11、第十代:罗弘信;12、第十一代:罗兆威;13、第十二代: 罗廷规、罗周翰、罗周敬、罗山、罗门 ;14、第十三代:罗英(与第四代同名);15、第十四代:罗芳、罗延惠;16、第十五代:罗惠。代表人物:1、罗艺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臣隋,统兵杀到幽州,结连突厥可汗,同心反叛。隋朝累战不克,只得颁诏招安,将幽州割与罗艺,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2、罗成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与秦琼、程咬金等于贾家楼结义,居末位。先后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反王大会时夺得状元魁。瓦岗离散后,罗成与秦琼等去了洛阳,秦琼与程咬金被徐茂公带走,罗成因病留在洛阳。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罗成临阵倒戈加入李世民,将王世充连同前驻守洛阳的反王一并擒获。刘黑闼反唐时,李建成以罗成为先锋前往抵挡,李建成有意陷害罗成,致使罗成被刘黑闼引至周希坡淤泥河用乱箭射死。3、罗通罗成之子,白马银枪,有乃父之风,武功盖世,罗家枪法神出鬼没,有万夫不挡之勇,在隋唐二代英雄中武艺最为高强,在薛仁贵征东时已经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少年挂帅扫北立功,封扫北王。因屠炉之死而被唐太宗削去“殿下”官爵。后随薛丁山征西途中,在界牌关与98岁老将王不超”盘肠大战“而亡,终年三十四岁。4、罗章罗成之孙,罗通与史秀英(史大奈之女)之子,在评书《秦英征西》中二路征西大军受阻,秦英挂征西三路大军元帅,罗章为副元帅,继续征西。5、罗昌罗通之孙,罗章与洪月娥之子,有一个弟弟罗英,罗昌由于怨恨薛刚害的他们罗家家破人亡,不愿意帮助薛刚,在兴唐山落草为寇。后被薛刚用计请出,破了李孝业的连环马,之后离去,认为庐陵王李显不是明主,一心辅佐武则天之子汉阳王李旦。

罗氏罗姓的起源与家谱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下面是我整理的罗氏罗姓的起源与家谱,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来源 「罗」源出 1.出自「妘」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 2.相传古帝祝融的后代。 3.唐朝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入中国,其后以斛瑟罗为氏,后改姓「罗」氏。 4.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破多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罗」氏。 5.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中有改姓「罗」,后代亦称罗氏。望族居豫章郡(江西南昌)。 6.据《后汉书.南蛮传》及《华阳国志》载「板楯七姓」有罗氏。 迁徙分布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000多万,为全国前二十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增长达15倍之多,罗姓人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罗姓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罗姓在云贵、川渝大部、粤桂、湘赣大部、福建西端,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1.4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3%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63%的罗姓人群。在海南、台湾、闽浙大部、湘赣北部、川渝北端、安徽南部、河南东南角、陕宁南部、甘肃、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和北端、黑龙江西北角,罗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8%一1.4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6%,居住了大约23%的罗姓人群。 家族名人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荣桓:现代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请问谁知道景东县安定乡的罗氏家谱?

罗大任曾在1942年编修过安定乡罗氏的宗谱,后面的得自己续上了。不过当时罗大任也仅仅是从罗氏入滇开始算起,总共修编到第十八代。请点击:http://www.luos.org/list.asp?unid=2380要找罗氏家谱找安定乡民福村黄家社的原景东县第五中学退休老师罗朝亮老师,他有罗大任的原版家谱。

