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什么时候知道大玉儿是庄妃 皇太极送什么给洪承畴

目录导航:

  1. 洪承畴什么时候知道大玉儿是庄妃
  2. 庄妃和洪承畴究竟发生了什么
  3. 皇太极到康熙的过程
  4. 洪承畴后来是怎么知道大玉儿身份
  5. 明末四大名将
洪承畴什么时候知道大玉儿是庄妃

当时劝降之时并不知道。

松锦之战明军战败,主帅洪承畴被俘,关押在盛京的监狱里。被俘后的洪承畴跟许许多多宁死不屈的将领一样,即使身陷囹圄,他也不愿意归降于清朝。当初范文程为了劝说洪承畴投降,亲自带着好酒好菜去牢里探望他,但是没想到都被洪承畴打翻在地,甚至遭到了洪承畴的一通怒骂。

原以为以洪承畴这样的态度,想要劝说他投降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皇太极又是个很惜才爱才的人,他不死心,最终还是孝庄毛遂自荐,说她能够说动洪承畴。

而美人计这招对洪承畴来说似乎特别的起作用。没想到美貌智慧的孝庄到牢里见了洪承畴一面之后,也不知道跟洪承畴说了些什么,还真的就把他给说服了。洪承畴竟然主动要投降于清廷。

庄妃和洪承畴究竟发生了什么

庄妃和洪承畴根本没有发生什么。庄妃以身侍寝陪了洪承畴一夜,洪承畴才投降的,这种不堪之情只有小说中才有的情节。正史中压根不会出现。

皇太极的庄妃,正是后来一手培养顺治、康熙两位皇帝的孝庄太后。这个版本是说,洪承畴当时正在绝食中,已经铁了心要求死。皇太极束手无策时,庄妃毛遂自荐,主动要去劝降洪承畴。

庄妃见到洪承畴后,连问他说:“洪将军若走了,你家中的老母亲谁来照顾?你家中的美妾娇妻,难道只能独守空房吗?”洪承畴听后一阵黯然,但依然不发一语。庄妃此时拿出一个酒壶,取出酒杯倒满,继续说道:“既然洪将军决心要死,请饮下这杯送行酒吧。”洪承畴沉默良久,终于还是接过酒杯,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而,这杯中的烈酒,却竟然是人参汤。正当洪承畴呆住时,庄妃动情地说:“洪将军数日未进食,多饮几杯补补身子吧。”洪承畴被庄妃的温柔融化,此事之后,他很快选择了投降。

皇太极到康熙的过程

皇太极大清的创立者,满洲族的实际开创者和族名的命名者。其在位期间,进一步笼络蒙古,又降伏朝鲜,为攻打明朝创造了外围安全空间,避免了腹背受敌,政治上,面南而坐,加强皇权,结束了四大贝勒共同执政,可以说是皇太极把努尔哈赤留下的后金奴隶制政权引向封建集权王朝,又进一步创造了满洲文字,即新满文。

顺治继位,其大权被多尔衮掌握,在吴三桂等明將的帮助下攻入北京,夺取政权中心,又引兵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统一全国。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继续为了维护统治发展经济,禁止大面积的圈地,兴修水利,同时推行满汉一家,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去世,由其子玄烨继位,史称康熙帝。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皇帝,清起于东北,努尔哈赤十二副铠迦起兵,创立金,传至皇太极

皇太极继位后,起用汉人,学习汉文化,收服汉将,洪承畴等,

对内改革吏治,建国号清

于公元1644年入关,康熙皇帝捉獒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西北,开启康乾盛世开端

清朝入关以前,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在洪承畴等一众汉奸协助下开始准备大规模进犯明朝。而此时关内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等在北京拷掠逼饷逼犯了已经投降的吴三桂。在吴三桂的引导下于一片石大败起义军。从而清军始得入关。

入关后在洪承畴范文程等汉奸帮助下立皇太极子顺治为帝,顺治死后立玄烨为帝年号康熙。

皇太极是康熙的爷爷,一个是在关外称帝的大清开国皇帝,一个是统一全国的大清盛世之君。

皇太极所处的环境,可说是明末乱世,他承父亲基业,对内巩固政权,改国号为大清,对外数次进犯大明,攻城略地,积蓄力量。康熙所处的环境,可说是名曰守成,实为开创,除鳌拜,撤三藩,收台湾,……

洪承畴后来是怎么知道大玉儿身份

洪承畴是宁死不降,经过了几轮人的劝都不好用,洪承畴干脆开始绝食了,用绝食来表明心意——我坚决不能投降!

