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孙子叫什么 明朝朱元璋时吕大人是谁

目录导航:

  1. 朱元璋的孙子叫什么
  2. 王冕孝亲文言文译文
  3. 山河月明吕侧妃结局
  4. 明英宗时宰相有哪些
  5. 明朝袁姓宰相都有谁
  6. 现代朱元璋的后代名人
朱元璋的孙子叫什么

子孙有朱载堉,他是郑王朱厚烷的长子,也即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作为长子,本该继承郑王的爵位,但是他却死活不愿意接受,母亲苦口婆心的劝了七次他都果断的拒绝。

对朱载堉来说,他追求的是山河日月,因此他后来离开故乡游历天下,还自号“九峰山人”和“山阳酒狂仙客”。与此同时,朱载堉还积极学习历法和音律,并且他一生也著作等身,比如《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和《嘉量算经》等等,尤其是他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极大的价值,包括后来钢琴都源于此,因此他成了伟大的音乐家。

子孙还有朱耷,他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不过很可惜他生不逢时,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明朝的末期,在他18岁的时候明朝就覆灭了。于是,朱耷选择了剃度出家为僧侣,不过后来又信奉道教。此外。朱耷对书法和绘画颇也都有天赋,虽然他远离了红尘,但是书画并没有荒废,反而还得到了很大的长进。

现如今,朱耷还有不少作品流传至今,比如《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和《松石图》等等,可见其善于画鸟鱼虫和山水,并且风格雄奇,笔法凝炼,而且他的画作不仅有静穆的趣味,也有豁达的韵味。值得一提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也都看过朱耷的画作,尤其是康熙皇帝还想见一见朱耷,但始终未能如愿。因此,朱耷就成了中国画一代宗师。

叫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

朱元璋有很多儿子,也给他生了很多孙子。但他最有名的就是长孙朱允炆。朱元璋在长子朱标去世后,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当了几年皇帝,就被叔叔赶下了台。从此不知所踪。

朱元璋的孙子有: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等。

朱允炆介绍:

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

朱元璋在世时的孙子有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熙,朱尚炳,朱尚烈,朱尚烘,朱济熺,朱济熿,朱济烨,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等等。

最出名的两个孙子都作过皇帝,一个是朱允炆,一个是朱高炽。

朱元璋儿子众多,孙子肯定也多。嫡长子朱标的嫡子有朱允文和朱允熥,历史上朱允文行迹成谜,各种猜测都有……所以具体说朱元璋孙子是谁没法一一确定……

朱雄英(1374年12月1日—1382年6月12日),男,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孙、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外孙、明兴宗朱标嫡长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生母是孝康皇后常氏。

朱有爝(1392年12月15日—1453年1月2日),性别:男,明朝宗室,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第三代周王,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周定王朱橚第四子。

建文四年(1402)封祥符郡王。正统四年(1439),以兄宪王朱有炖无子,进封周王。在位十四年,景泰三年(1452)薨逝,谥号简王。

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也就是建文帝,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由于朱标早逝,朱允文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继承大明江山,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上台后进行削蕃,遭到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反对,朱棣率兵攻战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史称靖康之变!

王冕孝亲文言文译文

翻译:

王冕,诸暨人。七八岁时,父亲要他在田垄上放牛,他偷偷地溜进学堂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在心里,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有人把牛牵回来,责备说踩了他们的田,他的父亲生气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可他事后还是一样。

他母亲说:“孩子对读书痴迷成这样,你为什么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情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居在寺庙里,晚上就偷偷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手捧着书就着长明灯诵读,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大多数是土造 的,狰狞恐怖,王冕是个小孩子,但他安静坦然得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安阳的韩性听说后觉感到很惊奇,便把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成为通晓儒学的人。

王冕多次考进士,但都落第了。他叹道:“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的,我怎么可以沉溺其中呢? ”最后就放弃了。他雇了艘船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

有时遇到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事迹,当即就一起喝酒,吟诗抒发慷慨悲愤之情,别人都说他是狂奴。

当往北到了燕京时,住在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推荐他在史馆供职,他说:“你真是愚昧啊!不出十年,这里就变成狐狸兔子游玩的地方 了,还当什么官?”那天将要往南归,碰上他朋友卢生死在滦阳,只剩两个幼女,一个书童留在燕京,不知道怎么办。

