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日本评价 雍正王朝内幕深度解析

目录导航:

  1. 雍正王朝日本评价
  2. 雍正王朝内幕深度解析
  3. 雍正王朝离正史有多远
  4. 雍正王朝为什么排第一
  5. 雍正的一生经历
  6. 雍正王朝解析经历了哪些事
雍正王朝日本评价

倭国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评价雍正皇帝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

雍正在位十三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创立秘密建储制等。正是他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这样一位励精图治、致力于富国强民的皇帝,应该担得上“好人”的评语。

雍正王朝内幕深度解析

虽然《雍正王朝》这部剧自播出到现在已有20年,但热度丝毫不曾减少,依然是众多影迷观看和讨论的话题之一。关于这部经典巨制,相信大家肯定对剧中的人物,剧情,结局都已经了解的比较透彻了,那今天就来揭秘一些《雍正王朝》幕后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1.佟国维和隆科多

在剧中,佟国维是隆科多的六叔,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侄儿。但在真实历史中,隆科多是佟国维的第三个孩子。

2.康熙驾崩时雍正并不在场

剧中,康熙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即将驾崩,但是在康熙身边的众阿哥有: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三阿哥允祥、十四阿哥胤禵、还有二十一阿哥允裪,四阿哥胤禛并不在场,他正在替代康熙祭天。后来,四阿哥赶回来后,隆科多向众阿哥宣布康熙的遗诏。

3.康熙驾崩时没有张廷玉

真实的历史上,康熙驾崩时,陪在康熙身边的是众皇子还有隆科多。根据史料《大义觉迷录》记载,康熙驾崩的时候,没有张廷玉这个人物。

4.孙嘉诚真实存在

根据历史记载,孙嘉诚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官职做到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是清朝前期比较有名的大臣,死于乾隆十八年,并不是死于剧中的雍正年间。

5.大太监李德全是虚构的

剧中大太监李德全完全是编剧虚构的人物,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根据真实历史记载,雍正的太监总管是苏培盛,这个太监总共活了74岁,直到1747年死亡。

6.李卫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并不是跟随雍正进入他的府邸才发迹的。历史上,李卫出生于江苏富户人家,于康熙年间,花钱买了一个小官,从此才开始他的官场之路,李卫很会做官,一直不断升迁,做过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等职位,于乾隆三年逝世。

以上,就是关于《雍正王朝》这部经典影视剧的幕后真实冷知识,如果大家喜欢的请关注和评论,感谢。

《雍正王朝》真正的内幕就两个部分:九王夺嫡和八王逼宫。

康熙临死前,已然做好了传位给第四个儿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的准备。但是一共九个儿子都在争抢皇位,一招不慎,便会引起朝政混乱。这是康熙绝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所以康熙用好了张廷玉,用明线传旨宣布。用好了隆科多,用暗线布局。雍正才顺利接位。

雍正当皇帝后,并不轻松。八王爷在朝中多年,党羽遍布朝野上下。雍正不得不防着老八。可是该发生终归要发生,老八借助整顿旗务的机会,联合铁帽子王一起在朝廷发难,几乎就要成功。关键时刻,还是老十三控制住局面,让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四个弟弟彻底大败。

雍正王朝离正史有多远

《雍正王朝》电视剧是根据河南作家二月河所著小说改编而成,基本上遵循原著。但是二月河的三部大帝系列,有人评价是为清朝歌功颂德的帝王文学。

小说毕竟不是正史,它遵循历史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发展,却做了艺术化的加工。比如张冠李戴剧情改编、子虚乌有故事塑造,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常用手法。

真正的雍正王朝,在政治上对于汉人非常黑暗,所以民间传说雍正被吕四娘割了头,难道也是真实?所以雍正时期,正面形象的有,雍正的确勤政,却远没有小说刻画得那么正义,和为国为民。

雍正王朝为什么排第一

《雍正王朝》之所排名,主要是优秀在高潮迭起的剧情设置和环环相扣的故事格局。

《雍正王朝》该剧无疑是帝王戏中“严肃”一派的翘楚,围绕权力争夺这一中心,《雍正王朝》几乎无暇旁及其他。它以一种甚至稍嫌枯燥的方式,表现了完全是男人之间—特别是有着血缘关系的男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斗争和冲突。

诡谲多变的宫廷政治使人们看到了一代王朝史。史册中的人物形象在剧中刻画得生动自然,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让人欲罢不能。

而刘剧中的大家手笔,不但为这部剧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更是传达了一种更博大深邃的“大中国史观”,其中对于波谲云诡的政治风波,以及翻云覆雨的朝堂争夺,则是做了一番惊心动魄的营造与刻画。

宏观上来讲,这部剧透露出的人生哲学就足够每个人来回品味了,细节经得起反复推敲。

往细化方面来讲,官场职场上的权谋博弈永不过时,而它堪称中国人的权术教科书。

当时影视市场充斥的多是谈情说爱的题材,即便拍些清宫剧,也左右不过是“戏说”,言情为主、历史为辅。

雍正的一生经历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

雍正一生经历:

雍正(1678~1735)名爱新觉罗·胤稹,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雍正是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一位皇帝。

他继位后残酷屠戮曾参与皇位争夺的兄弟,并大兴文字狱,严厉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以特务机构强化君主专制,这些都使得他以严酷、残忍而闻名。但他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反击准噶尔部贵族的骚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与沙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等措施,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有步骤地进行多项重大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死后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易县西),庙号为世宗宪皇帝,史称雍正皇帝。

雍正(1678~1735)名爱新觉罗·胤稹,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雍正是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一位皇帝。

他继位后残酷屠戮曾参与皇位争夺的兄弟,并大兴文字狱,严厉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以特务机构强化君主专制,这些都使得他以严酷、残忍而闻名。

但他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反击准噶尔部贵族的骚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与沙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等措施,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有步骤地进行多项重大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死后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易县西),庙号为世宗宪皇帝,史称雍正皇帝。

分两段。

前半生是皇子。和太子,十三弟关系好。太子两次被废后,自己逐渐成为夺嫡的主要参与者。他不露声色,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在九子夺嫡中顺利胜出。

后半生是皇帝。雍正登基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耗羡归公、摊丁入亩等措施给清王朝续了百年寿命。平定叛乱稳定局势,最终传位给皇四子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

雍正王朝解析经历了哪些事

1、剧情介绍: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九城戒严,康熙皇帝驾崩,举国震惊。继位者不是当了近四十年太子的二阿哥,不是精通经史的三阿哥,不是贤名远扬的八阿哥,也不是深受康熙钟爱的大将军十四阿哥,而是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

2、胤祯并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选。他曾在江南“煸动”灾民闹事,在城隍庙摆鸿门宴,软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胤祯的皇位不是篡来的,不是改遗诏偷来的,不是毒父夺来的,而是康熙传授的。康熙选择了胤祯为雍正皇帝。

3、在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之后,开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