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中国古代宋朝建国背景
- 北宋建立背景
- 两宋时期的时代背景
- 下河东历史背景
- 岳飞枪挑小梁王历史背景
- 北宋后期社会背景
- 唐宋宋历史背景是什么
-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什么时候拍的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登基称帝,因其发迹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为东京(河南开封),并先后设陪都西京(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 、北京(河北大名)。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政权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在北方,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北宋建立背景赵匡胤在拥立郭威当后周的皇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遂被擢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郭威派赵匡胤到滑州充任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柴荣 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曾在军中共事数载,深知赵匡胤英武、机灵,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在开封去世,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军国大政只好由大臣决断。此时,赵匡胤已经掌握军队大权,还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韩重赟、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等结为“义社十兄弟”。其幕下,弟弟赵光义,幕僚赵普,李处耘等。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刺史派员进开封向朝廷送来紧急战报,称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掠境,请求朝廷出兵御敌。宰相范质、王溥未核实军情,仓促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 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策划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陈桥驿兵变。
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北宋先后消灭南平(荆南)、后蜀、南汉三国,又于开宝八年(975)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朝,后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北宋整个国家冗官、冗兵、冗费,国家不堪开销;征收大量税赋,百姓负担严重,农民起义自北宋建立就没有消失;官僚、世家大量兼并土地,农民没有土地;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威胁,岁贡加大对百姓的征敛。
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有宋一代,为避免重蹈唐代灭亡的复辙,在官和兵两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收权和分权的工作。在官吏制度上,为防止出现朋党之争的重演,在官衙设置上强调使各机构互相不通气,互相制约,在中央政府中,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宰相只负责中书省(所谓‘中书主民’),另设枢密使(枢密院长官)主管兵权(只有奉旨发兵的权力,无权实际统率军队),而主财的三司也不需要向宰相负责,而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之下还有实为副宰相的‘参知政事’,进一步对相权形成制约,在地方官的任命上,任命必须出于朝廷为其一,多用文官为其二,几乎重要的州府都有皇帝直接派出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的通判为其三,使地方官的任何离心行为都需要冒比唐代大得多的风险。而且,官,职分离,有官不一定有权,官职在多数情况下只代表俸禄的多少,而权力往往以临时任命的方式授予必须的官吏。最后,地方财政由中央直接派遣的转运使主管,从人,财两方面遏制了地方的尾大不掉,同时也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冗员,同时,由于三年一升迁制度的普遍实行,使‘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冗员数量无限扩大,这一切,造成三冗之首。
自‘杯酒释兵权’以来,有宋一代对兵权的集中十分重视(同样也是吸取唐代的经验)不仅禁军受皇帝直接指挥,精兵往往收归中央,在地方上,也多以文官制约武官,所有涉及兵权的官员,轮换频繁,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训练松懈,战斗力低下,不凑巧的是,夏辽等国则在同一时期相当强大,为解决此问题,宋所采取的政策是增兵,但实际战斗力却没有什么提高,于是再战败,于是再增兵,形成恶性循环。宋代初期采取的是募兵制,即百姓出钱,政府招兵(这实际上是当时条件下为提高战斗力,使军队职业化,训练系统化的一个必然,可惜的是,在不合理的兵制下,这些兵往往全无战斗力而成为地痞流氓逍遥自在所在),以后因太大的经济负担,不得已又部分采取了征兵制,使百姓在交过钱后仍需当兵,从而激化了矛盾,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有宋一代最强的兵,实际只出现于北宋灭亡,中央政府失控的年代(如‘岳家军’,便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
此两冗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支出,加上战场上一连串的失败,形成冗费(第三冗)和积贫积弱的两若后果。
两宋时期的时代背景北宋诞生于五代十国乱世末期,南宋则诞生于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后宋金战争中,南北两宋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
北宋的历史背景
公元907年,曾经兴盛一时的唐朝覆灭。五代十国时期由此拉开大幕。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先后出现了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割据小国和军阀武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些武装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彼此混战不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公元960年,一代明主后周皇帝柴荣英年早逝,七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后周大将赵匡胤,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在汴京城外陈桥驿发动兵变,一举篡夺了后周皇权,黄袍加身,开创宋朝,他也成为宋朝第一任皇帝宋太祖。