王冕知道后,不远千里去到滦阳,取回卢生的 骸骨,并带两个幼女回到她们家。

王冕回到越地后,又宣称天下即将大乱。当时国内无事,有人骂他荒谬。他说:“荒谬的人要不是我,那还有谁称得上荒谬 呢?”于是带妻儿隐居在九里山。

他搭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梅花屋。王冕曾经仿《周礼》写了一卷书,随时带在身上,不给别人看。到了深夜就拿出来读,然后摸着书说:“只要我不很快死去,拿着这本书遇上明主,象伊尹,吕尚那样的功业就可以达成了。”

当风和日丽时,他就把酒写诗,写道上千首都不停,都像雄鹰展翅 高飞,像大海咆哮怒吼,让读的人无不激动得毛发耸立。客人到他家,也不需要行宾主之礼,聊一整天也不累。有食物送来就吃,不用推辞或者道谢。

他很擅长画梅花,功力不逊于杨补之。求他画画的人很多,他以画卷的长短决定需要多少米。 有人讥笑他,他说:“我借此以养活自己,你以为我喜欢帮别人画画吗?”没过多久,汝颍地方发生起义,和王冕说的一样。

朱元璋夺取了婺州后,即将进攻越地,他访求贤能,找到了王冕,请他为幕僚,任命为咨议参军,谁知不久就病死了。王冕相貌魁伟,长着漂亮的胡子,他为人心胸开阔,有远大的志向,但还没有得到施展就死了,令人惋惜。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 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 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 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

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 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

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原文(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

山河月明吕侧妃结局

据悉,太子妃的结局是英年早逝。

更惨的是,她为太子生的嫡长子也死了。吕侧妃后来者居上,成了太子身边最有话语权的女人。后来,太子没有当上皇帝就下线。吕侧将希望寄托在儿子朱允炆身上。朱允炆不负吕侧妃的期待,在朱元璋的支持下,成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结局是朱棣进宫后,看到了一男二女三具尸体,男的是被朱允炆杀了的徐增寿,女的就是侧妃和她的贴身侍女,死亡原因剧里没讲,猜测是看到大势已去,侧妃自己了结了。

太子朱标侧妃吕氏虽然出身卑微,性格却精明至极,她擅长揣摩人心,深谙察言观色之道,是不折不扣的宫斗高手,也是一枚“顶级绿茶”。吕侧妃虽然起点不高,却一路高光开挂,仿佛拥有了锦鲤体质,大结局也无比幸运!

在电视剧山河明月里面,吕侧妃在儿子朱允炆当皇帝后,她就成了太后,后来朱棣攻进京城,朱允炆失宗了,吕太后也死了,吕侧妃是朱标的侧妃。

明英宗时宰相有哪些

宰相有于谦,石亨,李贤,杨士奇,杨荣,杨溥等等。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李贤(1408年—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谥文达,邓(今河南邓州市)人。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为一代治世良臣。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并著有著《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书。

明英宗时没有宰相。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曾设立了丞相制度,李善长担任了第一任丞相,其后,由于胡维庸企图谋反,事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总揽六部事物。明成祖时期,设立了内阁制度,但内阁大臣也不能称为丞相。

所以,明英宗时没有宰相。

明英宗朱祁镇朝(公元1435~1449年) 正统 :杨士奇、 杨 荣 、杨 溥 、马 愉 、曹 鼐 、陈 循 、苗 衷 、高 谷 、张 益 。

明代宗朱祁钰朝(公元1149~1457年) 景泰 、于 谦、 石 亨、 陈 循 、高 谷、 王 文 、江 渊 、王一宁 、萧 殂、 商 辂 、苗 衷 、彭 时 、俞 纲 。

明英宗朱祁镇朝(公元1457~1464年) 天顺 、徐有贞 、许 彬 、薛 瑄 、李 贤 、吕 原 、岳 正 、彭 时 、陈 文 。

宰相有徐达、汪广洋、李善长、胡惟庸。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明朝袁姓宰相都有谁

袁炜袁炜(1507~1565年),字懋中,号元峰,浙江慈溪人。明朝嘉靖年间大臣,官至建极殿大学士。 嘉靖十七年进士第三名

明朝没有姓袁的宰相

明朝袁氏前有文三袁后有武三袁。

袁姓,是古来的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妫姓,其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4%。明朝袁氏名人辈出,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并称“文三袁”,明末袁崇焕、袁应泰、袁可立,并称“武三袁”。

