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朝兴亡与福建人有关 历史怎么评价嘉庆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说清朝兴亡与福建人有关
  2. 为什么有人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
  3. 你对于道光皇帝的评价是什么
为什么说清朝兴亡与福建人有关

福建人路过。这和福建人无关。清朝亡于嘉庆。一个无能的好人。不敢面对历史发展,死抱祖宗成法,却没有祖宗开天辟地的魄力。除了诛和珅一事雷厉风行,却也用光了一辈子的勇气。

乾隆末期,人口暴涨,粮食逐渐紧缺。民间资本主义萌芽越发壮大,有如流水渐有浸润大清之势,嘉庆继位后却不敢放手一搏,疏导资本运作,反而围追堵截,断民生路。

他能意识到民生艰苦,却不愿百姓从事新生的就业方式。固守着祖宗留下来的一亩三分地却指望养活几亿人口,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呲牙]历史学家评价:嘉庆中衰!!所以,清朝灭亡,干福建人什么事?

为什么有人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

要说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恐怕还轮不到嘉庆,不过他的经历也确实“与众不同”。

嘉庆皇帝原名永琰,是乾隆爷的第十五子。本来他并不在乾隆爷的立储名单中,由于前几位皇储不幸夭折,他才顺理成章接替皇位。然而他爹乾隆又是位长寿皇帝,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几年太上皇,因此嘉庆一直没有实权。直到乾隆驾崩后,他才开始了真正的政治生涯。

整顿朝纲,严惩贪官污吏

乾隆爷在位时喜欢游山玩水,曾六下江南,因为有先祖留下的大批财富供其消耗,可毕竟财有用尽时,等到嘉庆继位,国库几乎空虚,一大推烂摊子待其收拾。因此嘉庆以身作则,从自身节俭开始,重用清廉之臣,另外将乾隆时期最大的贪官和珅绳之以法,抄其家业,搜出大量金银珠宝,用来填充国库。

调内忧平外患

在嘉庆短暂的执政生涯中,他结束了文字狱,治理河工,赈济灾民,免去全国欠粮,推行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即便这样,外患依然连绵不绝,比如一些东南匪乱,农民起义,鸦片泛滥等等,也是令嘉庆操碎了心,不过他都一件件的进行摆平。

然而,在日新月异的历史更替下,嘉庆帝纵有满腔热血的治国情怀,也始终不能将一个即将衰败的国家力挽狂澜,可能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吧。

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我看他是最走运才对!

虽说为人穷奢极欲、好大喜功的乾隆,在位六十多年,的确将康熙和雍正给他打下的丰厚家底败得七七八八,给嘉庆留下了一个“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清王朝。但乾隆还是给嘉庆留下了一笔相当巨大的财富,那便是清代第一巨贪——和珅。

和珅在乾隆时期,仗着这位“十全老头”的宠信,在朝中结党营私,大肆敛财。其所积攒的财富,甚至比清朝的国库还要多得多。所以,乾隆老子一死,嘉庆第一时间就把和珅给办了。

那么,嘉庆抄没和珅的家财,一共获得多少了银子呢?答案是整整八亿两白银!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乾隆年间,清朝一年的税收总和,加起来也不到七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和珅的家财是清朝十几年的税收总和啊。

所以,嘉庆抄没和珅所获得的巨大财富,足够嘉庆即便啥都不干光坐着,都能挥霍十几年。而嘉庆在位也不过是二十五年而已,这就等于嘉庆的皇帝生涯,基本上都不用为钱而发愁。正因如此,时人也留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说法。试问,这样的嘉庆,还算是个悲剧吗?

再说,虽然嘉庆即位时,清朝已经开始在衰落的道路上狂奔了,但此时的清朝可谓是“烂船也有三斤钉”。嘉庆年间,清朝内部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蔡牵起义、白莲教起义、林清之乱,各地民变叛乱此起彼伏。然而,面对这些动乱,嘉庆至少还能逐一镇压下去,还能勉强维系清朝整体的稳定。不仅如此,清朝的疆域也在嘉庆年间达到了顶峰。

而嘉庆更幸运的是,他还很走运的避开了鸦片战争的到来,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就入土为安了。近代以来那一次次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耻辱,那一份份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全部都留给了他的后人来扛。这样的嘉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悲剧,更像是一个历史的幸运儿。

实际上,清朝最悲剧的皇帝,应该是咸丰!

其实,咸丰比嘉庆还要敬业,也算是一位品质优良、兢兢业业的守成之君,只可惜他的一生实在太背了,什么倒霉事,他都摊上了。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掀开了耻辱的近代史。也就是在这一年,咸丰的生母钮祜禄氏病逝了。

咸丰短短11年的皇帝生涯中,内忧外患就没停过。首先是贯穿他整个皇帝生涯,并且到他离世都还没镇压下去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席卷清朝南方的半壁天下,兵锋遍及十八个省。与此同时,北方还有捻军起义,兵锋遍及北方八。

