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曾国藩经典家训
- 曾国藩思想主张
- 曾国藩一生必读的10本书
- 曾国藩家书的十大精髓
- 曾国藩家训中的七个字
- 曾国藩八本家训解释
这些道德规范仍然对今天的人们有很高的启发意义。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训是一份道德规范,旨在指导他的子孙如何做人和做事。曾国藩的家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诚实守信:曾国藩强调诚实和诚信是人生的基本道德准则。
勤奋努力:曾国藩敦促他的子孙勤奋努力,不断学习提高,以实现成功。
宽厚待人:曾国藩要求他的子孙宽厚待人,善待他人,并给予他人援助和帮助。
注重教育:曾国藩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他的子孙不断学习和进修。
尊重父母:曾国藩敦促他的子孙尊重父母,好好照顾父母,并遵循父母的教诲。
这些道德规范仍然对今天的人们有很高的启发意义。
1、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是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2、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事情大多因为匆忙着急缺少思考而没能做成,做成了的事都是取决于成熟稳重的想法所致。遇事需冷静是一切的前提。
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4、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5、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不要当众点明别人的缺点而隐藏自己的不足,夸奖自己的优点却去嫉妒别人的长处。此所谓浅陋之人,众人皆不愿与之共伍!如汉高祖刘邦问韩信:“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答道:“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士兵而已。”刘邦又问:“那么对于你来说呢?”韩信回答道:“越多越好。”后来韩信被杀,并不是不无道理。
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8、傲人不如者必浅人,人不肖者必小人。
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1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人是否邪正主要观察他的眼鼻,眼神飘忽不定可能就有问题,鼻梁正与不正。嘴唇后与薄,气慨的大与小,精气神决定其富不富贵。
曾国藩思想主张1、 曾国藩推崇“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他不仅仅给出大的道理,还给出具体的执行方法,学习起来非常容易。比如,曾国藩一直强调的“戒傲戒惰”,他不仅仅是提出抽象的概念,而且还给出具体的执行方法,“戒傲”的具体执行方法是从不讥人长短,不打骂奴仆开始的,“戒惰”的具体执行方法是“不晏起”,就是早起的意思。
2、 大火炖,小火焖的读书方式也是从曾国藩学习的。曾国藩说“读新书宜速,温旧书宜熟”。我的理解就是首先通过快速阅读构建知识大厦的整体结构,然后再通过熟读来向知识大厦中填砖头(一个一个的知识点)。
他思想中的第一个主要的内容是树立良好的德行。
德行在他思想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德行之所以能够排在其他优点的前面的原因是由于它的本质决定的。德行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体,而是通过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来体现出来的,同时,树立德行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他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它从小就开始学习树立德行,并且始终坚持,即使没有被大家所了解也同样坚持着,即使是最细微的方面也同样不放弃,一直树立着自己的德行。同时他还教育自己的子女也要学习这些方面,在他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大臣之前,就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家人,让他们树立德行。
他思想中的第二个主要的内容是培养自身的素质。
培养自身体现在很多的方面,比如追求精神上的培养,还有通过反思自己的错误等方式来提升自己,这是为了以后能够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蜀国丞相曾经也这样教导过自己的儿子,也希望他能够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来为国家出力。他也同样不例外,从小就树立下良好的志向,他曾经和他的弟弟写信中提到,如果不立下自己的志向,即使天天和圣人在一起也同样不能够进步。当然仅仅拥有志向还不够,同时他也要求自己的儿子,不仅要有志向,同时还要为志向而图例,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
他思想中的第三个主要的内容是待人处事上的要求。
他的一生中,对于与他人的交往十分注重,而且对于与别人交往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他与人交往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谦让,同时这也在侧面体现了他并不骄傲,他深知骄傲的后果,所以不仅仅提醒自己,还训诫自己的后辈也要克服这个弱点。他从刚刚去做官的时候就被他的爷爷告知,一定不要骄傲,因为你永远也不一定会达到顶峰的,所以一定要对别人保持谦虚的态度,所以他在为官的几十年中也体会到了好处,所以也将这些传给了自己的后辈。同是他还在对待交朋友这件事上十分严格,只交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有益的朋友,而远离那些坏的朋友。
他思想中的第四个主要的内容是对自身的要求。
