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国藩没有遭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曾国藩的好朋友是谁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曾国藩没有遭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2. 曾国藩祖父亲的故事
  3.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是什么意思
  4. 张之洞与乔致庸关系
为什么曾国藩没有遭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晚清的一大名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拙朴的性格和勤勉的态度。曾国藩做事不怕麻烦,喜欢从根本抓起,有湖南人霸蛮的性格,面对困难不后退,迎难而上,直至胜利。

在太平天国彻底被消灭前,曾国藩手中掌握着十几万的一支大军,并且还担任了两江总督,掌握着当时最富庶的几个省份。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集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相当于唐朝的边镇节度使。

唐朝的时候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了,在天京城即将被攻下的时候,满清政府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曾国藩会不会造反呢?

慈禧太后甚至也为这个最坏的打算进行了布局,首先就是从湘军内部进行分化。左宗棠早就对曾国藩看不顺眼,他率领的楚军虽然不会处处和湘军作对,但肯定不会跟着他造反。

李鸿章尽管是曾国藩的学生,但他率领的淮军自成一体,对自己的前程有更高的追求。对慈禧太后的心思,李鸿章心知肚明,因此也投桃送礼。

李鸿章当时担任江苏巡抚,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沈葆桢担任江西巡抚。他同样在背后也给曾国藩添堵,截留了江西发给曾国藩的军费,自己来组建军队。他还曾经向慈禧太后举报湘军将领向老家大批运送财物,中饱私囊。

同时在曾国藩的背后,满清的骑兵就在附近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在防备曾国藩造反,随时准备冲上去把他拿下。那么在当时的曾国藩心中又是怎么样想的呢?

早在曾国藩在北京官职越做越大的时候,他就多次写信给自己的家人,希望他们在地方上能够小心做人,不要干预地方政务。从这里我们就不能看出曾国藩只想做一个满清的忠臣,他从青年时期就发誓要做一个理学名臣。

在理学的背后,实际上就是追求一个好名声。在儒家思想中,忠孝就是最高的追求,皇帝就是君父,对皇帝忠诚,像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行孝道就是最高的追求。

像造反背叛这种事,很难过道统的这一关。也就是说社会正统思想根本不认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

正因为如此,终其一生曹操都没有选择称帝,因为它是汉朝的臣子。他的儿子曹丕就不一样了,曹丕是魏王曹操的臣子,不是汉献帝的臣子,因此他就可以篡权夺位。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圣人,圣人的标准就是不管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不能有任何瑕疵。在曾国藩的前半生,都是矢志不渝的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本来咸丰皇帝曾经宣布谁能够消灭掉太平天国,就封谁为王。曾国藩消灭了太平天国,但最终只是被封了侯。慈禧太后虽然一方面在防范曾国藩,另一方面也是在保全他。

在清朝的前期,平西王吴三桂最终被变成了削藩的对象。在吴三桂死后,就没有再出现过汉人被封王的先例。伴随着曾国藩在前线节节胜利,在大后方弹劾他的大臣就越来越多。

在这些弹劾曾国藩的大臣中,无非是两种心思。一种就是妒忌曾国藩正在创建不朽之功业,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慈禧太后要时刻防范曾国藩造反,当然湘军中的将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也让满清最高统治阶层非常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藩心知肚明,他明白慈禧太后是在打压他,另一方面也是在保全他。为了能够保全自己圣人的形象,曾国藩最终选择了效忠于满清。

曾国藩一方面下令裁撤湘军,仅保留2万人左右,另一方面他要求自己的弟弟曾国荃辞职还乡,闭门思过。通过这两个举动,他重新赢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也堵住了那些弹劾他的大臣的嘴。

曾国藩一生除了在买书上开支比较大之外,在生活方面非常简朴。这让他成为读书人的楷模,满清朝廷也需要这样的一个样板,让天下人来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对曾国藩动手。

在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十几年的浴血奋战中,他保举的大部分都成为两江总督治下的地方实权官员。这一形势已经尾大不掉,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办法改变。

慈禧太后派马新贻接替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就是为了清算这些势力。同时让曾国藩接替直隶总督,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控制起来。最终马新贻被刺杀,案情最后不了了之。慈禧太后真能让曾国藩重新回到两江总督任上,实际上也是默认了这一事实。

如果慈禧太后真的对曾国藩下了手,就难保这一地区在其他湘军将领的带领下造反。当时的满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起义已经把清朝的根本给撼动了,外部还有列强的压迫。

如果湘军将领造反了,那么满清政府将会陷入一个非常不妙的境地。这一后果慈禧太后不得不考虑,因此只能选择安抚曾国藩,善待左宗棠等湘军将领,以换取他们对满清政权的支持。