罗氏族谱在哪儿

据我了解四川很多罗氏都是青朝从湖南汝城迁到四川的,我是汝城罗氏,江西省南昌县罗家集镇柏林村罗家村为豫章罗氏祖源地。湖南汝城文明乡为四川部分罗氏起源地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湖南邵阳罗氏族谱,(清)罗朝扬等纂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湖南长沙罗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五卷、次三卷,(民国)罗希佛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第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浏阳、长沙罗氏二修族谱,首两卷,(清)罗华、罗位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卷首上、下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浏阳、长沙罗氏三修族谱,(清)罗泰阶、罗寿仁、罗贞卿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9年)丕振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益阳罗氏重修族谱,(清)罗联俊等纂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罗氏续修族谱,(清)罗光炳、罗隆俊等纂修,清道光七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罗氏八修宗谱,(清)罗斐成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罗氏九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罗庶丹、罗肿甫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谕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湘乡罗氏续修支谱四卷,(清)罗汇唐罗文动罗湘南等纂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上湘田心罗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罗大谱、罗大胄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明德堂木活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衡阳,湘潭六甲罗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尊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遗训、寿序两部份。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邵阳罗氏六修族谱,首一卷,(清)罗楚书、罗光黻修罗光昌纂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邵阳,祁阳铁塘罗氏八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民国)罗培晃、罗远湄等修罗基滋等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崇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湖南邵陵罗氏族谱首一卷,(清)罗玉峰修罗凌云罗家声等纂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湖南邵陵罗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罗伯定、罗伯谨等纂修,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新化罗氏重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九年(公元1883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册,纪事至清光绪九年止。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年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纪事至清宣统年间。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四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八十八卷、卷首第二~四下册,纪事至清宣统元年。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新化罗氏通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罗元鲲修、罗联焘等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正编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清)罗元镒编,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简阳罗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彭县罗氏支谱,(民国)罗启聪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内江罗氏族谱八卷,(民国)罗懋昭等续修,民国年间内江罗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八卷。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浙江上虞罗氏支分谱,(清)罗振玉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董山罗氏宗谱辑略,(清)罗贵岑等辑略,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慈溪罗氏宗谱十卷,(清)罗兆鹏等纂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慈溪罗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两卷,(民国)罗贤赞等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安徽无为罗氏四修宗谱六卷,(清)罗鸿远等纂修,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江西豫章罗氏重修宗谱,(明)罗宪通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罗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罗氏庙事志七卷,(明)罗应鹤著,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罗氏家谱,(清)罗万锦、罗万绣纂修,稿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源自百度百科)罗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二百三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77%左右。湖北宜城为罗氏之发源地,后再往南迁,先由湖北襄阳迁至枝江,再迁至长沙,最后于汉景帝时在江西南昌繁衍成当地望族。

在哪保存着罗姓族谱?