内忧不断的同时,外患也接踵而至,西方列强开始组团上门来“抢劫”。先是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联军攻入北京,还一把火把美轮美奂的圆明园给烧了。此外,沙俄和美国也没闲着,也在咸丰时期打起来清朝的注意,尤其是沙俄,更是当中最大的赢家,强行侵吞了我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据史料统计,咸丰皇帝在位的十一年,一共与西方列强签下了11份不平等条约,平均一年签一份。因此,在小编看来,清朝就没有谁比咸丰混得更差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要是给清十二帝开一场比惨大会,绝对轮不到嘉庆皇帝拿到头筹。不过你要说嘉庆皇帝的一生不够悲惨,那他非得把棺材板掀翻了找你拼命。不对,他死的时候,连棺材板都没有,可见他有多惨了。

道光皇帝压根就没主意,嘉庆皇帝就去世了。这可把道光给忙坏了,自己老爸死了,可是连个棺材板都没准备好。当时正值酷暑,嘉庆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道光皇帝找了三天,才勉强从内务府里翻出来两块乾隆年间的楠木板。

七天以后,棺材打造完成,嘉庆皇帝这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卧榻,那个时候尸身已经腐烂不堪了。不过他这也不是最惨的,当年齐桓公和梁武帝发臭几十天,都没有人来管一下。都是一国之君,这差距咋那么大呢?

嘉庆皇帝登基的时候,居然被太上皇架空了。

85岁的乾隆老爷子认为,自己一直崇拜的偶像就是他爷爷。所以他不能超过他爷爷当皇帝的时间。他爷爷就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康熙做了61年皇帝,所以乾隆在85岁,做了60年皇帝的时候,宣布退位。

退位那就得找个新皇帝上来吧?这事儿本来根本就轮不到嘉庆来做,因为嘉庆是皇十四子,问题是前面那些哥哥们全都被乾隆给熬死了,谁也没能熬到当储君的这一天,这才便宜了嘉庆皇帝。

当了皇帝的嘉庆,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权倾朝野了。这可没门,因为他老爸还精神着呢!总听说皇帝架空太上皇的权力,比如说李世民架空李渊,李隆基架空李显,可是谁也没想到,乾隆居然把儿子嘉庆给架空了。

乾隆皇帝足足架空了嘉庆皇帝4年时间,一直到乾隆89岁去世,嘉庆这才真正掌握了朝中大权。你说他惨不惨?当然了,要是换你,再架空个十年也没关系,毕竟能当皇帝。可是嘉庆不一样啊,他是正儿八经根正苗红的继承人,做4年傀儡像什么话?

这个时候秦昭襄王咳嗽了两声:想要比做傀儡的时间么?老子可是被我老娘架空了41年的时间,老子60岁才亲政,你敢跟我比惨?

所以说这个世上永远都有比你更惨的人,如果没有的话,那你可以再努力找找,总会找到的。

乾隆走的时候,顺道也把国库里的钱都给带走了。

乾隆会玩,史上最会玩的皇帝。玩就得要有资本,乾隆他老爹雍正皇帝,给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除了国库里给的一笔钱以外,雍正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乾隆把致富之道都给铺好了。

改革春风吹满地,只要乾隆按照雍正改革的步子走下去,那么乾隆的口袋里就有源源不断的钱涌进来。

可是问题就在这儿,乾隆自认为自己有生财之道,所以花钱如流水,大手大脚的习惯培养了六十多年,等到自己去见老爸的时候,把国库里的钱给烧的一分都不剩。

嘉庆皇帝原来还在想,为啥子一直不让我亲政,原来是担心我查账啊!乾隆走了就一了百了的,可是嘉庆皇帝穷了啊。

刚亲政的嘉庆皇帝真的穷,穷到什么地步呢?龙袍都穿带补丁的。后来他想了一条生财之道,既然乾隆没有留遗产给自己,那自己可以发掘遗产。于是和珅就倒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总算是解决了财产问题了。

不过在穷苦这方面,他也不是最穷的。最穷的皇帝应该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吧,他穷到什么地步呢?需要兼职做木匠活贴补家用,可见有多穷了。

厨子差点宰了嘉庆,白莲教混乱再起风云。

要么说乾隆的命比较好呢!清朝开始走向没落的时候,乾隆皇帝死掉了!他压根什么都没经历到,全都让他后代子孙去体会了。

尤其是嘉庆年间,他刚亲政没多久,白莲教起义就再次爆发了,嘉庆虽然勉强镇压了这场起义,可是把他自己也吓得不轻,关键是国库一年的收入都消耗光了。

这也算是破财消灾了,他也没往深处想,但是这件事却导致整个嘉庆王朝时期,大清国逐渐走向没落。最奇葩的事情是,给嘉庆做饭的厨子,居然要害死嘉庆。

上下五千年,听过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皇帝(嘉靖),也听过被皇后和公主毒死的皇帝(唐中宗李显),可就是没听过差点被自己的厨子给害死的皇帝。

这厨子叫陈德,本来在皇宫里干的好好的,可是突然宫里宣布裁员了,再大的企业也有不堪重负的一天,嘉庆皇帝表示必须要裁员才行。

结果陈德就是其中一员,他正式下岗了。下岗职工千千万,可是陈德比较特殊,因为没多久他老婆也死了。没了收入来源,又没了贴心的老婆,陈德突然就不想活了。可这也不是陈德要杀皇帝的理由吧?

