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政治家、丞相 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7月8日),沛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西汉初期重要政治家、丞相,汉初三杰之一。

  生平

  早年生活

  萧何出生于丰县,早年在沛县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起义。沛县时代,萧何为主吏,刘邦曾担任亭长,为其下属。萧何与汉高祖刘邦、曹参、樊哙皆为沛县人,但萧、曹二人已当上官吏,县中多有好名声,四人在乡里父老眼中地位大有不同。刘邦任亭长时,常犯错,萧何皆袒护刘邦为其掩过,刘邦也很感激,与萧何关系良好。萧何在沛县为县令所倚重的主要官僚,但萧何曾经拒绝来自秦朝提出的仕宦机会。当时秦国御史来到沛县察看各郡国事务实行情形,并召唤沛县各个从事事务的人问话。萧何头头是道,上论泗水周边情势,而以各项历史典故作终,为秦国御史评为第一。秦国御史想要征召萧何进入秦国朝中侍宦,萧何坚拒,因此仍留在沛县继续主吏的工作。

image.png

  反秦战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各地均出现响应者。萧何和曹参、樊哙、周勃等沛县人士聚集商议应如何面对。沛县县令原本听从萧何、曹参的意见,认为应该从天下大势反秦,不料却马上反悔,打算将萧、曹二人以反贼罪名逮捕献给秦国官员。此时,刘邦已纵放囚犯反秦起义,萧、曹二人、沛县父老与刘邦里应外合,将沛县县令杀死,正式宣布沛县加入反秦大旗下。萧、曹二人有所顾忌,礼让不肯当反抗军首领,乡中父老掷筊认为刘邦最适,因此刘邦成为沛县反抗军首领。

  刘邦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独入府库内寻找秦国各种内政资料,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使刘邦对于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都能了若指掌。因刘邦先攻下咸阳,平定秦国,项羽先发后至,意图攻击刘邦取咸阳城,刘邦于是向项羽谢罪,表明自己不应急于立功,抢在抗秦军主帅之先,并将统治权让予项羽。项羽接管后,即屠、烧咸阳城,而萧何必须随同刘邦离开咸阳城。

  楚汉相争

  入咸阳取得秦朝律令图书

  刘邦入咸阳,诸将都忙着想抢金帛财物。萧何独自先收集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关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得到秦朝的图书资料。

  推荐韩信

image.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南京市博物馆藏。1959年南京江宁县殷巷将军山沐英墓出土。

  萧何认同韩信的才干,向刘邦推荐,但是刘邦一时还没重用。在刘邦进汉中南郑的时候,韩信认为萧何已经推荐过,刘邦不会重用他而逃亡。萧何听到消息,来不及报告刘邦就追上去,就是后世所称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追回韩信后,萧何极力推荐他当大将。

  镇抚关中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每每支援刘邦,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汉朝初立

  论功行赏位次第一

  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许多功臣见到萧何受封第一,甚为不悦,向刘邦抱怨道:“我们像狗像马一样地作战,在战事中出生入死,冒着性命危险,徒然增加的是自己身上的伤痕。为什么萧何一个文弱书生,拿着一支笔,动动嘴巴大放厥词,居然论功是第一?这又是什么道理!”刘邦说:“你们懂得狩猎的道理吗?知道猎犬的作用吗?今天诸将你们就好像负责追踪的猎狗,但是发现猎物踪迹,并指挥猎狗追杀的人,是萧何!而且你们只以个人身份追随我,但萧何是全家亲族都为我卖命,我不能忘记他的功劳。”群臣听到后都没有怨言。

  群臣又认为猛将曹参军功无数,应列第一,但刘邦仍较属意萧何。关内侯鄂君于是进谏:“群臣当然也没有错。曹参的确有野战略地之功,但楚汉相争五年,却失军亡众,丧失不少兵将。但是萧何却从关中遣军补足士兵的不足,不是萧何,汉军早就折损所有兵卒了。楚汉相争在荥阳时,汉军面临缺粮危机,萧何利用关中的漕运,使得我们都有兵粮可吃。虽然萧何没有随军,却守军关中支援,形同随时陪伴陛下一般,这应该是万世之功。我认为论功应该是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你说的没错。”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给锦带,允许萧何可以配剑,穿鞋子上殿,入朝拜见汉王不用行趋礼。