清宣统元年(1909)藻丽堂活字本 二册吉林大学14358 【广东广州】南海罗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 一册广东中山图14359 【广东】番禺傍江罗氏族谱(清)罗茂泽钞清咸丰四年(1854)宁本 一册美国14360 【广东】宝安锦田横台罗氏族谱民国三十三年(1944)影钞本 一册美国14361 【广东】普宁南径罗氏族谱(清)罗道嘉录清光绪十七年(1891)写本 一册美国14362 【广东揭阳】潮山罗氏族谱十三卷钞本 十三册广东中山图注:记事至民国二十三年。14363 【广东中山】大搅罗氏族谱四卷(民国)罗鸣球等重修民国七年(1918)罗氏敲东堂铅印本 四册日本 美国14364 【广东】南海罗氏族谱罗仲让撰美国14365 【广东】信宜罗氏简谱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美国14366 【广东】顺德北门罗氏族谱二十二卷(清)罗启贤等重修清光绪八年(1882)本原堂刻本 二十四册日本 美国注:版心作《豫章罗氏族谱》。14367 【广东顺德】南门罗氏族谱不分卷(清)罗风华纂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一册广东中山图14368 【广东顺德】罗氏祚昌长房家谱不分卷(民国)罗云舫编民国二十三年(1934)钞本 一册广东中山图14369 【广东高明】罗氏族谱□□卷(民国)罗晓枫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广州光华商店铅印本广东中山图(存卷3、9、11、12、15、16、18)14370 【广东】高明罗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清)罗高清等重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广州光华商店补印本十八册日本 美国14371 【广东东莞】寒溪罗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十二年(1923)钞本 一册日本 美国14372 【广东陆丰】罗氏豫章堂上祖各簿(清)罗仁城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钞本 一册台湾14373 【广东兴宁】高车罗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民国)罗振勋 罗荛翼等纂修民国二年(1913)刻本 十二册广东中山图14374 【广东】兴宁太平罗氏族谱(民国)罗应钟主编民国十一年(1922)写本 一册美国14375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一卷民国十一年(1922)刻本广东兴宁县档14376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七卷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 三册美国(缺卷4)14377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十卷(民国)罗师扬 罗绮文总纂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六册广东中山图14378 【广东兴宁】罗氏族谱(民国)罗庆诏等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钞本 一册美国14379 【广西邕宁】罗氏族谱(民国)罗文伟纂民国十五年(1926)本广西邕宁县百济乡华达村14380 【广西】北流县聊石罗氏家谱十四卷(民国)罗章滨续修民国十四年(1925)梧州文化公司石印本广西图(存卷1)14381 【四川彭县】罗氏族谱(清)罗启聪 罗启漳等纂民国三年(1914)彭县罗氏宗谱刻本 一册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14382 【四川彭县】罗氏族谱不分卷(民国)罗宗亮 罗宗先续修民国三十年(1941)成都石印本四川图注:罗卓然首修於清咸丰十一年。14383 【四川永川】松溉罗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民国)罗泰莹 罗江霖等纂民国十九年(1930)石印本四川崇庆县崇阳镇三元街118号 温江师专注:罗勋首修於明成化十六年。14384 【四川荣昌】罗氏族谱(民国)罗朝泰修民国五年(1916)刻本 一册美国14385 【四川中江】罗氏族谱不分卷民国二年(1913)中江罗氏祠堂刻本 一册四川图14386 【四川苍溪】苍邑罗氏宗谱三卷(民国)罗崇彦 罗润生等续修民国三十三年(1944)石印本四川南充地区档(残缺)注:书名一作《岳东场罗氏宗谱》。14387 【四川内江】蜀南内邑罗氏族谱五卷(民国)罗懋昭 罗德辅纂修民国石印本吉林大学 四川图14388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清)罗元镒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合祠刻本 四册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清:清光绪间罗学成始修。14389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民国)罗元德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本合祠活字本 四册历史所 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注:清光绪间罗学成始修。14390 【四川隆昌】罗氏宗谱不分卷(民国)罗伦玉等续修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北图14391 【四川丹棱】罗氏族谱不分卷(清)罗良才纂清道光间木活字本 一册四川图14392 【四川】高县罗氏家谱一卷油印本四川高县14393 【四川仪陇】罗氏族谱(清)罗中儒补修清刻本四川仪陇县档(残)14394 【四川仪陇】罗氏宗谱一卷民国三十六年(1947)顺庆益新书局代印本四川仪陇县档14395 【四川宣汉】金盘罗氏宗谱十七卷(清)罗宣镇 罗华镇续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四川仪陇县档14396 【四川宣汉】罗氏家谱一卷(民国)罗兴朝重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四川宣汉县档14397 【四川】罗氏族谱一卷(民国)罗庆丰重修民国元年(1912)钞本 一册吉林大学14398 【四川】顺庆罗氏宗谱一卷(民国)罗豫章续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印本四川南充地区档(残)14399 【贵州铜仁】罗氏族谱十二卷(民国)罗子异编纂民国三十八(1941)铜仁平平印刷商店铅印本八册北图14400 香港新界九肚罗氏家谱(民国)罗步蟾修民国三十一年(1942)写本 一册美国14401 【香港】元朗锦田罗屋村罗氏族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写本 一册日本14402 归化罗氏族谱□□卷(清)罗开煦 罗开元续修14403 罗氏永二公房谱不分卷(清)罗金来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活字本 二册北图14404 麻邑罗氏族谱二十四卷(清)罗朝彦编修清同治七年(1868)柏林堂活字本 二十七册四川图注:国文元首修於清嘉庆十八年。14405 祝融罗氏支谱六卷末一卷(清)罗庆鲲等修清同治八年(1869)报本堂活字本 八册北图14406 罗氏流传世谱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 一册台湾14407 罗氏族谱十四卷(清)罗贵平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湖南桃源县档14408 罗氏族谱十四卷(民国)刘时棠修清光绪十七年(1928)刻本湖南桃源县档注:清光绪十五年罗贵平首修。14409 罗氏族谱卷清光绪间刻本 一册四川图(存卷2)14410 罗氏族谱一卷(清)罗学时编辑清宣统元年(1909)钞本广东四会县档14411 硒州罗氏族谱不分卷(清)罗洪纂修清钞本 四册四川图14412 罗氏家谱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二册美国14413 罗氏族谱四卷(民国)罗元廷等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增修刻本 四册北图14414 罗氏家乘不分卷民国石印本四川图(存一册)14415 郭络罗氏家傅并老八旗通谱钞本河北大学注:记事清乾隆二十二年止。14416 罗氏家谱不分卷(清)罗万锦 罗万肃纂修稿本科图14417 罗叶氏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叶氏族人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活字本 二十八册 北图