可能这兄弟是想要名留青史,他认为反正自己都要死了,还不如干票大的,所以就奔着嘉庆去了,想要把嘉庆给宰了,那他也算是千古第一份了。

结果陈德不幸还是失败了,遭受了凌迟处死的刑罚。这件事对嘉庆的刺激的确不小,因为清朝十二个皇帝,他是唯一被刺杀的那个,还是被自己的厨子刺杀。

天理教冲入紫禁城,鸦片流入大清国。

谁也没想到,天理教这些人,只有百十来人,居然就杀进了紫禁城。而且声势浩大,几乎是要把大清朝给搞掉的意思。

大清朝的禁卫军也是享受了一百来年的好日子了,居然挡不住这一百多号人的进攻。林清带着140多人,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冲入了紫禁城。

运气好的是,嘉庆皇帝这个时候正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所以没有参与到这件事里来。这140多号人战斗力可不小,可惜当时尚未成为皇帝的道光,英勇作战,带着火枪队,将天理教给消灭了。

当嘉庆皇帝从承德回来以后,看到凌乱的战场时,不禁背脊发凉。他认为这是因为他的无能,才导致了这种千古未闻的事情发生。从此嘉庆皇帝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斗志。

在这段时间,鸦片也从洋人那边逐渐流入大清国,源源不断的白银从大清国输出到海外。嘉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没有办法啊,他是一个无能的皇帝,只能任由洋人剥削大清国的财富。光看着,却没本事去斗争,还有比这更惨的吗?

要说嘉庆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那么你把一生都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放在了哪里呢?又把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放在了哪里呢?光绪和宣统都要比嘉庆要悲剧了太多吧。

就说宣统,三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很多人觉得是不是就走上人生巅峰了呢?但是三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呢?还没有体会到做皇帝的瘾,三年之后也就是只有六岁的时候,就退位了,大清也亡了。作为一个孩子来说,其实大清的灭亡和宣统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毕竟大清还是亡在了他的手里啊。

后来也是多次复辟,比如说张勋复辟,不到一个月就失败了,有哪一次成功了呢?后来又被日本人弄到了东北,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但是没有一点实权,所有的国家大事,军政大权都是在日本人手里。完全的傀儡皇帝,自己的生死大权都在别人的手里,这样的皇帝不悲剧吗?

嘉庆相比于清朝后期的几个皇帝都要好的太多了,说到嘉庆的悲剧无非就是几点:

首先就是当皇帝太晚了,只能说他的父皇乾隆太能活了,乾隆活了八十九岁,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嘉庆出生,一直到嘉庆元年(1796年),不过其实还好,嘉庆登基的时候也只有36岁。

其次就是前期没有掌握到实权,因为乾隆只是把禅位给嘉庆,但是实权还是在乾隆的手里,所有得国家大事,朝廷里的大臣还是听乾隆的。一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去世之后,嘉庆算是掌握到了实权。

然后就是乾隆留给嘉庆的问题太多了,最严重的就是贪腐,国库空虚的问题。所以嘉庆已掌握到实权就来时处理贪腐的问题,处理了最大的贪官和珅。但是嘉庆终极一朝也没有解决贪腐的问题,反而更加的严重。国库的空虚导致国家都无法运行了,只能是查抄一些贪官,但是治标不治本。

还有就是社会矛盾开始突出,首先就是皇族内部的问题,满清皇室在嘉庆一朝是最堕落的开始。可以看到后来的皇室是越来越差。而且这个时候鸦片开始传入中国,西方在工业革命,社会矛盾加剧。国内也开始动荡。比如说发生了多次的起义,比如白莲教起义。

但是这一些其实从嘉庆个人来说并不算是悲剧的,毕竟嘉庆还是掌握到了大清的实权,只能说是嘉庆,没有多大的作为。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嘉庆登基是国家的悲剧,因为嘉庆登基没有给大清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甚至可以说加速了大清的衰落。

本来嘉庆成为皇帝原本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乾隆在位六十年间,最早嘱意的储君人选并非嘉庆。乾隆即位之初,就秘密立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子永琏为太子,但这位储君并无当皇帝的福分,在乾隆三年便夭折了,被追赠为端慧皇太子。此后他有意立孝贤后另一子永琮为太子,但尚未及实施,不到两岁的永琮便于乾隆十二年夭亡。两次痛失自己属意的继位之子后,使得乾隆不再急于立嗣。

到乾隆皇帝执政60年的时候,为了不超过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记录,立了十五阿哥永炎为储君,第二年传位给永炎也就是嘉庆皇帝。

嘉庆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是没有大权还掌握在太上皇乾隆老爷子手上,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鹤西去,嘉庆皇帝才亲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奢侈无度,多次下江南巡游,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任用贪官,到嘉庆接手,国家已经内忧外患,比雍正继位初期的局面还要糟糕很多。但是嘉庆没有雍正的果断强悍,他性格温和,虽然也极力挽留,但仍然无力回天。

