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常遇春为什么杀徐达
- 朱元璋为什么杀李善长和徐达
- 朱元璋死后徐达的下场
-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 朱元璋对徐达的感情
- 朱元璋为什么杀徐达和汤和
常遇春没有杀徐达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两个人都是明军中骁勇善战的将军,他们两个都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从军打仗,两人各领一路人马,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加官进爵,继续为大明供职,两人同朝为臣,按照现在的话说这两人就是战友加同事的关系。
其实,这俩人的私交关系并不怎么样,两人性格各异,徐达性格温和善良,常遇春性格暴虐,嗜杀,常常在处理战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两人也是相互看不惯,加上常遇春好大喜功,两人的关系看上去相处平静,实则暗涛汹涌
朱元璋为什么杀李善长和徐达朱元璋杀了李善长,没杀徐达。
李善长(李韩公,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李善长虽读书不多但善于调护诸将,因才施用。后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后拜为右相,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监修了《元史》,进爵韩国公,为六公之首,位极人臣。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被诛杀全族。之后南明弘光政权追谥为襄愍。
徐达(徐魏公,公元1332年-公元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元朝末年,出身农家的徐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功绩显赫。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官至太傅等,封魏国公。其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朱元璋因猜忌之心,冤杀了许多开国功臣,包括大名鼎鼎的刘伯温都为了保命选择了退隐。唯独李善长依然身居高官,却安然无恙。想来,朱元璋对其是多么信任和器重。但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就在于,朱元璋一直信任和重用李善长,为何后来却不信任了,要杀掉他呢?什么原因呢?
罪名是谋反,参与了胡惟庸谋反。
谋反罪历来都很严重,为历代帝王所不能容忍,因此李善长本人被赐死的同时,除了长子李祺因为是朱元璋的女婿逃过一劫,全家70多口全部遇难。
朱元璋死后徐达的下场徐达因病死在朱元璋之前,徐达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曾被野史认为被朱元璋赐蒸鹅导致背疽发病而死,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可靠。
徐达是病死的,而且是死在朱元璋之前。徐达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将领,军事统帅。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他一生统兵作战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明朝开国功臣34位,朱元璋杀了30个,杀的功臣有汤和、徐达、刘伯、胡惟庸、蓝玉、朱允等。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杀千人,也不使一人落网。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因为他多疑的性格,对身边的大臣们多加猜忌,于是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们杀害。
被朱元璋杀害的比较有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蓝玉、、徐达、陆仲亨、胡惟庸、唐胜宗、费聚、韩信、郑遇春、朱亮祖、赵庸、黄彬、叶升等,这些人要么是朱元璋发小,要么是早期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后称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要过饭,当过和尚,后来经汤和介绍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当了义军首领,灭了陈友谅,除了张士诚,统一了天下,建立大眀王朝,因为出身原因,他深知得天下不易,为维护大明统治,他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逐个定罪杀掉,最著名有蓝玉,李善长,彭越,刘基,胡惟庸等均死于他手,朱元璋是杀开国功臣最多的皇帝
朱元璋杀的开国功臣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刘基、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李文忠、邓愈、宋濂、朱文正、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蓝玉等。
明朝开国功臣有34位,朱元璋一共杀了30位开国功臣,唯独留下了汤和、郭英、沐英、耿炳文四位。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杀千人,也不使一人落网。像谋士如:汪广洋、李善长、胡惟庸等,而武将则有蓝玉,周德兴这些,他们都是开国的大功臣,却都因朱元璋的猜忌,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们杀害。
比较出名的是小代蓝玉(这个没办法,蓝玉的捕鱼儿海战役感觉给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类似了,蓝玉小代,霍去病代中代)、还有开国功臣李善长,一生没有败绩的傅友德等
明太祖朱元璋,有"杀人魔王"、"屠杀功臣"的标签。
公爵十人被杀悼四人:李善长、冯胜、蓝玉、傅友德。侯爵五十三人、伯爵三人,共封爵66人。被朱元璋所杀者三十三名,被杀率50%。大部分功臣被杀是分别受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蓝玉案这三个案件牵连,第一个和第三个史称“胡蓝之狱”。