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是什么?

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如下:1. 湖南湘水堂武陵桃源七里桥开一公系罗氏字辈:良士登廷上,忠名显大邦,家声恒有庆,祖德发其光。建立人成美,尚明道克昌,肇茎成盛业,绍绪定延长。2. 湖南桃源木塘松公系罗氏字辈:维世高天德,富贵永长生,凤麟重发瑞,松柏益争荣。3. 湖南浏阳罗氏字辈:寿满湘江泰运开,贤才济楚焕鸿材,振纲立纪舒新翼,修道安民步玉阶。4. 湖南湘潭罗氏字辈:辈派言行字,科名在榜方,英雄豪气节,国正育材长。5. 湖南安化牛田罗氏字辈:派衍岳阳,历传夏启高阳氏;分宗姬水,世泽唐虞表正臣。以上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供您参考,您可以根据您家族所在地方和族谱中的内容进行相应查询。罗有多少个字辈写岀来罗家家谱字辈: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新派: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相关信息: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罗姓仍排中国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当今12多亿中华汉族人群中,罗姓人占0.85%,总人口约1032万之众。四川是罗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罗姓总人口之20%,约210万,占省总人口数之2%。据《中国百家姓书库》公布,罗姓在全国100大姓中名列第20位,人口占全国0.86%。

罗氏家族,永世其昌后面的是什么?

湘东罗氏家谱:现在湘东南、衡南东乡至耒阳一线,居住着数万罗姓族人,据谱记载,他们属豫章罗氏罗朱公二十代子孙,西晋享有“湘中之琳琅,江左之秀”,官封尚书郎罗含公之后。罗含公于西晋始迁耒阳,下传二十六代至元末明初,形成了十甲罗氏。