为什么说嘉庆皇帝是晚清最悲剧的皇帝?我认为,说成最悲剧有点过头了。但是不是悲剧皇帝,我确的也是恰如其份。

嘉庆是雍正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的爹爹。一七九六年登基,一八二0年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享年六十岁。

嘉庆在位其间,也算多事之秋,白连教杀进皇宫。虽说是小打小闹也着势吓了一跳。从这件事后,嘉庆期间却是太平起来了。那时,鸦片战争还没发生,太平天国还没起事,整个朝代还是处于一个风平浪静时。

嘉庆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他的哥们不是疯的疯死的死蠢的蠢,也轮不到他十五阿哥。嘉庆一生中规中矩,性格温和,要说过得憋屈,那是有些过分了。这么好的环境,没有什么事值得担心与操劳的。要说过得憋屈窝囊,他的孙子咸丰皇帝算一个,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也算一个。只能说,他们遇到了生不逢时上,算自己的命运有此一劫吧了。命中注定,不管嘉庆怎么努力勤奋,封建皇朝周期兴衰定律注定了嘉庆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劲。

首先嘉庆皇帝的处境就尴尬,头有有个太上皇把握权柄,身旁有个老奸巨猾的权臣颐指点使,已过不惑之年的嘉庆,也只得认命。忍气吞声,府首甘当摆设。直到乾隆驾崩后,嘉庆才敢龙颜一怒。如果这份天威早降十五年,可能清朝的历史又要重彩一笔。

嘉庆一心想做个好皇帝,在他的任期内只想有所建树,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父皇乾隆一贯的教悟。但要以儒家保守的思想来治国,不顺应时代朝流,注定是要失败的。接连发生的白连教杀进皇宫,花了两亿两真金白银才平息了白连教闹事。却又来了个夺门弑君事件在紫禁城暴发,差点成了刀下之鬼。

从此,社会矛盾日益上升,嘉庆技穷途末路,治理无能为力,穷于奔命,连局面都难以维持,不得己下罪已诏来掩饰低劣无能的统治局面。朝政结党营私,贪腐成风,嘉庆身边没有一个可信得过的官员,民也不拥官。其实,这是嘉庆的悲催,不得不说,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催。










说嘉庆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他还算不上,像同治、光绪命运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上,才叫悲剧,嘉庆好多了,只能说他是没有外患,只有内忧的皇帝里最悲剧的一个。

嘉庆皇帝朝服图。

首先处境就很尴尬,不仅有个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把握权柄,自己毫无作为,身边还有个老奸巨滑的权臣颐指气使,已过不惑之年的嘉庆只能忍气吞声,俯首甘当摆设,直到乾隆一死,嘉庆才敢龙颜大怒,如果这份天威能传给同治或光绪,中国或许是另一个走向。

图为嘉庆御笔书法。

嘉庆是想做个守成的好皇帝,乾隆也是这样教的,但以儒家懦弱保守思想治国,妄图守住祖宗基业,而不顺应时代变化,世界大势之趋,最终碌碌无为,国家在乾隆手上就已经是千疮百孔,嘉庆时期终于爆发,历时10年之久的白莲教起义,纵横着五省,嘉庆调集16省军力进剿,耗费2亿两,从此一蹶不振。

隆宗门上留下的箭头,是嘉庆年间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留下的战斗痕迹。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平定白莲教起义,又来了个夺门弑君事件在紫禁城爆发,嘉庆差点成了刀下鬼,可悲的是肇事者的力量如此的弱小,随之而来的还有湖南、贵州苗民起义、天理教起义等,疲于奔命的嘉庆禁不住老泪纵横,连局面都难以维持,下罪已诏掩饰其低劣无能的统治局面。

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嘉庆死在这张床上。

特别是嘉庆想纠正乾隆时期的官场贪污之风,无奈满清已病入膏肓,朝廷上下,无论大小官吏,动辄成百上千万巨贪之祸,嘉庆身边根本无可信之臣,民无可服之官,各级政府遇事推诿,善于和稀泥,察言观色,结党营私,种种官弊如毒蛇一般吞噬着满清的机体,可能是上天的报应,嘉庆是在承德避暑山庄睡觉时,被雷劈死的,他也是历史上唯一被雷劈死的皇帝。

说嘉庆的悲剧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悲剧之一是其父亁隆的耀眼光辉,使得嘉庆成了灯下黑;悲剧之二是嘉庆朝处于康雍乾盛世由盛转衰期,各种社会矛盾全面爆发,使得嘉庆帝四面楚歌。

个人并不认为嘉庆皇帝是大清王朝中最悲惨的帝王,我反而还觉得他是一位比较幸运的帝王。

理由一,乾隆护着他。虽然说乾隆爷在位的时间比较长,退位以后还继续把控了朝堂,而嘉庆只是一位空有明名却没有权的皇帝。但咱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不相当于是国家的担子都担负在乾隆的身上吗?而他既享受了,但是又不需要担负责任。所以,他其实是被乾隆护着长大的皇帝,没有承受太多的磨难。再则来说,乾隆在世的时候,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帮他铺了不少的路。他上位以后,执掌朝政,就没有受到太多的刁难。从这方面来看,他算是比较幸运的皇帝。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遇到这么一位给力的父亲。

