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承认建文帝吗 历史上的朱棣担任职位是

目录导航:

  1. 朱棣承认建文帝吗
  2. 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3. 永乐之后是什么朝代
  4. 明朝六部受谁指挥
  5. 郑和下西洋时是什么职务
朱棣承认建文帝吗

不承认,朱棣由于是通过“靖难之役”夺位称帝,因此对于皇位的正统性极为重视。朱棣进入南京后,翰林院编修杨荣便立即对其说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这句话立即便点醒了朱棣,朱棣靖难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按理来说靖难结束便应该返回封地,而不应该称帝。如果选择先即位,那么便等于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坐实了“谋朝篡位”的罪名;而如果先谒拜帝陵,便表明自己只是奉朱元璋遗诏“清君侧”,而不是为了夺取皇位。

此外,朱棣为了确保皇位的正统性,称帝之后便不再承认建文帝的皇帝身份,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乐。同时,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正因如此,一切有关建文皇帝的记载自然也就不能留存的,能改的改,改不了的就焚毁,总之就是要用一切手段抹除建文这四年存在的证据。

如此一来,朱棣便等于间接从朱元璋手中继承了皇位,而建文帝在位这四年则不再具有正统性。由于朱棣之后的皇位均由其后世子孙继承,因此此后的皇帝也均不再承认建文皇帝,毕竟你要是认了,那不是承认了建文皇帝的正统性,而打你祖宗朱棣的脸么?

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明朝朱元璋初期,设左右丞相,明朝以左为尊,故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即实际意义上的宰相、丞相朱元璋时期,共任命了2个左丞相,第一个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第二个是胡惟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该设内阁大学士辅政首席内阁大学士也称为内阁首辅朱元璋、朱棣时期,由于这两个皇帝比较勤政,内阁大学士一直没有啥权利,顶多相当于参谋和秘书的职务(当然了,官位上还是很高的)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就当了1年皇帝就归西了,对政事没啥影响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也是个明君,但在勤政方面就差了一些,因此从此开始,内阁逐渐恢复了以前丞相的权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内阁首辅就成了有实无名的宰相明朝就两个有名有实的宰相,李善长和胡惟庸,都不姓周明朝历任内阁首辅中,姓周的有两个,都是崇祯皇帝时期的第一个周道登,崇祯元年成为首辅,崇祯3年正月致仕(告老退休)第二个周延儒,崇祯3年9月成为首辅,崇祯6年6月被罢免;到了崇祯十四年九月又被封为首辅,到了崇祯十六年六月又被罢免另外说一句,崇祯朝一共任命首辅22人次,其中光崇祯元年就任命了4次首辅,换的够快的

永乐之后是什么朝代

永乐之后是朱高炽的洪熙王朝。永乐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的年号。朱棣死后以后就是他大儿子朱高炽当皇帝,年号是洪熙。不过这个人命短,在皇帝位上屁股没坐热,只有一年就找他爹地去了。于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接着折腾,改了年号是宣德。这回知道宣德炉是怎么来的了吧?

永乐皇帝之后是明仁宗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朱高炽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得知朱棣之死,这时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的遗诏到达北京。他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量。他下令加强京城的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任镇守。次日,他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元吉;夏因反对第三次远征蒙古而在当年四月被朱棣囚禁。九月七日他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

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永乐皇帝之后是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

永乐之后是明高宗朱高织。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太祖朱元璋封为燕王世子。靖难之役中,朱高炽负责镇守北平,并成功抵御李景隆率领的中央军围攻。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册立为皇太子。在明成祖朱棣屡次北伐过程中,以皇太子身份担任监国职位,掌管国家政事。

明朝六部受谁指挥

明初承袭元制,六部属中书省,“权轻,多仰丞相意旨”,洪武十三年(1380)罢丞相,革中书省,“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地位大大提高。

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内阁不能统领六部。在明成祖时,没有票拟权和批红权之分,皇帝总领一切事务,内阁主要对皇帝提出建议,没有实权(但后来内阁权力数次膨胀,但不是明成祖时期)。

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内阁不能统领六部。在明成祖时,没有票拟权和批红权之分,皇帝总领一切事务,内阁主要对皇帝提出建议,没有实权(但后来内阁权力数次膨胀,但不是明成祖时期)。

六部,从周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

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南北朝亦有六部,然名称因王朝而异。隋初六部名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

宋代因之。元代改统于中书省。

明代废中书省,六部乃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

清代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各设满洲、蒙古及汉承政、参政、启心郎、额哲库等官。顺治元年(1644),停贝勒总理部务;并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额哲库为主事;启心郎未改,至顺治十五年裁。

雍正元年(1723)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尚书以下各官时有增减。据光绪朝《大清会典》及《历代职官表》记载,清代各部职官设有﹕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以及堂主事、司务、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六部职掌,明清略同,各部下辖诸司及官属,则有出入。

六部归内阁指挥。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拥有票拟权

郑和下西洋时是什么职务

职务是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1371年-1433年), 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 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 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