袁宗道,明代文学家,万历十七年礼部会试第一,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次年任翰林院编修。他认为文章要旨在于辞达,其次要有真情实感,反对承袭,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他写的诗文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

袁宏道,在名师的教育下,非常善于诗文,散文极富特色,清新明畅,卓然成家。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称公安三袁。

袁中道,明代文学家,16岁中秀才,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他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提倡真率,抒写性灵,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

袁崇焕,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是关宁铁骑的将领,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他成了大明王朝的希望,奋勇杀敌,让清军吃了不少亏。因擅自处死大将毛文龙,加上皇太极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凌迟处死。

袁可立,万历十七年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后升山西道监察御史,他不畏权势,凡有案件,皆刚毅持正,声名远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推官楷模。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镇边名将,曾策反努尔哈赤姻婿刘爱塔。

袁应泰,官至兵部侍郎,经略辽东时扩大边防,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清兵进攻沈阳,袁应泰下令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贺世贤、尤世功被乱箭射死,童仲揆等救援也战死。袁应泰在辽阳城东北的镇远楼督战,城破之后举火自焚而死。

一、明朝自朱元璋就废除宰相,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有:

明太祖朱元璋朝(公元1368~1398年) 洪武 徐 达 李善长 常遇春 赵 庸 汪广洋 廖永忠 胡惟庸

明惠帝朱允文朝(公元1398~1402年) 建文 齐 泰 黄子澄 方孝孺

明成祖朱棣朝(公元1402~1424年) 永乐 黄 淮 胡 广 解 缙 金幼孜 胡 俨 杨 荣 杨士奇

明仁宗朱高炽朝(公元1424~1425年) 洪熙 杨士奇 杨 荣 黄 淮 金幼孜

明宣宗朱瞻基朝(公元1425~1435年) 宣德 杨士奇 杨 荣 黄 淮 金幼孜 杨 溥

陈 山 张 瑛 权 谨

明英宗朱祁镇朝(公元1435~1449年) 正统 杨士奇 杨 荣 杨 溥 马 愉 曹 鼐 陈 循 苗 衷 高 谷 张 益

明代宗朱祁钰朝(公元1149~1457年) 景泰 于 谦 石 亨 陈 循 高 谷 王 文 江 渊 王一宁 萧 殂 商 辂 苗 衷 彭 时 俞 纲

明英宗朱祁镇朝(公元1457~1464年) 天顺 徐有贞 许 彬 薛 瑄 李 贤 吕 原 岳 正 彭 时 陈 文

明宪宗朱见深朝(公元1464~1487年) 成化 李 贤 陈 文 彭 时 吕 原 商 辂 刘定之 万 安 刘 羽 刘 吉 彭 华 尹 直

明孝宗朱祐樘朝(公元1487~1505年) 弘治 刘 吉 徐 溥 刘 健 丘 浚 李东阳 谢 迁

明武宗朱厚照朝(公元1505~1521年) 正德 刘 健 谢 迁 李东阳 焦 芳 王 鏊 杨廷和 刘 宇 曹 元 梁 储 刘 忠 费 宏 杨一清 靳 贵 蒋 冕 毛 纪

明世宗朱厚熜朝(公元1521~1566年) 嘉靖杨廷和 蒋 冕 毛 纪 费 宏 贾 咏 杨一清 谢 迁 翟 銮 方献夫 夏 言 顾鼎臣 严 嵩 许 赞 张 治 李 本 徐 阶 袁 炜

明穆宗朱载后朝(公元1567~1572年) 隆庆 徐 阶 李春芳 郭 朴 高 拱 陈以勤 张居正 赵贞吉 殷士儋 高 仪 吕调阳

明神宗朱翊钧朝(公元1572~1620年) 万历 张居正 吕调阳 张四维 马自强 申时行 潘 晟 余有丁 许 国 王锡爵 王家屏 赵志皋 张 位 陈于陛 沈一贯 沈 鲤 朱 赓 于慎行 李廷机 叶向高 方从哲 吴道南