理由二,继承了丰厚家底。经历了康雍乾三位帝王统治天下以后,大清王朝可谓是发展到了最为颠覆的状态。而此时,嘉庆皇帝就继任皇位,这就等同于是他前面的几位皇帝给他创下了不菲的家底。这样一来,即使嘉庆并非太有才能,但他只要稳步前进,那么大清的江山也能做得稳稳的。

所以说,嘉庆皇帝其实并不悲剧,反而充满了幸运。若真的要说悲剧,溥仪比他悲剧很多。溥仪坐上皇位的时候,年纪还相当的小,所以没有享受过皇帝的威风。而当他长大以后,他又只是一位空有名却没有权的帝王。甚至后来还被赶出了皇宫,一个皇帝被人赶出了家门,这还不算可怜吗?

这还不算完,溥仪的皇后和妃

子最后都离开了他,妃子跟他离婚,皇后又找情人。所以在情感这一方面,他也是过得比较的苦。不像其他的皇帝们能够拥有这么多妃嫔,更不像其他的皇帝们有那么多的子嗣。而这都还没完,溥仪还当过阶下囚,一个帝王混到这么惨的地步,也真的是没谁了。

所以说,这样对比来看,嘉庆不能被称之为是大清朝最具有悲剧感的皇帝。他从小娇生惯养,过着好日子,一辈子顺风顺水,没有受过太大的磨难。当然,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是一生没有遗憾的,嘉庆这一生自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他看到大清逐渐衰败,却能力有限,没有办法拯救败局。但是这样的不如意但是跟溥仪相比,真的是好了太多。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有很多人认为光绪是清朝最悲惨的皇帝,不过我认为嘉庆更悲惨一些,嘉庆的一生都是

为清朝的发展在努力奋斗,他总是想把破败的清朝从毁灭的漩涡当中拯救出来,然而却

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嘉庆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

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腐败之癌

由乾隆晚期侵蚀到国家肌体的几个重要器官,演变成了嘉庆晚期的沦肌浃髓,全面扩

散。

国困民贫交织在一起,大清帝国已经被掏空了精华,成了风中之烛,所以在他之后,昔

日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才那么容易地沦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皇帝,

后来是作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进入了历史。

其实嘉庆也能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他非常渴望把国家治理好,对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十

分细致的斟酌。也提出了很多为民为社稷的好方法,但是面对满朝文武的贪污官,这也

只是空想罢了。

乾隆给嘉庆留下了一个即将灭亡的清朝,更可以称之为烂摊子。

有人觉得嘉庆很平庸,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成绩,但不管嘉庆做了多

少努力,都没有办法遏制清朝灭亡的悲剧,这已经是历史的必然了。

嘉庆在位的时候,清朝的国库已经十分紧张。

因为乾隆在位的时候根本没有节制,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再加上地方官员对人们进行压

榨,人民也是怨声载道。

如果不是嘉庆把贪官和珅的财产没收,真的不知道国库会有什么下场。

嘉庆当上皇位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威慑力,对于嘉庆推行的有利于人民的方案,官员都只

当做耳边风,他们只想着让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

尽管在朝堂之上嘉庆也曾多次斥责官员的腐败,但大臣们依旧是我行我素。

嘉庆继承了父辈的遗愿,愿意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皇上。他自己以身作则在重要的节日

里也一切从简,不办奢华的酒宴,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到众位大臣,但这也是徒劳

无功。

所以他是清朝走向衰败的标志。

你对于道光皇帝的评价是什么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道光抠门,其实从性格的角度看,道光皇帝抠门的背后,是他自己严重的道德洁癖,前半生为此苦苦追求、后半生被此死死束缚,终其一生而无法自拔。作为一个日趋没落的东方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在他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置身于19世纪早期、一个未开化的亚洲国家、在其传统认知范围内的道德法则、行为准则,可以说道光皇帝对自己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的。

先来看两个栗子,一长一短,一汉一满

《强奸幼女案》 道光四年闰七月十八,公元1824年9月10日,道光皇帝发布的上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关于发生在直隶省文安县的一起强奸幼女案。

这源于皇帝接到的来自都察院的一封奏折。奏折中说,有一名女子到都察院控告乡人高扶格强奸她的年幼女儿。到都察院告状的是王吕氏,这个乡下女人孤身上了京城,天知道她是历经了怎样的艰险辛苦才找到负责监察和弹劾的都察院。

王吕氏和丈夫把高扶格告到了文安县衙,知县接了案子,叫县衙里的女役查验了受害者的伤痕,却并未当即将高扶格关进大牢,而是在二十多天后,才再次派遣差人,传令王吕氏等到县衙“复行审验”。

奏折中的情形让道光愤怒,他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县官在徇私枉法。于是道光在上谕中说,高扶格强奸王吕氏之幼女,有县衙女役的“供单”证词,严加审问,应该不难定罪。然而知县迟迟不肯定案,“其中显有别情”。