胡惟庸和蓝玉被杀,史载前者有谋反情势,后者有玷污元朝妃子,虐杀民众,二者皆因跋扈不臣被定罪被杀。还因为朱皇帝生于贫苦家庭憎恶腐败肃纪而杀。
朱元璋对徐达的感情徐达,明朝的开国元勋。他在很早以前就跟随朱元璋一起作战,为人十分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朱元璋对他十分重用。但在朱元璋登基后,他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对于那些开国功臣他都会会去意义试探,发现一点不对劲的地方就会把他们除掉。徐达作为朱元璋身边的元老级人物,也难逃朱元璋的试探。
首先,朱元璋用财物试探。徐达虽然是开国元勋,但他平日的生活却非常简朴,连个像样的府邸都没有。朱元璋有时候看了都特别心疼,想把自己在南京的旧房子赏给徐达,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测试一下徐达。但没有想到的是,对于朱元璋的赏赐徐达坚决地拒绝了,任朱元璋怎么说都没有用,可以说冒着抗旨掉脑袋的危险在拒绝了。关于这件事,史书中也有记载:
“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达固辞。”
但朱元璋觉得仅仅用财物根本试探不出什么,于是他就开始谋划另一次试探。
徐达这个人,做事非常谨慎,做人也十分低调。他没什么癖好,唯一喜欢的就是喝酒。朱元璋也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就此设计了一场圈套。有一天,朱元璋就把徐达召进宫中,邀他一同共饮酒。徐达这下十分高兴,就敞开了喝。但朱元璋却心怀鬼胎,他一直劝徐达喝,自己却只是碰了碰酒杯,并没有喝多少。不一会,徐达酒喝的酩酊大醉。朱元璋见徐达喝醉了,就命人将他抬到了自己的龙床上,并支开了身边的所有宫女太监,然后自己就在旁边静静等待,想看一看徐达醒后的状态。
朱元璋就这么等啊等,终于等到徐达迷迷糊糊地睁开了双眼,当时只见他突然起身,嘴里还喊到:“臣罪该万死!”,一脸惊慌失措的表情,连滚带爬地从龙床上滚落下来,跪在朱元璋的面前:“臣该死,臣该死啊!”此时,在一旁的朱元璋看到徐达是这么一个反应,他心里的疑虑也就全打消了。《明史》中是这么记载的:
“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酣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
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朱元璋的心中对徐达已经完全打消了杀念,后来还让自己的儿子娶徐达的女儿进门,可以说是十分地信任了。
1368年,徐达任征虏大将军,率兵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为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明朝的开国元勋有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好结果。徐达也算的上是为数不多有善终的人了。有些事他不是不知道,看到其他大臣的悲惨结局,为了明哲保身,他处处小心,虽然他功勋卓越,但却没有因此就得意忘形。
待朱元璋建立起明朝后,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功臣都加官进爵。但他们却和徐达不同,他们仗着朱元璋看重自己,就逐渐得意忘形,生活奢靡。随着权势地位的逐步升高,他们也都成为了威胁,于是就找各种借口杀了这些重臣。而徐达却深知,“自古以来,君臣有别,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道理,一直小心翼翼,明哲保身。不管是在皇上面前,还是在太子面前都毕恭毕敬,不居功自傲。
徐达也知道朱元璋一直在试探自己,所以平日里,他也十分注意。为了不让朱元璋猜忌,他一都不敢置买田宅,一家人都挤在那破旧的小房子里。为了减少朱元璋的疑虑,他每次出征回来都会主动交出兵符。所以,这次朱元璋将自己抬到龙床上的试探,徐达心中也是时刻有准备的心理的。他如果步步都做的很好,自然也就不怕朱元璋的试探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徐达能够在朱元璋身边得到善终,完全就是凭借着他的智慧。1385年,徐达因病去世,享年54岁。朱元璋十分悲痛,更是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还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朱元璋更是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我想,能够得到朱元璋这样的赞赏的也只有徐达一人了!
朱元璋为什么杀徐达和汤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朱元璋很担心这些开国功臣,功高震主。威胁朱家天下,因而找借口将两人杀了。
那的是野史说的。其实徐打和汤河都是自然死亡。汤和与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还是一条小街上一起长大的,而且是汤和把朱元璋推荐给郭子兴,既有手足之情又有知遇之恩,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队伍后级别比汤和还高,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但他认真谨慎地听从指挥,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
汤和不争功,能以平常心看待不公正待遇。打下江山朱元璋只封汤和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将领和大臣,都封了公的爵位。但汤和却很慎重,从不发怨言,继续兢兢业业屡立战功,后晋封为信国公。
汤和能审时度势,1388年朱元璋年事已高,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只是还没有公开采取措施。汤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因此寻找机会对朱元璋说道:“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听后大为高兴,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徐达病重的时候(洪武17年)还在北京任上,死的时候是洪武18年,即1385年,这一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非常悲痛,葬钟山阴面,陪葬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