他从小就是在父亲以及他的祖父的要求下长大的,所以,他同样的对于自己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他当官几十年,却没有多拿不属于自己的任何东西,同时他还生活的十分朴素,即使后来的官位已经很高了,但仍旧十分勤俭。所以他也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训诫他不要贪恋奢华的生活,也不要懒惰。不仅如此,还要求自己说话之前自己要先考虑清楚,毕竟,话说多了就会有漏洞,所以当他在官场拼搏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对于自己说话把握着分寸,同时也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能说话随便,这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曾国藩一生必读的10本书十本书有:《史记》、《汉书》、《庄子》、《说文》、《文选》、《通鉴》、《韩文》、《道德经》、《说文解字》、《经籍纂诂》。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在学问和功业方面的成就,备受后世推崇。曾国藩在读书、修身、治家方面的心得,一直很受人们的重视。在《曾国藩家书》当中,他在不同时期向弟弟、子侄等人推荐书目、传授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曾国藩家书的十大精髓曾国藩家书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家书文集,它记录了曾国藩一生中给家人、亲友、学生等人所写的信件,内容涉及人生哲学、治学经验、治军方略等方方面面。下面是曾国藩家书的十大精髓:
1. 诚实守信:曾国藩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2. 勤学苦练:曾国藩认为只有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不断进步。
3. 忠诚爱国:曾国藩强调忠诚和爱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对国家和人民忠诚,才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4. 勤政廉政:曾国藩强调勤政廉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勤政廉洁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5. 谦虚谨慎:曾国藩强调谦虚谨慎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够避免骄傲自大和轻率行事。
6. 勇于担当:曾国藩强调勇于担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和担当使命,才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7. 治学方法:曾国藩在治学方法上强调实事求是、注重实践和思考,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思考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8. 治军方略:曾国藩在治军方略上强调以法治军、以德服人,认为只有依法治军、以德服人,才能够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9. 爱护家庭:曾国藩强调爱护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家庭和睦、亲情融洽,才能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10. 教育子女: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强调以德育人、以身作则,认为只有以德育人、以身作则,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后代。
以上就是曾国藩家书的十大精髓,这些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曾国藩家书的精华可以总结为十条:
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
谕纪泽·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谕纪泽·不必急于出外任职
致诸弟·读书之法
致诸弟·宜立志猛进
致诸弟·用功譬若掘井
致诸弟·读书要有特识
致诸弟·修身齐家
致诸弟·读书贵在有恒
致诸弟·心无愧则外无扰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可以说是曾国藩智慧的结晶,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以下是曾国藩家书的重要精髓:
1. 忠诚:曾国藩强调忠诚于国家、君主和职责,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 品德修养: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
3. 勤勉奋发:曾国藩倡导勤奋努力、不懈努力的工作态度。
4. 学习进取:曾国藩崇尚学习,强调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
5. 恪守职责:曾国藩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6. 君子行为:曾国藩提倡君子的行为规范,包括诚实、正直、宽容和礼貌。
7. 自我反省:曾国藩鼓励个人进行反思和自我审查,以改正错误和不足。
8. 治理之道:曾国藩就社会、政治和军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治理思想和方法。
9. 家庭教育:曾国藩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才能。
10. 心态调整:曾国藩鼓励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韧。
崇俭禁奢,即要求家人勤俭持家,不要奢侈浪费,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崇尚志向,即鼓励家人树立远大志向,以不断提升自己。
勤奋读书,即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要求家人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孝友家风,即要求家人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以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济危扶困,即要求家人心怀慈悲,帮助有困难的人,以发扬人道精神。