在清代,强奸幼女是“犯奸”罪名中最严重的一种。对一般的强奸案,《大清律例》中规定,强奸者绞监候,即判处绞刑,秋后再审,决定是否执行。强奸未遂者,则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轮奸良家妇女者,为首斩立决,同案犯绞监候,而虽为同谋,但并未参与轮奸的案犯,要发配到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而对强奸幼女案则规定:“强奸十二岁以下幼女,因而致死,及将未至十岁之幼女诱去强行奸污者,照光棍例斩决;其强奸十二岁以下、十岁以上幼女者,拟斩监候。”即便幼女与案犯通奸而非被强奸,也要按照“虽和同强”之法,判处绞监候。而倘若强奸十二岁以下幼女未遂,但经过审查,确有其事的,案犯也要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并且清代文献中,有“虽和同强”的原则在,即使幼女同意也要按强奸论处,即便真有幼女引诱在先,犯案者也绝无因此赦免的可能。

因此,文安县的强奸幼女案,高扶格即便强奸未遂,也要被发配黑龙江;若强奸既遂,则必死无疑。 皇帝愤怒地将案件发给了军机大臣、负责管理刑部的蒋攸铦,要他立即提取犯罪证据证词,秉公严审。 根据军机大臣蒋攸铦的调查,知县何熙绩接到王吕氏报案之后,因为文安县发生蝗灾,他便亲赴乡下,指导扑杀蝗虫之事。蝗灾在当时是大事,事关百姓饥寒生死和地方安定,理当优先处置。所以,地方官并非故意将案件拖延不办。而根据调查,高扶格强奸王吕氏十一岁幼女,实际并未成功,属于强奸幼女未遂,按律应发配烟瘴之地充军。 蒋攸铦很快就将调查结论回报给了道光皇帝,说知县“并非无故延迟,应免置议”,并请皇帝审核他对案件的审判结果。一个帝国官员的污点被排除了,而败坏人伦的恶徒也受到了处罚,这意味着皇帝的处治还算清明,自己的勤勉并非没有回报。

于是,道光皇帝满意地批准了蒋攸铦的奏折,将案件交刑部处理。 这可能在今天我们看来是再清楚不过的事,且不说当下有多少政策是往届领导们拍脑袋的拍出来的,在中央集权盛行、皇权没有什么制的古代,已经很难得了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位血气方刚、即位没几年,乾纲独断、很想施展一下的新皇帝,在都察院奏折里发现了一个来自底层的“冤假错案”,原告是一位无权无势的农村妇女,女儿被歹人强奸、却无处伸冤,一路上访直到京城,(皇帝发挥了充分的想象之后)天威震怒、龙颜变色,正打算,然而——最终的结果是,知县没有包庇作案者…… 皇帝在震怒之余,能把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结论、及时的收回去,这在没有什么人民监察制度、基层全凭清官政治、顶层全靠圣人出黄河清的古代,是很不容易的

《侍卫的满语口音》 瀛生先生曾在《满语杂识》一书中提及,其高祖曾在道光末期,亲眼见道光帝训斥因在御前奏事时满语口音有讹变的侍卫,可见起码到了道光时期,御前奏事还是看人下菜的。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正是道光皇帝的腐朽之处,我并不否认,可是除了一派“不了解外部世界、跟不上世界潮流变化、乃至于没有爆发工业革命”等老掉牙的论调之外 ,这个“腐朽”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来源,尤其是内部的来源?? 先让我把之前的话重复一遍,那是“在他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一个生于18世纪末、长于19世纪初、生长在一个未开化的亚洲国家、在其传统认知范围内的道德法则和行为准则” 在道光皇帝的认知范围里,“守祖制”是衡量一个君主的重要评判标准,甚至可能是最重要评判标准,同时也是他最大的道德洁癖所在。在晚年的立储问题上,道光皇帝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貌似)老成持重、传统仁孝的四阿哥奕詝,而不是天资聪颖的鬼子六,广义上的“守祖制”,占了很大的干系。

然而,“守祖制”这口锅,道光皇帝要背,但是不能一个人背,因为这口大锅是他父亲支起来的——前期热血改革,中期屡败屡战,后期破罐子破摔,晚年天天抄语录、背祖制,几近精神分裂的嘉庆皇帝。

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任皇帝(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嘉庆帝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

道光皇帝继位以后,道光整顿吏治,整理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查禁鸦片,积极参与政务,带头勤俭节约。但是晚年由于态度消极,拒绝改革,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即将爆发,使清朝陷入危机之中。

道光还是第一个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原因就是道光皇帝的不作为,需要负责沉重的历史责任的。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中国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逐渐成为欧美列强的资本供给地 成为近代史的开端,更是中国皇帝第一个从古代跨越到近代的皇帝。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第一次反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员和百姓英勇抗敌,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崇高的英雄气概,可惜的是由于道光皇帝的反复无常加上清朝国力衰弱,决策多变,将帅举棋不定,武器装备落后下,一败涂地了。

总得来说道光皇帝中规中矩吧,他不是暴君更也不是明君。





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爱新觉罗·绵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撷芳殿,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没有改变社会现状。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苟安姑息、拒绝变革,加剧了清朝的危机。1850年驾崩,庙号宣宗,葬于清西陵之慕陵。

