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梁启超认为变法失败的关键
- 粗茶淡饭的诗曾国藩
-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是什么意思
- 梁启超教育孩子的方法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由此得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
关键在于建立君主立宪制
这是梁启超主张的观点,认为要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最终变法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本身。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这不仅表现在维新变法、议会民主、个性解放等新思想的迅速传播,而且反映在人们对变法失败原因的多方面的反思。反思历史才有可能创新历史。历史的当事人对其历史的反思则更值得关注。
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在梁启超主张变法的时代,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以为指导与康有为等酝酿了维新变法。
关于梁启超比魏源、曾国藩等人的进步,可以用他在《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话作为解读。在该文中,梁启超把鸦片战争后60年间中国变法自强的历程分为“四界”(即四个阶段):
自道光二十年割香港、通五口,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林则徐乃创译西报,实为变法之萌芽。然此后二十余年,叠经大患,国中一切如旧,实无毫厘变法之说也,是为第一界;同治初年,创巨痛深,曾国藩曾借洋将,渐知西人之长,则创制造局制器译书,设方言馆,创招商局,派出洋学生,文祥亦稍知时局,用客卿美人蒲安臣为大使,偏交泰西各国,变法之事,于是筚路开山矣,……至于光绪甲申,又二十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底为汉奸,不齿士类,盖西法萌芽,而俗尚深恶,是为深耻,是为第二界;马江败后,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亦不以为深耻,然大臣未解,恶者尚多。议开铁路,犹多方摈弃,盖制造局译出之书,三十余年,而销售仅一万三千本。京师书肆尚无地球图,其讲求之寡可知矣。盖渐知西学,而肯讲求,是为第三界;……自甲午东事败后,朝野乃知旧法之不足恃,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渐知学堂为变法之本,而皇上频催办铁路矿务学堂之事,未几西后复收大权,皇上几被废,新政遂止。然而强学会时务报大呼天下,天下人士咸知变法,风气大开矣,是为第四界。
后来变法失败了说明了
1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
2 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3 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
4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粗茶淡饭的诗曾国藩曾国藩治家:清茶淡饭粗布衣,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公元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孔子亲传弟子宗圣曾子的七十世孙,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被后世看作“圣人”、“千古第一完人”,理由是,他立德、立功、立言;为师、为将、为相;却得以全身而退。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及其后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其所创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甚丰,不下百数十卷,收录于《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
其父曾麟书,号竹亭,撰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另一副对联与之相似:“清茶淡饭粗布衣,这等福老子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曹当之。”这两副对联表现出了一种相当洒脱的高人逸士姿态,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其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也非一言可尽。这两副对联的上联,均表示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半耕半读,粗茶淡饭已足够;两联的下联,又对儿孙们寄予厚望。这种希望,与普通人要求子孙出人头地、升官发财截然不同,而是要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艰巨的任务交给子孙去做。可称得上是,深谋远虑。
亦耕亦读,勤俭持家,敬祖睦邻,成为曾家持家立业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传的传统。曾国藩也始终都在秉持着这样的持家之道。
曾国藩五兄弟,绵延至今已到第八代,后人有成就者大约二百四十多位,譬如,光禄大夫、建威将军曾纪官、曾广銮,清末翰林曾广钧,资政大夫曾广江,刑部员外郎曾广镕,女诗人曾广珊。
在“半耕半读”的家风中,曾国藩深受其益,同时,他也结合自己治学、为官的人生经验,将新的见解融入其中,进一步发扬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曾国藩分支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
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曾国藩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比如,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这样的父亲,才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父亲。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是什么意思总的意思是:坚持就是胜利
磨练意志,锻炼心志,勤劳苦干,做事不挑三拣四,总会有所成就
坚:坚强。志、心、力: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意志、心意、出力。所成:成功的事情。句子意思: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意苦闷,使他出力身受勤奋劳累之苦,(各方面能力都强大了)不管是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出自曾国藩 《曾文正公嘉言钞》 扩展资料: 梁启超称赞曾国藩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对于他的遗著则是“一日三复”。为了便于每日诵读和自省,更是从上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最精华部分,摘抄成册。 1916年,梁启超辑录曾国藩最实用、最容易记诵的名言,编成《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晚清中兴名臣之首。 出身农家,资质平庸,考秀才屡试不第。 但此后曾国藩能下定决心立下大志,持之以恒,终身不懈怠,终于得以在科举考场和官场上无往而不利,最终成就了一番旷世伟业,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等。 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坚:坚强。志、心、力: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意志、心意、出力。所成:成功的事情。句子意思: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意苦闷,使他出力身受勤奋劳累之苦,(各方面能力都强大了)不管是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出自曾国藩 《曾文正公嘉言钞》
