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墓位于洛阳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的村口,村民称之为 “颜鲁公坟”。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颜真卿,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明碑简介
明碑为县令吕纯如撰写的“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该碑高1.75米,宽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宽0.6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福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太守张松孙和邑令汤毓倬所立。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山化乡政府对颜真卿墓进行了整修,并建立了颜真卿纪念馆。国务委员陈俊生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著名作家吉学沛题写了“一代宗师”的条幅。
历史记载
明朝期间
明朝万历年间,偃师知县吕纯如踏勘中州历史古迹,发现了颜真卿墓,并对其进行了重修。吕纯如还撰写了《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刻石立碑于墓前。碑文共951字,文中记述了重修颜鲁公(颜真卿曾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墓的缘由“余不佞,承乏西亳,搜求往代故迹,而公墓在城北一里许,乃为愚民所蹂躏,第见荒烟白草,孤冢岿然而已。因为剪其蓁芜,树之贞珉,而因制不腆,以识九京于不忘云”。
吕纯如很谦虚,他说“我是个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奉命到偃师来当县令,在搜求历代历史故迹时,小县城北一里的地方发现了鲁公的坟墓,但墓已被无知的人糟蹋得不成样子了,(连一通墓碑都没有),只是在荒烟白草间隆起一座孤坟而已。我便派人清除了荆棘和杂草,立了这通碑,并写下了这篇不像样子的文章,为的是让人们知道颜鲁公的坟墓就在这里,从而永远记住他。”
清朝期间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知县汤毓倬对颜真卿墓再次整修,当时的河南知府张松孙题写了墓碑。如今,这两通碑都在,一东一西立在颜真卿墓前。东边的墓碑上书“唐太史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落款为“赐进士第文林郎知偃师县事吴江吕纯如撰并立”;西边的墓碑为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偃师知县汤毓倬立,当时的河南知府张松孙题写了墓碑。上书“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
近代
1992年,刘志清先生陪全国书法状元瓦翁先生来这里参观时,在荒草中发现了这两通石碑。正是这两通碑,为颜真卿的游魂找到了归宿,也佐证了颜真卿墓的所在。据说在“文化大革命”中,颜真卿墓前曾经有过砸碑运动,很多其他地方的碑都拉到这里砸了。但颜真卿墓前的这两通碑却幸运地逃脱了被砸的命运。理由很简单,一是这两通碑都不大,不引人注意,二是村民们平时吃饭坐着“怪美”,舍不得砸它们。
埋葬之谜
颜真卿死后葬在哪里,新旧《唐书》本传都没有说明。在其他一些史籍中,有说在琅琊之费县的,有说在京兆万年县的,也有说在偃师的(如明《一统志》、《(续)博物志》等)。颜真卿在蔡州被杀害后,大概是当地草草掩埋。李希烈在德宗贞元二年,即786年败亡。颜真卿死前写的遗表送到了朝廷,皇帝对他的忠烈行为极为感动和赞扬,所以给以追封和加谥;对他的安葬事宜一定民非常重视。那么他的遗体被运送到哪里去了呢?要正式安葬,最合乎情理的是运回他的故里京兆万年。但当时藩镇势力强大,战乱仍在进行,路途很不平静,要运到遥远的万年去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说要运到东都洛阳(因为他是朝廷大臣,非同一般)。可能到偃师时停下来。因为颜真卿的一个哥哥颜春卿曾长期在偃师任地方官(县丞),他与真卿感情深厚,死前曾以子女相托。那么这时春卿的子女是否还在偃师呢?如有,他们不是会提出将叔父葬在这里吗?这是有可能的。
墓主生平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其祖上为山东人,故他自署为琅琊人 ;七世祖颜之推(577年)移家关中,遂为京兆万年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举进士第。天宝九载(750),官至殿中侍御史,后迁武部员外郞。753年被权奸宰相杨国忠调离朝廷,出守平原郡(今山东德州)。颜真卿到平原郡 后,看到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已有反叛的迹象,他就以防备雨涝为名,维修城池,组织壮丁,储备粮食,以作战备;而公开的,他却会集文士,饮酒赋诗。安禄山派人秘密侦察他的情况,看到这些,就很放心,认为颜真卿是个书生,不必重视,由此可见颜真卿的眼光和机智。
755年,安史之乱起,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很快失陷。出于平原郡城守俱备,贼不能进。颜真卿又派人通告常山太守、堂兄颜杲卿,相约联合抗贼。黄河以北17郡公推颜真卿为帅,组织兵力20余万雄立河北,军威大振。第二年,贼将史思明攻陷常山,堂兄颜杲被残酷杀害。颜真卿被任命为河北招讨采访使,与乱军多次交战,杀贼甚众。安禄山攻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丞卢奕、判官蒋清,派人拿着3个人的头到河北地区威胁劝降。到平原郡,颜真卿杀其使者,安葬3人之首,以示绝不投降。平原抗战,显示出颜真卿是一位忠于国家、有远见、有组织才能的杰出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