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晚清名臣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之间什么关系
- 左宗棠和李鸿章谁大
- 左宗棠和李鸿章历史评价
- 李鸿章和左宗棠谁先死
曾左为同辈,李是曾的学生,张之洞比前3个都晚,但这4个都做到顶级大臣,都是晚清名臣。
曾国藩比左宗棠大2岁,比李鸿章大十几岁。左宗棠与曾国藩算一辈的,同朝为臣,互相钦敬佩服。曾国藩的仕途比左宗棠顺遂,曾国藩官居2品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一个省巡抚的师爷;但左宗棠善于谋划,精于军事,爱出奇招,不过为人比较狂傲,有点持才傲物。因为这一点左宗棠还曾被其他人弹劾,曾国藩就上折给皇帝保荐左宗棠。而曾国藩训练湘军时很困难,当地政府和官员都不配合,唯独左宗棠支持曾,曾率领湘军初次出山之时遭遇大败,要自杀,多亏左宗棠一顿骂和劝解,才让曾重拾信心。因此,曾和左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名臣。
而李鸿章是正式拜在曾门下的学生,李鸿章的特点是脑子聪明,善于解决复杂局面,而且办事果敢,不怕议论,有锐气,这一点深得曾的喜欢。曾国藩多次保荐李鸿章,并且李鸿章还曾在曾的江宁大营里锻炼学习了一段日子,曾把带兵治军、做学问、办事、处理官场食物的心得倾囊相授,并向朝廷建议由李鸿章去安徽招募兵勇创建淮军,这才有了以后的李鸿章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代名臣。
张之洞比曾、左、李要晚上一辈,曾、李的鼎盛时期,张还在上升期,从中进士到做官办事。张任湖广总督的时间是1889年,而曾国藩去世的时间是1872年,整整晚了17年。张一生作为最大的时期即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共17年),办了不少实事,后来任军机大臣之后,成为晚清重臣。张之洞经历过的大事:办洋务、镇压义和团、办外语学堂、中日海战、反对戊戌变法,但实际上他一直在改革创新,他死的那年,朝廷要密谋杀袁世凯,张劝说不要轻易杀害大臣。
总而言之,以这几个大人物为首的精英,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70年间的朝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当时的牛人。而且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清醒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都支持洋务运动,办了不少实事,进行了不少改革创新。不然清朝的历史可能要早结束50年。
左宗棠和李鸿章谁大左宗棠的年纪比李鸿章大一些。他出生于1812年,而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虽然如此,两人的职场经历却惊人相似,都是读书出身,都在20出头的年纪就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他俩都是军马大统帅,左宗堂统领楚军,而李鸿章统领淮军。
他俩都做过曾国藩幕僚,官至大学士
左宗棠大。
左宗棠名声比李鸿章大,并且也好的多。
左宗棠收复新疆,万古彪炳,晚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统帅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
左宗棠和李鸿章历史评价综合来看,我认为左宗棠相对贡献更大且口碑更好。咱们先看战功,这两人能崭露头角,那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
李鸿章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站稳脚跟后始终掌握着清朝军队实权,而左宗棠则是靠着保卫长沙成为新兴,后来收复新疆,平定西北,这功绩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意义非凡。这么看来,左宗棠更胜一筹。
在朝堂影响力上,左宗棠始终不如李鸿章,李鸿章势力庞大,在朝堂中盘根错节,到处是自己人,反观左宗棠,一度不在中央公职,影响力自然弱一些。然而在私德和口碑上。左宗棠绝对强过李鸿章太多了,李鸿章是出了名的大贪官,甚至有宰相为天下寿的说法,左宗棠则很廉洁,算得上端正。而且李鸿章多次代表清朝和列强签下了一箩筐不平等条约,甚至为了自己利益,不顾民族利益,一度被骂为卖国贼。对于左宗棠和李鸿章,你怎么看呢?评论区交流一下。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入室弟子,也一直以曾国藩的传人自居。作为一任封疆大吏,才华是有的。但是还是贪慕权势,玩弄权术。后期与左宗棠势同水火。做事不出于公心。多出于私心。放纵贪婪,他去世时。家中土地多达40万亩之多。当时传言:宰相合肥天下瘦。
左宗棠不同于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进士出人,而左宗棠是秀才出身。按现在的按论资排辈,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而左宗棠不过是初中毕业。40岁时还在家中务农。虽然后来和曾国藩,李鸿章都位列总督,但李鸿章肯定是打心里100个不服气。而左宗棠又性格耿直。不会来事。曾国藩对他有提拔之恩。却因为小事而八年不通书信。
左宗棠适逢风云际会,太平天起义席卷全国。左宗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才得以组建楚军,终攻克杭州立下大功,被封为闽浙总督。
以下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历史评价
一方面,李鸿章作为清朝重臣,其能走到这一个层次,确实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肚量,所以李鸿章对左宗棠是有好评的;另一方面呢,自然也就是左宗棠实在是太过于优秀,所以包括曾左对其均是好评。谭嗣同说过:历观近代名公,其初皆未必了了。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这个评价更能说明问题。
左宗棠当年一人力排众议,带兵西进,避免新疆被英俄殖民者蚕食。此功一直延绵于今日,也是左宗棠克今日都广受好评的根本。
李鸿章和左宗棠谁先死两人均为清末重臣。李鸿章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左宗棠生于1812年,卒于1885年,故左宗棠先于李鸿章离世。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二先生”“李傅相”“李文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先死。
左宗棠(1812-1885)比李鸿章(1823-1901)大九岁,去世的也比较早。
李鸿章和左宗棠明争暗斗了20年左右,直到左宗棠于公元1885年去世,两人的争斗才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左宗棠去世时,李鸿章给予这样一幅挽联:“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首先,虽然李鸿章说他和左宗棠周旋了三十年,但是,两人真正爆发矛盾到左宗棠去世,实际上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同治三年(1864年),在太平天国即将覆灭之际,李鸿章和左宗棠爆发了矛盾。具体来说,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手下的淮军攻克常州,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被捕杀。在此基础上,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所以清朝朝廷赏李鸿章骑都尉世职。当时,曾国藩创建的湘军,已经包围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双方正在展开最后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