然而当洪承畴绝食了几天,马上都快饿死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美貌的女子端了一碗人参汤,温言软语的说,洪将军您可不能死,还是身体要紧,来喝了我端的这一碗人参汤吧!

也不知道怎么样,这个女人就像有魔力一样劝洪承畴把这碗汤给喝了,而且有的野史说的更离谱。

说当天晚上这个女子没走,第2天早上两个人醒来之后,洪承畴才知道这个人不是别人,是皇太极的老婆——大玉儿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明末四大名将

一位是袁崇焕。

袁崇焕,大明王朝的最后顶梁柱,可惜最后被魏忠贤等小人陷害,最终惨死,处以凌迟,割了3543刀。

袁崇焕死后的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上吊而死,大明王朝亡国。

第二位是孙承宗。

孙承宗,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临危受命成为蓟辽督师。到任后,孙承宗积极修筑关宁锦防线,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并且带十一万兵,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

不过此人跟袁崇焕一样,也遭到魏忠贤的妒忌。最后不得不辞官归隐。

公元1638年,清军大举进攻,攻入孙承宗所在的高阳老家。孙承宗就率全城军民守城,寡不敌众,最终城破被擒,孙承宗自缢而死。

第三位是孙传庭。

孙传庭,明末名将。此人评价相当高。《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为捍卫帝国的荣誉做最后的一番努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初征讨逆,以少胜多,闯贼仅携十八骑逃逸。

据说孙传庭主持陕西军务期间,不仅自己打仗,还自己募兵,自己筹饷。打仗、后勤、筹饷事事精通。

公元1636年,孙传庭任陕西巡抚,于黑水峪消灭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擒高迎祥,献俘阙下。

公元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合剿李自成,设伏大破之,自成以十八骑遁,关中贼悉平。正因为战功赫赫,次年,孙传庭被杨嗣昌陷害,坐了三年牢。

虽然最后出狱复出,不过在襄城大战时,由于兵员弹药缺少,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死的十分悲壮。

第四位是卢象升。

卢象升,明末第一悍将,民族英雄。卢象升,从小就志存高远,不仅读书勤奋,而且还学习兵书习练武术。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公元1622年,天启二年,卢象升中了进士,从此走向仕途。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清兵犯境,于是卢象升走向将军之路,带兵勤王,并创建了严明军纪的“天雄军”。

因为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所以,卢象升得到朝廷重用,一再升迁。不过卢象升后来跟孙传庭一样。

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小人杨嗣昌见死不救。结果,卢象升只好率领不到5000人的人马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与清军作战,激战终日,力竭阵亡,战死沙场。

卢象升虽是文人,有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死的十分悲壮。

以上就是明末四大名将,全部惨死,极其悲壮!

答,1,孙承宗。

他不仅是皇帝的老师,还是文坛的领袖,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二、卢象升: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

三、孙传庭: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后面官至兵部尚书。

四、袁崇焕:明末第一强军关宁铁骑的创建者,保卫辽东阻止满清的第二号人物。

袁崇焕,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明朝最后的岁月,这四个人要是得到朝廷的支持与信任,估计明朝不会亡,阻击后金不进山海关,是有可能的,收复辽东也不再话下。可惜历史不能重来,这4个人二个战死,一个自杀,一个凌迟,下场都不是太好,可惜了!唉

1.袁崇焕:大明王朝的最后顶梁柱,可惜最后被魏忠贤等小人陷害,凌迟处死。

2.孙承宗: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3.孙传庭;明末名将。此人评价相当高。(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为捍卫明帝国的荣誉做最后的一番努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4.卢象升:明末第一悍将,民族英雄。从小就志存高远,不仅读书勤奋,而且还学习兵书习练武术。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一、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二、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

三、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

四、阎应元 ,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