爱新觉罗族谱表,爱新觉罗辈分

爱新觉罗辈分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宗谱 我只找到部分摘录(网上) 允禩:(一子)康熙二十四年辛酉二月初十日未时生,母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三十七年三月封授多罗贝勒,六十一年十一月晋封亲王,总理事务,三年三月退总理事务,四年三月因罪革退亲王,将伊本身并子孙黜宗室,本年丙午九月卒,年四十六岁。乾隆四十三年正月,特旨复入宗室。嫡妻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第一子:弘旺(三子)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庶母张氏张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五十五岁。嫡妻舒穆禄氏伦布之女,妾茂怡氏马尔泰之女,妾完颜氏四格之女,妾荣氏荣禧之女。 第一子:永类(无嗣)雍正四年丙午正月二十七日申时生,嫡母舒穆禄氏伦布之女,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日丑时卒,年三岁。 第二子:肃英额(六子)雍正四年丙午七月二十二日亥时生,庶母茂怡氏马尔泰之女,乾隆六十年乙卯六月十二日午时卒,年七十岁。 第三子:永明额(一子)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六月十六日申时生,庶母荣氏荣禧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授七品笔贴式,喜庆元年三月授委署主事,是年九月授经历,四年八月授副理事官,九年九月授御史,二十五年十一月授副都统衔作为阿克苏办事大臣,道光三年正月授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四年七月回京,本年八月管理右翼官学事务,五年七月管理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事务,本年十一月管理新历营房,十二月授察哈尔副都统,六年五月授太宁镇总兵内务府大臣,六月授守护昌陵,十年八月授令侍卫内大臣,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正月二十日丑时卒,年八十四岁。 -------------------------------------------------------------------------------- 允禟:(八子)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八月二十七日子时,雍正四年丙午八月作月二十七日巳时卒。嫡妻栋鄂氏七十之女,妾刘氏,妾兆氏,妾郎氏,妾周氏,妾完颜氏,妾朱氏,妾佟氏,妾陈氏。 第一子:弘晸(二子)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初八日戌时生,庶母刘氏。 第二子:弘暲(一子)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十九日丑时生,庶母刘氏。 第三子:弘相(一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廿二日丑时生,庶母刘氏。 第四子:弘旷(无嗣)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初六日卯时生,庶母郎氏。 第五子:弘鼎(七子)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庶母完颜氏。 第六子:栋喜(五子)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六月初八日丑时生,庶母朱氏。 第七子:四保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九月十四日未时生,庶母周氏,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奉旨过继与尼雅哈为嗣。 第八子:都锡保(三子)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初四日丑时生,庶母周氏。 -------------------------------------------------------------------------------- 允礻我:(六子)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时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多罗敦郡王,五十七年十月管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一年十二月解管理三旗事务。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继夫人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妾郭络罗氏,妾王氏。 (DE注:生平略有删节,诸妾之父亦略) 第一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初十日酉时生,本月十六日辰时卒,庶母郭络罗氏。 第二子:弘旭(无嗣)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十九日午时生,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二月初四日子时,年七岁,庶母郭络罗氏。 第三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时生,康熙四十八年乙丑六月二十三日未时卒,年七岁,庶母郭络罗氏。 第四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子时生,本月十九日亥时卒,庶母王氏。 第五子:弘暄(一子)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母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 第六子:弘晙(三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庶母郭络罗氏。 -------------------------------------------------------------------------------- 允祥:(九子)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十月初一日辰时生,雍正八年庚戌五月初四日午时薨。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顶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庶福晋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第一子:弘昌(五子)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 第二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时生,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时卒,母庶福晋石佳氏。 第三子:弘暾(三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二十日丑时生,雍正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母嫡福晋兆佳氏,嫡夫人富察氏。