劝学勉业,即鼓励家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悔错求诚,即要求家人勇于承认错误,以求真心诚意地改正错误。
去伪存诚,即要求家人保持真诚、正直的品德,不要虚伪、欺诈。
居家之道,即传授一些居家生活的经验和技巧,以帮助家人更好地生活。
切勿懒惰,即告诫家人不要懒惰、偷闲,要勤奋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以上是曾国藩家书的十大精髓,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仍具有启示意义。
1、骄则满,满则倾矣。
出自《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译文】骄傲就会导致满足。满足就会导致倾倒。
2、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出自《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译文】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
3、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
出自《曾国藩文集·书信》。【译文】研究经典必须专心于一经,不可以广泛涉猎。
4、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出自《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译文】凡事都要看得见人家有几分正确的地方。
5、欲求一家之安静,先求一身之清静。
出自《曾国藩文集·笔记》。【译文】想求得一家的安静,就要先求得一身的清净。
6、家勤则兴,人勤刚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出自《曾国藩文集·书信》。【译文】家人勤恳就会兴旺发达,人勤恳就会体质刚健。能够勤恳能够节俭,永远不会贫贱。
7、大家之作,自有特色。必与古人不同,方可称大家。
出自《曾国藩文集·书信》。【译文】大家的作品,自然有自己的特色。一定是于古人不一样,才可称之为大家。
8、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出自《曾国藩文集·联语格言》。【译文】大丈夫应当在绝境的时候图生存,在祸患中求幸福;古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就修养道德,不发达的时候就著书立说。
9、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出自《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译文】抱怨天本来就不敢,抱怨别人就常常不能避免,也都随时随地强制自己能够去除。
10、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委起为第一义。
崇俭
曾国藩认为,节俭是一个家庭兴旺的基础。他要求家人崇尚节俭,不要奢侈浪费,要懂得珍惜物资和金钱。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炫富摆谱,要保持节俭的生活态度,以示对国家和社会的尊重和责任心。
勤奋
曾国藩认为,勤劳是一个人健康和成功的基础。他要求家人要勤奋工作,不要懒惰偷闲,要尽自己的本分和职责。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贪图安逸和享受,要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
孝敬
曾国藩认为,孝敬父母是一个人的本分和义务。他要求家人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族成员。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和家庭,要时刻关心家族成员的生活和成长。
诚信
曾国藩认为,诚信是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他要求家人要诚实守信,不要欺骗他人,要遵守诺言。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以权谋私、失信于人,要保持诚信的品德,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和信誉。
宽容
曾国藩认为,宽容是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他要求家人要宽容待人,不要苛求他人,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要保持宽容的心态,以建立自己的人脉和社会关系。
谦虚
曾国藩认为,谦虚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他要求家人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大,要虚心学习。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以实现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坚韧
曾国藩认为,坚韧是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他要求家人要坚韧不拔,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要保持坚韧的品质,以克服困难和挑战。
自律
曾国藩认为,自律是一个人的自我管理和控制。他要求家人要自律自省,不要放纵自己,要自我约束和管理。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贪图私利和享受,要保持自律的态度,以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创新
曾国藩认为,创新是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他要求家人要勇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尝试和探索。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满足于现状和成绩,要保持创新的思维和行动,以实现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爱国