道光皇帝生活的时代是清帝国已经完成由盛转衰的年代,而此时的西方诸国,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大革命。成为了相较清帝国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殖民时代,因此道光皇帝生活的时代相较与其列祖列宗甚为劣势。而道光皇帝本人虽然有改革之心,可是中国5000年上下的封建思想已经根深固。儒家病态思想已经在人民的心中不可动摇。并且天朝上国的固有思想,严重的蒙蔽了帝国朝廷中臣工的眼界,而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也因为清帝国的无能遭到贬官。可是我们不能认为道光皇帝是一名昏君。

道光皇帝极为节俭,在他做亲王时,早晚两餐极为简朴,他命令随从从前门大街买烧饼,便足亦。他的父亲嘉庆皇帝与热河行宫驾崩之后,次年改元道光元年,并颁布诏书,言简意赅的来说,他发表的不是诏书,更应该是一篇节俭宣言。《御制声色货利谕》 第一,重义轻利,不蓄私财。要为国家省,为天下省,为百姓省。他引用古人的话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百姓不穷,我这个皇帝能穷吗?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但是,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呢?他说,我给你们省。 第二,停止各省进贡。道光认为各省进贡的多是些土特产,比如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等,地方官每每谄媚地说非珠玉可比,原不值多少钱。但一点一滴,都是民脂民膏,省一点儿,百姓就少一点儿负担。而且,不远千里,送到北京,运费太贵,浪费更大。譬如盛京,每年进贡辽阳产的香水梨,梨本身不值多少钱,但要雇50个壮劳力挑到北京,一来一往一个月,挑到北京烂掉一半,浪费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不再增建宫殿楼阁。经过康雍乾几代经营,皇室居所已经尽善尽美,除了日常维护外,不必再修。今后那些想拿工程回扣,想讨好皇帝的人再打增建这个主意,花言巧语,蛊惑圣听,就是大清万世的罪人,将立即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可是这样一个节俭的皇帝,却没有缔造出清帝国的中兴,反而将帝国的问题,与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清帝国的灭亡。

中国清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名旻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仁宗(嘉庆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腊塔氏。1821-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习称道光帝。

旻宁初名绵宁,他自幼好学、聪敏。嘉庆十八年(1813)封为智亲王。二十五年,嘉庆帝卒。绵宁继位,改名旻宁,是为宣宗。他即位时,正值清王朝日趋衰落,吏治腐败,武备废弛,内外交困。鸦片贸易甚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外流,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官吏和士兵也吸食鸦片,不理政事,不习武功。因此,一些开明官僚强烈要求禁烟。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也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止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十八年(1838),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颇见成效。但英国不肯放弃鸦片贸易,遂于二十年发动鸦片战争。但道光帝战守无策,幻想弭兵息事,将林则徐革职,改派琦善与英国议和。琦善擅自与英国签订《穿鼻草约》,答应割让香港给英国并赔款600万元及恢复广州为通商口岸。《穿鼻草约》签订后,道光帝又认为割地赔款有损尊严,又决定对英宣战,派宗室奕山与英军作战。奕山战败后,又与英国订立《广州和约》,其中规定清军退出广州,向英军缴纳600万元“赎城费”。之后,道光帝又派皇侄奕经驰往浙江,结果惨败。道光鉴于两次出师失败,转而一味求和。二十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随后又与美、法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道光帝在位期间,也曾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复书院,查保甲,但都收效不大。国内不断爆发起义。道光十一年,湖南、广西、广东的瑶民发动起义,还有山西先天教,北方白莲教和东南各省的天地会,也发动频繁的武装反抗。清朝逐渐衰落。

道光帝的统治有几大败笔:

1、禁烟不成。爸爸嘉庆忍了老乾隆和权臣和珅好些年,一上台就赶紧下令严禁鸦片(嘉庆元年1796),禁令是一道道颁布下去了,鸦片贸易却是一天天地繁荣起来了,东印度公司的工作报告里说:满洲政府禁烟令,“不过官样文章”,官员们“长久以来纵容鸦片私运以为发财机会”,所以“产品销路继续增长,毫无疑问。”道光接班后本也充满自信肯定比他爸爸强的,道光元年就下令重申严禁海关偷漏鸦片贸易,命令满族贵族阮元、达三(就是皇帝钦派去广东揩油的海关监督,)狠抓落实,结果这俩官油子只回答他八字方针:暂事羁縻,徐图驱逐。就是说,不急不急慢慢来,先不要激化矛盾。为什么要羁縻,要徐图呢?因为一大串的官僚利益满洲贵族利益拴在鸦片上,哪里能急呢?一拖就拖到了道光十一年(拖了10年!),皇帝急了,再下严旨,于是广东官员和满族特派员想出了应对之策:与洋船约定,每运入一万箱就必须要送数百箱给水师报功,严禁的结果是广东水师副将反而以军功升官成了总兵,“赏戴孔雀翎”。东印度公司于是又写工作报告说:满清政府的严令下达以后……今年(道光十二年)货量遂至四五万箱矣。英国在华利益代表义律还对道光皇帝有些担心,德国人郭士立告诉他,清朝皇帝愚蒙,朝廷命官多嗜鸦片,以贿赂扩张贩路,就肯定没问题。义律听了开心不已,于是委托郭士立作公关大使,果然再没遇到任何问题。到了道光十八年,禁烟十八年的道光看到的现状是:京官吸鸦片的,十之一二,外官不过十之二三,官员身边幕僚随从是十之五六,到普通吏胥则不可计数,从身份上讲,满蒙王公贵族到宫廷太监、护卫,还有军队士兵都有,从地域上讲,早已经深入内地,山陕甘肃商人到天津销货后,是肯定要带鸦片回去贩卖的,利润是万恶之源啊。