明光宗朱常洛朝(公元1620年8~9月) 泰昌 方从哲 叶向高 刘一燝 沈 灌 韩 ? 史继偕 何宗彦 朱国祚

明熹宗朱同校朝(公元1620~1627年) 天启 叶向高 刘一燝 沈 灌 史继偕 何宗彦 朱国祚 孙如游 孙承宗 顾秉谦 朱国祯 朱延禧 魏广微 周如磐 黄立极 丁绍轼 冯 铨 施凤来 张瑞图 李国普

明毅宗朱由检朝(公元1628~1644年) 崇祯 施凤来 张瑞图 李国普 来宗道 杨景辰 周道登 钱龙锡 李 标 刘鸿训 成基命 周延儒 何如宠 钱象坤 温体仁 孙承宗 文震孟 吴宗达 郑以伟 徐光启 钱士升 何吾驺 王应熊 张至发 黄士俊 孔贞运 林 焊 贺逢圣 刘宇亮 傅 冠 薛国观 程国祥 杨嗣昌 方逢年 蔡国用 范复粹 姚明恭 张四知 魏照乘 谢 升 陈 演 魏藻德 黄景昉 吴 发 李建泰 方岳贡 范景文 丘 瑜

二、简介(节选):

1、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2、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3、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 ,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现代朱元璋的后代名人

第一个子孙叫朱橚,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被封为周王,就藩于河南开封。

史料《明史》记载,朱橚不像其他王爷一样钟情于权力和地位,也更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势力集团”,反而专注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因此他也是朱元璋儿子中最有文化的

在朱橚年轻的时候,他就对医药十分感兴趣,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药典籍,还亲自实践到深山中采药,并且还编撰了大量的草药书籍,比如《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等。

尤其是《救荒本草》,在后来的荒灾时期,它还成为人们采集食物最权威的依据,因此朱橚也是世人公认的植物学家。

第二个子孙叫朱载堉,他是郑王朱厚烷的长子,也即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作为长子,本该继承郑王的爵位,但是他却死活不愿意接受,母亲苦口婆心的劝了七次他都果断的拒绝。

对朱载堉来说,他追求的是山河日月,因此他后来离开故乡游历天下,还自号“九峰山人”和“山阳酒狂仙客”。

与此同时,朱载堉还积极学习历法和音律,并且他一生也著作等身,比如《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和《嘉量算经》等等

尤其是他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极大的价值,包括后来钢琴都源于此,因此他成了伟大的音乐家。

第三个子孙叫朱耷,他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不过很可惜他生不逢时,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明朝的末期,在他18岁的时候明朝就覆灭了。

于是,朱耷选择了剃度出家为僧侣,不过后来又信奉道教。

此外。朱耷对书法和绘画颇也都有天赋,虽然他远离了红尘,但是书画并没有荒废,反而还得到了很大的长进。

现如今,朱耷还有不少作品流传至今,比如《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和《松石图》等等,可见其善于画鸟鱼虫和山水,并且风格雄奇,笔法凝炼,而且他的画作不仅有静穆的趣味,也有豁达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也都看过朱耷的画作,尤其是康熙皇帝还想见一见朱耷,但始终未能如愿。因此,朱耷就成了中国画一代宗师。

自称朱元璋后人的农民叫做朱国栋,家住浙江浦江县田后蓬村,田后蓬村有40多户人家,而且每一家都姓朱,按照他们的说法来看的话,就是他们一村子的人全都是朱元璋的后代,但现在沽名钓誉,想借此引起关注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不用拿证据,谁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编故事,说是某某名人的后代,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

朱国栋这下就急了,觉得自己的身份不被承认,于是说自己是有证据的,族谱和龙椅可以作证明。朱国栋告诉大家,他的祖上是一位王爷,进入明朝末年后,国家一片动荡,明朝气数已尽,朱家子孙虽然也想挽救,但实在无计可施。

后来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攻进紫禁城,崇祯皇帝绝望之下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政权正式瓦解,这位王爷在逃亡之前特意带上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坐过的龙椅,希望借着龙椅的传承可以让子孙不忘家仇国恨,之后他便带着子孙来到了浙江浦江县,谁知这一呆就在此处扎了根。

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清军入关之后,朱家后人为保自身安全,先是将龙椅藏在一个隐秘的山洞里,然后改换了姓氏,低调过日子。直到清朝宣告灭亡,他们才重新将龙椅取出,接着改回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