(DE注:弘暾未与富察氏完婚便卒,后允祥去世时,雍正表彰富察氏守节,封弘暾为贝勒,封其为贝勒夫人,入怡亲王府陪伴兆佳氏。《宗谱》记弘暾有三子,分别是从弘昌、弘晈、弘晓处承继来的。) 第四子:弘晈(二子)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五子:弘(左日右兄)(无嗣)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六子:弘昑(无嗣)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侧福晋乌苏氏。 第七子:弘晓(九子)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八子:绶恩(无嗣)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九子:阿穆珊琅(无嗣)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生,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十五日午时卒,母庶福晋纳喇氏。 -------------------------------------------------------------------------------- 允禵:(四子)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西泰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妾吴氏常有之女。 第一子:弘春(七子)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初一日生,母侧福晋舒舒觉罗氏。 第二子:弘明(五子)康熙四年四月初三日生,母嫡福晋完颜氏。 第三子:弘映(三子)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生,母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 第四子:弘暟(七子)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母嫡福晋完颜氏。 爱新觉罗宗谱的皇室辈分 爱新觉罗家族,生子取名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不过这也仅限于近支宗室。至于远支宗室和觉罗,相对较少受到束缚。 在《爱新觉罗宗谱》中,乳名和小名随处可见。像小明、小喜、小群、小桂、小柱、小贝、筱鹤;大力、大喜、大林子以及落柱、老疙瘩、老生打。人名中的数字,多数反映的是排行,如小四、小五、小九、二小、二福、二锁、二喜、二秀;二庆、二肥、二胖、二铁、三锁、三福、三秀、三宝、三泰、三德、三寿、三珠、四保、五福、五全、五德、五龄阿、八宝、九龄。希望生女儿,就干脆给男孩起名叫二凤、芯莲、牛妞。 有些名字,反映出长辈对子女夭折的忧虑,如钉铸、铁锁、所林、拴柱、留住、保住。还有如 *** 叫“狗剩”的,是想过往的妖精对这条小命不屑一顾。希望孩子长大结实、勇猛、有福气,就叫石头、石柱、铁山、铁柱、虎哥、顺哥、远福。 在远支宗室和觉罗中,使用数字取名也是一个特点。多以孩子出生之时家中老人的年岁来取名,如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二、八十三,反映了人们延年益寿的愿望。同时,这种方法无需高深的文化,简便易行,琅琅上口。在《宗谱》中这类名字在300个以上,从五十起,一直到九十,九十以上较少。这些人也多数是无爵无职的,即使有爵职,爵不过奉恩将军,职不过参领、佐领。 入关前,爱新觉罗家族按满族习惯,从名字上分不出辈分。入关以后,康熙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给子孙取名也采用辈分字。他生有35子,除夭折的11子外,24个儿子一律使用“胤”字作辈分字,还规定儿辈为“胤”字辈,孙辈为“弘”。字辈,曾孙为“永”字辈。 1722年,按照避讳的规矩,雍正帝的那些兄弟,再用“胤”字作辈分字就不合适了,于是一律改为了“允”字。惟一的例外是,后来怡亲王允祥病逝,雍正帝说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所以,特地恢复他的名上的“胤”字。 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进呈给孝圣皇后,乾隆帝的题诗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后来,他取其中的“永绵亦(奕)载”4字为近支宗室的字辈。1776年,又规定以后皇嗣取名,永、绵二字改用颙、旻,而别的人仍用永、绵作字辈。 1825年,从大臣选出的10个字中,道光帝钦定了“溥毓恒启”4字,作为“载”字以下的字辈。1857年,咸丰帝又续拟了“焘闿增祺”4字,作为“启”字以下的字辈。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 (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顒)字辈是第7代,绵(旻)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 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闿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 1937年,溥仪又增: “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那些支派较远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辈。如豫亲王保泰的后人,“载”字辈改用“常”字,“溥毓恒启”字辈,分别用“松柏清国”4字。 在宗室中,皇帝亲兄弟的子孙出生后,要奏请皇帝来取名。还有奉旨改名的,如清高宗第七子爱新觉罗·永琮出生时,清高宗将同名的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孙改名为爱新觉罗·永瑺。至于对废宗室的改名,则具有惩罚的意味。雍正帝下旨八弟允禩改为“阿其那”(意为俎上之鱼”,即砧板上的鱼,比喻任人宰割),九弟允禟改为“塞思黑”(意为“讨厌鬼”),胤禩的儿子弘旺改为菩萨保。对原废太子允礽的儿子弘皙,乾隆帝把他开除宗籍,还改名为四十六。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族失去了统治民族的地位,爱新觉罗家族的特殊地位动摇了。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下,民国初年出现了满人改姓易族的现象。老舍、侯宝林等都改成了汉族。 爱新觉罗家谱谁能给一份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爱新觉罗宗谱中记载的最后一代? 爱新觉罗家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辈分的问题也就十分复杂。 大体来说,推算辈分要看是谁的后人。 如太祖的几个后人,比如说楮英、礼王代善,他们家族在1935年《宗谱》上已经有“闿”字辈的人出生了,所以到现在,估计祺字辈都出生了。 但是如圣祖的几个后人,前面几个皇子如胤礽、胤禵,35年《宗谱》以“毓”、“恒”为多,到现在,辈分可能是“启”、“焘”。但是圣祖后面的几个孩子,比如说胤秘的后人,现在“溥”字辈还在世。 而近支宗室,也基本上比较大。 所以说,不能一概而论之,如果你明确了自己要问哪个支系的,可以补充提问。我们继续探讨。 ----橘---- 爱新觉罗(329)辈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