扩展资料:
梁启超称赞曾国藩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对于他的遗著则是“一日三复”。为了便于每日诵读和自省,更是从上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最精华部分,摘抄成册。
1916年,梁启超辑录曾国藩最实用、最容易记诵的名言,编成《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晚清中兴名臣之首。
出身农家,资质平庸,考秀才屡试不第。
但此后曾国藩能下定决心立下大志,持之以恒,终身不懈怠,终于得以在科举考场和官场上无往而不利,最终成就了一番旷世伟业,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等。
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一、句子释义:使意志坚定,使心智发展,多实践锻炼行动力,做事不挑三拣四,总会有所成就。
二、词语释义:2、志:意志。3、苦:苦难,磨炼。4、心:心智,即承受力和智慧。5、劳:勤快,多劳。6、力:行动力。7、事无大小: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8、必:必然,一定。9、成:成就,成功。三、出处:曾国藩 《曾文正公嘉言钞》扩展资料: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这是曾国藩历尽人生种种起落之后的肺腑之言。一个人要想达到远大目标,必然要经历逆境。唯有历经磨难才能增强人的毅志,使人成长,使人积累人生经验。然后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天天刷手机达十几个小时,即使有鲲鹏之志,结局也不过是痴人说梦!人天生好逸恶劳,那些已经熟悉、熟练的东西对于一个人来说,永远是舒适区,待在舒适区里“吃老本”是最轻松的,但是,人生的格局也终将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外面的广阔天地。走出舒适区的生活,固然要面对诸多磕磕碰碰,要去经历未知的艰难困苦,但是咬住牙,熬过去了,那就是成长。
梁启超教育孩子的方法综观梁氏家教,其荦荦大旨当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梁启超洋溢着深沉的父爱,践行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原则。他一生奔忙于国事,日理万机,却为儿女们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自称是“最富于感情的人”,而对于孩子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他重视与子女沟通,写给海外留学子女的数百封家书充满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到人生道路、婚姻家庭,小到衣食消费、作息养身,均耐心开导,润物无声。他是儿女们的良师益友,但又如信中所说:“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困苦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炼出来。”因而,他一旦发现子女有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就及时引导、帮助。
其二,梁启超尊重儿女的个性和专业爱好,为之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梁家子女的性格和专长各不相同,而梁启超总是循循善诱、彰显其长。梁启超尊重儿子的兴趣、特长,赞成梁思成研究古代建筑史,梁思忠学习军事,投身于政治。鉴于思成、思永侧重于人文学科,他希望思庄以下的子女学习自然科学,但事实上仅有梁思礼后来承父志,成为火箭专家。因客观条件和个人兴趣,梁思庄没有按照父亲的设想学习生物学或化学,却在其支持下选择了图书馆专业。梁启超自称信仰“趣味主义”,这也是他指导儿女学业的重要原则。
其三,重视“磨炼人格”教育。梁启超推崇曾国藩的家教,反复告诫孩子们“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要“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他认为,在困难中保持“寒士家风”,即是“自立之道”。不仅如此,他还强调要在舒服的环境中养成“寒士家风”,教导做领事夫人的梁思顺:你们“都是寒士家风出身,总不要坏自己家门本色,才能给孩子以磨炼人格的机会”。对于梁思忠不愿舒舒服服地读书而想回国参军,他指出:“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要求思忠“随遇而安”地学些军事本领再回来。
“磨炼人格”尤其落实于学业上陶冶韧性,不求功利。梁启超汲取朱熹、曾国藩的治学心得,主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而治学的过程,“譬如熬肉”,不能急于求成。他开导学业上有些急躁的思成:“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寄望思成的学业有一个“慢火炖”的过程。
其四,以爱国为立身之本,珍视和阐扬中国文化。梁启超一生多变、善变,而爱国之心不改,这种理念也贯穿于家教之中。他在世时言传身教,做梁家“兄弟姊妹的模范”。其后,《饮冰室合集》仍是梁家子女的精神食粮。梁思礼等人一再提到受父亲作品的爱国思想感染。事实上,抗战期间,梁思顺拒绝出任伪职,梁思成夫妇不畏艰苦和病魔,放弃去国外工作的机会,梁思礼学成归国,均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也与父亲的思想熏陶不无关系。
梁启超珍视祖国文化,以至被视为东方文化派的代表。梁家子女虽然留学海外,却热爱中国文化,钻研国学。梁思成在父亲的指导下,民国初年开始读“四书”,留学美国时还研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等书,从而奠定了较好的国学基础。梁思成、梁思永等人从不同方面阐发中国文化,契合了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旋律。
其五,注意追随时代潮流,更新知识结构。梁启超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学术大师,重视汲取新知新理。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千方百计地让儿女们经受最前沿的学术训练,规划年长的儿女留学美国,较小的留学欧洲或日本。他关心儿女的学业,也为其进入国内学术前沿寻找契机。因梁启超早逝,梁家较小子女的留学计划未能完全如愿,但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成为国内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又显然跟留学美国分不开。对于不从事学术研究的儿女、女婿,梁启超仍然叮嘱其汲取新知,比如要求做领事的女婿周希哲,“将国际法重新研究一番”,“要跟着潮流求自己职务上的新智识”。这些均体现了梁氏家教的远见卓识。
这些家教内容在一些家庭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未必像梁启超那样言传身教,完备无遗,而且贯穿始终。因之,重温梁氏的家教、家学,对于当代中国人仍然不乏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