2、道光还有一大特色是抠门,吝财,林则徐大刀阔斧逼迫义律交出鸦片的时候承诺一箱鸦片可以给英商五斤茶叶补偿,结果最终总共收缴鸦片20200箱,价值800万两白银,道光顿时觉得心疼,哼哼唧唧地不答复,林则徐只好和邓廷桢等上奏说:所需茶叶十余万斤,应由臣等捐办,不敢开销。意思就是不会占用皇帝派到海关揩油得来的收益,道光这才放了心,马上批复:照所议办理!同时道光觉得拖延近20年的难题解决得如此轻松顺利,(实际上此时英国议会已决定发兵)顿时对所谓大英帝国满心地瞧不起,除了前线的邓、林等人,整个朝廷没有人去想去准备因禁烟而可能导致的战争后果,道光只是兴冲冲地夸奖说:卿等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所办可嘉之至!但是归根结底,道光不是真的反毒英雄,他在乎的只是林则徐吓唬他的事实:白银外流军事糜烂……所以虎门的热乎劲过去之后,穆彰阿为首的鸦片既得利益者给林邓扎针就开始有效果了。挖墙脚是朝廷大臣最擅长的,意志不坚的道光同时兼备糊涂的特征,他听信朝臣建议下令不许收缴烟民的烟具,接着在颁布的禁烟令中规定对鸦片吸食者只能由官方调查不许“检举揭发”,无疑这是对官僚集团中的鸦片吸食者的最好保护。林则徐在广东在虎门的成果没有得以在内地顺利推行。道光抠门的另一表现是极力伪装节约,裤子破了就要拿去补,可是补一条就要花费一千两白银。于是道光时常穿着带有价值数千两白银的补丁的裤子上朝,与大臣们议事;文武百官们也纷纷效仿,竞相找出些破旧的朝服来穿,也在自己裤子上缝些五颜六色的补丁来上朝议事,以示自己生活俭朴和为政清廉。结果,大清国的早朝列会,颇似一伙衣衫褴褛的乞丐们在那里开会,好像在讨论丐帮帮内大事似的。这群乞丐的头领帮主,自然非道光帝莫数了。最后,连道光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太体面,有碍龙庭观瞻,便龙颜震怒,狠狠地训斥了那些穿补丁朝服来上朝的大臣们一番。泱泱大国的一国之君的皇帝威仪,到了道光帝这里已荡然无存,丧失殆尽!

3、昏庸无能,治国御敌无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禁烟有功的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而贪生怕死的满洲贵族琦善、奕山等人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当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炮舰一路北上,攻陷大沽口炮台,四千英兵攻占天津卫后,这位朝令夕改的道光皇帝,却骇破了胆,六神无主,仓皇失措,匆匆命大臣与洋人议和,匆匆签署了割让香港、赔款几千万两白银的南京条约。香港虽为弹丸之地,但也比道光龙袍上的补丁,不知要大几千万倍,那毕竟是老祖宗开创出来江山社稷,是大清国的一片疆土!你看道光帝平时连磨出了洞打了补丁的一件衣服都舍不得扔的人,反在割地赔款上咋就出奇的大方慷慨起来了呢

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一个看似平庸的王朝,却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间,他力图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也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流毒,以重现盛世的辉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他的治国之举成效甚微。

他在禁烟时,严禁与驰禁犹豫摇摆;他在战争时,主战与主和反复无常;他在用人时,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战争失败后,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

鸦片战争使清朝懵懂地败于陌生的对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历程,也成为道光帝人生的转折点。

道光是三十九岁继位,在位三十年,享年六十九岁,他这一生也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譬如说惩办贪污,比如说他整顿吏治,比如说治河,通海运,整顿盐政等等。道光这三十年皇帝,比较重大的政绩是一条,就是新疆回部发生了张格尔叛乱,道光比较坚决,平定了这场叛乱,在道光八年,把张格尔捉住了,到北京午门献俘,道光在午门城楼上张格尔跪在午门前的广场,这是道光在位三十年一件重大的历史政绩,因为他稳定和巩固了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但是道光这三十年的皇帝,最大的悲苦就是禁烟运动失败,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道光帝在没有外患的情况下,可以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治国上有一定的建树,但是其性格上有大的缺陷,注定无法成为像康熙那样的大帝,所以,只能算是一名守成的皇帝,不能算昏庸,但可以说是比较反复无常,内心还是有些软弱。

道光皇帝没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萨尔浒之战”的一种勇气,也没有清太宗皇太极当年“松锦之战”的一种谋略,更没有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那种胸怀,所以我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丧权辱国《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责任是道光皇帝,让那些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