曾国藩认为,爱国是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他要求家人要热爱祖国,不要背叛祖国,要为国家尽心尽力。同时,他也要求官员和富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国家身份和国家责任,要保持爱国的情怀和行动,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曾国藩家训中的七个字曾国藩家训中实际上是8个字。具体指的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称八字诀,是曾国藩祖父留下的。曾国藩认为,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只要能守住这八个字,就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人家。
他曾在家书中写道:“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可见曾国藩在治家时对这八个字的重视。
书
读书。“读书可变化气质”。“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必须读书,惟此惟大。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人讲求读圣贤书,并把读书当作功成名就的契机。曾国藩认为,读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智和修身,这样家业才能得到巩固。
蔬、鱼、猪
农家就应有农家的样,家中要种菜养鱼养猪,这是克勤克俭的一惯家风,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堂有一种旺气。园中有蔬,塘中有鱼,栏中有猪,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曾国藩讲究勤俭持家,自给自足。辛勤劳动,持家有方就会丰衣足食。
早
早起。“起早亦养身之法,且系保家之道”。“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早起对农民非常重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可以多争取些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曾国藩十分注重早起,再给自己所列的“十二课”中就有一条早起。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允许子女睡懒觉。
扫
曾国藩对于“扫”有两层定义,首先是洒扫庭院,干净整洁即卫生;另一层意思是扫除内心贪念,即净化心灵。
考
祭祀。祭奠先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悌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百行孝为先,祭祖也是孝的一种体现。所以曾国藩认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宝
人待人,无价之宝。强调了善待亲族邻里。中华民族讲求以和为贵。“乡间无朋友,实在是第一恨事”。“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行下春风好下雨。善待亲族邻里,“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是曾国藩对“宝”的理解。
这八个字包含了读书、耕作、孝悌、睦邻四个方面,为了促使曾氏子孙贤良,保持家族兴旺,曾国藩不仅总结了祖父的治家方法,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他一生将“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奉为圭臬。自己努力实践,并且苦心教育子弟恪守家教,谨守家风,造就曾家人才辈出的局面。
曾国藩八本家训解释曾国藩一生戎马,治学著作,治家有方。他将素日立身处世、治学做事归纳为“八本”,并作为曾家家训的重要内容。曾氏老家富厚堂一门楣上,高悬“八本堂”横匾,可见曾氏后世对它的重视。
“读书以训诂为本”
训诂,是文字研究术语。训,指把难解的字说成通俗;诂,是把古文解释成现代的话。训诂学,是研究古书词义的一门学科。
曾国藩说“读书以训诂为本”。就是说,读书做学问,应该逐字逐词的了解意思,才能正确理解,而不至于曲解误解。训诂就是一种求真求实的读书方法。欲要学而有成,训诂是读书的根本。
“诗文以声调为本”
写诗作文,一定要学习好声调韵律,方能让诗文读来上口。杜甫说 “晚节渐于诗律细”,就是说他自认为到晚年,才做到了诗词韵律,相得益彰。曾国藩认为声调是诗文的根本,可见声调在诗文中的作用。如今的诗歌,却已经几乎放弃了韵律美学,不考虑声调,能讲究声调的,寥寥无几。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传统文化里,事亲以孝,是做人的根本。但是孝顺不是对双亲照顾赡养就够了,主要是真切的顾念关心,让双亲身心愉悦。曾国藩认为,孝更应该从心理上给予抚慰。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人要健康、长寿,就应该少烦恼,少生气。心胸宽而天地广,这样生活才能愉悦、舒适。活的自在,快活,快乐,才是真正的养生。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一个人在世间立身,应该谨言慎行,不乱说话,不说谎话。“是非之因多出口”, 言多必失,要分清说话的场合,时间,掌握说话的分寸,这是人最基本要做到的事。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晏起,就是很晚起床。曾国藩认为,家居无事的时候,每天要早早起床。这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并非如此。现在的人,夜夜笙歌,酒池舞林,喧嚣到很晚,因此,也应该有所节制,多过修身养性的生活,这样每天早起,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意思是当官以不收贿赂为本。古语说“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使官员清廉,也会收取很多钱物。做官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是能够为国为民分忧解难,枉法贪赃,忘记居官根本,不会有好的下场。曾国藩身居高位,却能教育家人子孙要清廉为官,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行军不以扰民为本”
曾国藩一生戎马生涯,行军能不扰民,值得肯定。行军本是为民,若是扰民作乱,那本末倒置,忘记根本了。一支作风不良的队伍,失去了民心,也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投身戎马,应当谨记,维护了百姓的长治久安,才能深得民心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