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有多厉害 朱棣是历史上的好皇帝吗

目录导航:

  1. 朱棣有多厉害
  2. 朱棣的历史地位如何?可以和朱元璋相比吗
  3. 朱棣该不该夺皇位
  4. 朱棣为什么是好圣孙
  5. 历史怎样评价朱棣
朱棣有多厉害

朱棣很有雄才大略。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

朱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王爷,做了很多开创性的行为。

第一个在贵州设省,在越南设省,第一个让郑和七下西洋,第一次有政权在北京立都,并且还创新管理国家方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内阁制管理国家的皇帝,并且还修了一本三亿七千万字的永乐大典。

整个明朝可以说都是朱棣建设的,并且还是许多方面的领路者。可以这么说,朱棣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被许多史学家所低估,他22年的在位时间开创了明朝的永乐盛世。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在明朝建国仅30余年之时,朱棣接手大明开创盛世。大明盛世并非如开元盛世那样,经过百多年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并达到顶峰的。

虽然朱棣手里的明朝只有三十来年的时间,但他的功劳的确太突出了。以前宋朝政权总是被外夷所踏,文强武弱。但朱棣一举将关外的胡骑蒙古铁骑制服,一改以前华夏汉人政权的软弱做派,展现了汉人的非凡实力,开创了一时间八方称臣纳贡的伟大局面。直到明朝灭亡,都一直在继承和使用明朝永乐的遗产。朱棣第一次将北京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最繁华的城市,让一个胡风厚重的城市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成世界第一,实在让人赞叹。另外在经济发展上来说,虽然有许多人认为朱棣并没有很好的发展经济,但凡事要看两面。

朱棣接手国家的这几十年里,他更改了朱元璋的出海禁止令。要知道朱元璋在夺取政权之后闭关锁国,片板不能出海,令唐宋时代显著发展的商品经济受到致命性的发展。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多厉害呢?

根据史书记载,朱棣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从军,为国家镇守幽州和燕地。他成为皇帝后十分重视民生,每逢水灾和旱灾都进行赈济。在军事上,朱棣屡次出征,使得漠北地区拥有了安定的环境。

他晚年时期,明朝已经形成了四方宾服的国际地位,来大明进贡的国家足足有30多个。土地幅员辽阔,成就已经超过汉朝和唐朝。可以说,明成祖朱棣确实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

朱棣的历史地位如何?可以和朱元璋相比吗

朱棣,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嫡四子,被册封为燕王,封地北平。朱棣通过靖难上位,被后世诟病,但是朱棣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堪称帝王之楷范,从朱棣的谥号就能看出来,文皇帝这个谥号含金量十足,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个谥号,比起他的父亲朱元璋,朱棣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朱棣该不该夺皇位

应该!

朱棣造反,实则是被逼不得已才造反的

朱允文登上皇帝位之后,为了巩固皇权,执行削藩政策,曾经逼死了几位藩王,朱棣逼不得已只能起兵造反

而且论功绩,朱棣的功绩远远超过朱允文,能力也要强过朱允文,如果是朱允文对上后面的蒙古人,还有蒙古后裔帖木尔之类的,很有可能失败

朱棣为什么是好圣孙

好圣孙是解缙为明成祖选太子时说的一句话,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朝时期,当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的时候,朱棣也拿不定主意了。朱棣向文渊阁侍读学士解缙征求意见。解缙认为:“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不作声。解缙连连叩首,劝说道:“还有一个好圣孙!”

朱瞻基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年号“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 。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在选太子的时候,朱棣左右为难,有一次,他把他比较信任的解缙叫过来,想听听他的意见。解缙这个人少年得志,性情直率非常能干。在议论储君这件事时,他更倾向于大皇子,认为:皇长子仁义孝顺,天下归心。接着他又扣头说:好圣孙。 这句话当时就说到了朱棣的心理,这里指的圣孙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于是朱棣微微点头,决定立皇长子为太子。

好圣孙,指的是明成祖朱棣在确立皇储太子人选时,大学士解缙像他提出的立储建议。此事的真相,涉及到明成祖后期激烈的太子之争。

解缙的建议虽然最终被采纳,但他本人因为介入帝王家事,惹来了朱棣的猜忌,最终遇害而死。一、明成祖朱棣遇到的头痛事:让谁来当太子自古以来,如何确立太子人选,都是摆在历代皇帝面前的大难题。明成祖朱棣也被这道难题困扰。长子朱高炽性格仁慈,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深得人心,但偏于软弱,不为朱棣所喜。次子朱高煦生性勇猛果断,曾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朱棣很欣赏他这一点,觉得他很像年轻时的自己,但为人胆大妄为,经常肆无忌惮违反法度。朱棣思来想去,难以决断。有心立朱高煦为太子,但又觉得违背了“立嫡以长”的古训,有心立朱高炽为太子,又实在不喜欢朱高炽的性格。因此左右为难。有一次,他把大学士解缙找来,秘密商议立储之事。解缙与朱高炽关系很好,因此力挺朱高炽。解缙非常精明,他没有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委婉地说:“好圣孙”。因为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从小就天资聪颖,精明聪慧,长大后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因此让朱高炽当下一任皇帝,就意味着日后朱瞻基也能成为明朝皇帝,从而能让大明保持三代盛世。朱棣觉得解缙所说很有道理,最终决定把朱高炽定为太子。

朱棣是好圣孙,因为他在位期间实行了多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如修建河堤防洪,兴建水利工程,提倡农业发展,建立铁路交通等,使得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同时,他也善于纳贤用能,重视教育,提倡文化,引进西方知识,对于明朝的文化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朱棣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好圣孙”,他的治理能力和崇尚文化的形象深受人民的爱戴和赞誉。

历史怎样评价朱棣

朱棣(即明成祖)是中国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对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朱棣的评价在历史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1. 建功立业:朱棣在位期间开创了明朝的繁荣期,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使得朝廷政治更加稳定,军队更加强大,经济得到发展,明朝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张。他开拓了对外贸易,采取措施鼓励农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文化繁荣:朱棣是文化事业的赞助者和保护者,在他的执政下文化繁荣。他重视教育,大力支持书院教育,并且为文人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他也倡导殿试制度,以选拔人才,对文化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3. 暴虐残酷:朱棣在夺取皇位之前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政变,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役。这场政变中,很多皇室亲属和支持者被杀害,包括其兄长朱棣之争夺皇位的矛盾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内乱和冲突。此外,朱棣审判和处决了很多政治对手和异己,被认为是一个暴虐残酷的统治者。

4. 遗留问题:朱棣在位期间留下了一些问题,比如银库失窃案、巡抚如割袍断义事件等。这些事件导致了政府的不信任和社会的不稳定,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对于朱棣的评价多样化,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有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暴虐的皇帝。无论如何,朱棣在明朝历史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其统治对于明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白寿彝对朱棣的评价接近真实。

白寿彝说:

朱棣的好大喜功、耀武扬威的性格,也不免在处理外交事务上造成失误。永乐四年,朱棣派兵入安南,平定黎氏之乱后,下诏改安南为交阯,设立交阯布政司,使之成为明皇朝的一个辖区。这一做法,显然是违背了安南人民的愿望,安南人民不断起来反抗。为了平定安南人民的反抗,明皇朝屡屡遣军南征,战争持续了二十多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