赵匡胤的篡位之举,虽然有悖于君臣大义和忠君思想,但客观而言,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之举。当时天下陷入四分五裂的割据混战局面,已经五十余年,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赵匡胤建立宋朝,一统河山,彻底终结五代十国的乱世,对于推动和促进历史发展善莫大焉。
南宋的历史背景
北宋宋徽宗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小人,大兴土木营建园林,征收花石纲,百姓怨声载道。更为荒唐的是,宋徽宗与虎谋皮,他与北方新兴强国金国签订海上之盟,两国联合出兵击灭辽国。结果辽国灭亡后,野心勃勃的金国,马上把北宋作为下一个目标,频频南下攻击宋朝,宋金战争由此爆发。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由此灭亡。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侥幸躲过金兵追捕,渡江南下,在江南建立南宋。南宋的由于实力所限,始终只能偏安一隅,未能完成北伐中原的历史任务。金国灭亡后,南宋又陷入更为激烈和严酷的宋元战争中,并最终被元朝击灭。
下河东历史背景主要剧情为赵匡胤称帝后征讨北汉,大臣 欧阳芳挂帅, 呼延寿廷为先锋,因将帅原有宿怨,欧阳芳又私通了北汉, 暗约敌军共 劫宋营,赵匡胤几乎被俘,幸呼延寿廷兄妹出马,打败敌军,转败为胜。
欧阳芳奸谋未逞,反诬呼延叛乱,当着赵匡胤的面前,以元帅身份斩了呼延寿廷,弄得赵匡胤也无可奈何,然后被困河东。
后呼延寿廷的夫人及儿子前来找赵匡胤讨要说法,赵匡胤使尽种种办法才说服呼延妻子和儿子不计私怨原谅赵匡胤,之后呼延寿廷妻子康氏和儿子呼延赞、女儿呼延 兰玉,挂帅出征, 哑儿呼延赞在路上恢复了说话能力,最终打败乱军活禽 欧阳方,救下赵匡胤的故事。
岳飞枪挑小梁王历史背景北宋末年,北宋朝廷开武举科考,得武状元者可以获得皇帝钦点,后期可以当元帅,指挥宋军抵抗金国入侵。
根据小说,小梁王叫柴桂,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赵匡胤建立宋朝以来,就是从柴荣的儿子从那里拿走的,所以柴氏在大宋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小说设定了柴桂被封为梁王,被封在云南一带,然而这个柴桂并不愿意做藩王,他想通过武科场夺取大宋的军事力量,然后恢复柴家族,但是岳飞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在京城争状元的比赛中,柴桂被岳飞用沥泉神枪,枪挑小梁王为大宋消除了一大隐患。在真实的历史中,枪挑小梁王的故事从未发生过,因为宋朝武举的门槛有很多,不仅武功水平要高还要参加文化考试,所以岳飞是不会参加的。
北宋后期社会背景宋朝军力并不弱,北宋的疆域自宋建立之初起就几乎没有减少。宋徽宗年间宋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顶峰,宋朝设陇右都护府,完成对西夏的迂回包围。
从北宋赵匡胤一统五代十国,檀渊之盟迫使辽国签订了一百多年的合约,穆桂英挂帅,南宋岳飞,韩世忠,虞允文,辛弃疾,孟珙,文天祥那么多名将和辉煌战绩就可以看出来。宋朝不如汉唐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从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手里丢掉了幽云十六州,没有产马地,缺少骑兵。同时由于失去了长城天险,只能派重兵分散成弧线拱卫京师。
哪个朝代养得起80万禁军?只有宋朝。不过,檀渊之盟是大宋外交的最大胜利,辽国不同于之前的匈奴,突厥,也不同于之后的女真,蒙古,辽国没有彻底汉化。他施行的是农耕游牧二元政治体制,既能在中原耕种与北宋商贸往来,又能在北方利用其强大骑兵教训不安分的少数民族,是大宋的天然屏障。事实证明,宋徽宗祸国殃民,联金灭辽的昏招是宋朝最大的悲剧。
燕云十六州沦陷,一带雄主柴荣北伐时,燕云地区的百姓积极响应,直到宋太祖,宋太宗时代还响应北伐,然而赵二实在不给力,高粱河一战彻底被辽打怕了,从此患上了恐辽症,让燕云百姓大失所望,过了200年后心理早就没有什么“王师”了。
除此之外,一方面是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并不希望被其他势力打破这种利益关系,如当年幽州城的韩赵刘马四大家族,后来女真灭辽时曾与北宋同盟伐辽,宋朝军队在绝对数量优势情况下被已经灭亡边缘的辽军打得大败。
女真攻入北京,灭了辽,把幽云十六州山前诸州给了北宋,北宋进入这一地区后,以“王师”姿态自居,错误的采取土地政策,比在辽时还加重税收,侵犯了当地士家大族利益,另外对一些幽云官员不信任,比如反复无常的郭药师,直接导致幽云地区再次脱离了中原政权的管辖范围之内。
如果盛唐十大节度使的50万募兵集中在一处,可以想象有多么恐怖,估计北方边境可以再无战事。盛唐时安西四镇不过二万五千军队就能一挑三而不败,可见高素质的职业军队可怕之处。
所以如此看来两种兵制(府兵制和募兵制)并存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即内地安定,采用府兵制,建立民团,朝廷不需要很大的军费支出。保护乡土,定期训练,把训练成绩列入官员考核内容,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军队战斗力。
边境地区,采取军屯,实行募兵制。多招募无业游民,利用边境的军事斗争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可以优胜劣汰,很大程度上保持社会安定。还有一点,朝廷要有眼光,要让战争有利可图,尽可能的以战养战,这样才能避免越打越穷的结局。
北宋灭亡可不是只是唐末黑锅之类,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大的历史背景是,从两周秦汉以来世族逐渐庞大,隋唐意识到尾大不掉开启科举包括限制联姻等制度分化过于庞大的家族。从现代意义讲社会世族化意味社会固化,但客观讲,大家族对历史和国家民族开拓发展历史意义不可磨灭,进步意义是鲜明的。
唐宋宋历史背景是什么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时年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随后赵匡胤出征,于陈桥发起兵变,建立宋朝。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什么时候拍的2012年开拍的。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1]),小名香孩儿[2]。涿郡人[3],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4]。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5]。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2012年9月拍的。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是一部由高希希执导,陈建斌、殷桃、邵峰、王绘春、田玲、李雯雯、李建新、李雨轩等主演的电视剧,于2015年8月10日在重庆卫视、吉林卫视播出。
该剧以五代十国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陈建斌饰)从布衣百姓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电视剧《大宋传奇赵匡胤》于2012年开机,同年10月8号完成,2015年8月10日,在重庆卫视,吉林卫视首映。《大宋树传奇赵匡胤》是由北京沃美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