实际上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曾国藩和慈禧太后之间相互都释放了诚意,也在对抗中间选择了妥协,最终达成了一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曾国藩成了圣人,满清得以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实际上也是双赢。

曾国藩可以说是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甚至在识人之术方面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写的冰鉴这两本书,都是非常令人深刻和发醒的。

狡兔死,走狗烹。确实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现代社会中也不乏少数,但是说到曾国藩的遭遇,可能要结合当时大的社会环境以及曾国藩个人综合来看,了解曾国藩的朋友知道,曾国藩出身普通家庭,从小确实有着很高的天赋,但是从入塾读书一直到他后期进入翰林学院,全部都是靠着他自己发奋图强努力得来的,所以在那个靠着家庭背景便能飞黄腾达的年代,他靠着自己一步一步走来也算是非常艰辛和不易,所以也造就了他勤俭廉劳,不为官自傲的性格,他的这种品性与在官场左右逢源的那种又不太一样,左右逢源听上去不免有一些狡猾,但是曾国藩他的这种品性,只能说是与身自来的闪光点,所以也更有感染力,所以曾国藩在朝政中始终都让人心悦诚服。

后期晚清时候,曾国藩也不单单只是一介书生和文臣,他可以因为环境的变化让自己披装上阵,组织指挥军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来看,可能像曾国藩这种既能文能武,同时又能够让人心悦诚服,又不居功自傲,又能为了国家创立新法的人确实屈指可数。

同时他在世期间,辅佐了三位帝王,道光,咸丰,同治。在当时鸦片泛滥的年代,他如此痛恨国外鸦片,但是他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因为落后的思想和装备而导致的走向灭国,所以他接受国外新技术的引进,创立水军,创立舰队,购买洋武器,进行变法。

所以曾国藩之所以能有遭到狡兔死,走狗烹,是因为他的功绩不是一点两点,他的功绩是三代帝王所依赖和见证的,再加上曾国藩自身从未居功自傲,处事低调简洁,所以才会让帝王和周围的大臣们欣赏。

如果真要说为什么,只能说是曾国藩本人让自己避免了这种遭遇。


一是慈禧对曾国藩“拥兵自重”早有警觉,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湘军,都脱胎于湘军,如此裂变都源于慈禧;二是曾国藩拥兵不自重,天京陷落后,湘军将士疯狂劫掠,也算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所以没等皇上下旨,曾国藩自把湘军裁撤,剿灭捻军后,湘军基本不成体系,逐渐被淮军取代,所以曾国藩能够“洁身自好”,尽管如此,清庭还是借助“天津教案”,让他回任两江总督,抱恨而终。

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例在中国古代还是很多的。这其中的原因,不外乎臣下的立下大功,功高震主,让国君产生了危机感,担心臣子谋反,君臣之间产生了猜忌,君主设法除去立下大功的臣子。如明初有所谓的‘炮打功臣楼。

要免除这样的悲剧,做臣子的需要设法取得君主的信任,排除君主的猜忌。

曾国藩于晚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大功,受到朝廷重用。他深谙君臣相处之道,为人低调,不骄不纵,在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后,多次上奏请求削减职权,裁减湘军。他的这些举动,一定让朝廷当权者心中暗喜,产生了信任感。如此,曾国藩得以善終。

曾国藩祖父亲的故事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说道曾国藩的祖父,就不得不说一下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曾玉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没有读过书,而且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却又偏偏好攀比,买了一匹好马后,穿着一身”名牌“,天天跑到城里与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有一次,他正在与这群”朋友“纵酒高歌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领着小孙子从窗外走过,而后听到老头指着他对自己的孙子说:”千万不要学这样的人,这个就是老曾家的儿子,家里没什么钱还装有钱人来城里胡吃海喝,早晚要败家。

曾玉屏听到这番话后羞愧难当,当即就到集市上把马卖掉了,徒步走回几十里外的家。

从这之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每日早睡早起,天天下地干活,发誓兴家立业。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

意思是:我的对我有帮助的朋友,比如倭艮峰的庄敬宽厚。

出自《曾国藩家书》。

节选: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令人对之肃然。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必求至是。

张之洞与乔致庸关系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之下,张之洞应该在十八九岁左右还未当官,乔致庸一定是一方富商,两人应该不认识。但在乔家大院电视剧中,乔致庸和张之洞是朋友关系,并借给张之洞十万两白银。

张之洞与乔致庸没有关系。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人称为“张香帅”,出生于贵州兴义府,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863年,张之洞中进士第三名,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