  萧何任丞相定法制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高祖十一年,陈豨谋反,刘邦回军遇平定,此时吕后用萧何的计谋把韩信骗入宫内,声称有人密告他与陈豨共谋,将韩信诛杀,刘邦回来时听说韩信已死,于是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后世有名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的成、败都是萧何一手造成的。

  晚年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高祖拜为相国,同时派了五百名士兵以保护之名就近监视,为了避免高祖对他的猜忌,听从门客建议强占民地自毁声誉,试图避开被杀害的危机,但他再三为民请命有请朝廷将闲置的土地开放给贫苦百姓耕种,高祖怀疑是收买民心愤而回绝,并以勾结富商、谋盗国土的罪名将萧何予以囚禁,所幸获得其他官员直谏才得以释放。

  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逝世。萧何一向很避讳与曹参相比能力,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人物逸话

  请命入苑风波

  在刘邦听说韩信已死后,遂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派兵卒五百人为萧何贴身侍卫。汉中贺喜之声不绝于萧何之耳,召平却深以为惧,于是向相国说:“祸害自此开始了。汉王在外争战,现在淮阴侯刚刚才因谋反伏诛,你以为那五百人是汉王为了你的安全才在你身边的吗?我可不这样想。我劝你拒绝所有封地,并且将自己的私有财产充作汉军全军军费。”萧何听从召平劝谏,刘邦非常高兴。

  高帝十二年秋天时,黥布谋反,刘邦屡屡遣使问相国打算,萧何表示愿谨守本分以奉公。有人向相国劝说:“我看萧氏距离灭族不久啦!你以相国居功第一,还有比你势力更大的吗?你在关中声名很好,百姓都称你为贤相,想要依附你,你不如自己强买人民田产,自毁名声,传出贪污之名,主上就会安心了。”萧何听从劝谏。刘邦讨伐黥布归来时,听说此事,笑着告诉萧何:“相国应该爱民才对啊!”不料此时长安百姓皆自愿让田给萧何,萧何甚至请命让百姓进入君王园林御苑没有使用之空地上耕作,以扩张百姓耕地。刘邦大怒,下令以“收受贿赂关说使人民进入御苑”之罪名逮捕萧何。

  有王姓尉侍随侍在刘邦身边时,问刘邦:“萧相国到底犯了什么错需要被逮捕呢?”刘邦回答:“我听说李斯任秦相国时,好事都归于主上,过错都归自己头上。现在萧相国受贿赂关说想要使人民进入御苑,故意讨好人民,所以我要将他治罪。”王姓尉侍说:“相国真的在乎那些金钱吗?而且陛下出城亲征讨伐陈豨、黥布时,相国在长安,若是要动摇国本谋反,实则易如反掌,但相国并没有那么做。相国不觉得那时是谋反的好时机,难道现在觉得受贿拿那些小钱才是好时机吗?而且秦朝以腐败而亡,李斯何足效法?希望陛下不要怀疑相国的为人,认为他是这么肤浅不懂得打算之人。”后来年迈的萧何跪走向刘邦谢罪,刘邦才说:“不要这样了吧!我不过是像桀、纣一样的昏君,萧相国为民请命,并没有过错,反而应该让人民知道我的过错。”

  评价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鄂秋:“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刘盈:“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

  司马迁:“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髃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班固:“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曹操:“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司马昭:“昔萧何、张良、霍光,咸有匡佐之功。”

  荀勖:“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

  陆机:“堂堂萧公,王迹是因。绸缪睿后,无竞维人。外济六师,内抚三秦。拔奇夷难,迈德振民。体国垂制,上穆下亲。名盖群后,是谓宗臣。”

  葛洪:“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于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于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应詹:“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司马贞:“萧何为吏,文而无害。及佐兴王,举宗从沛。关中既守,转输是赖。汉军屡疲,秦兵必会。约法可久,收图可大。指兽发踪,其功实最。政称画一,居乃非泰。继绝宠勤,式旌砺带。”

  独孤及:“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薛稷:“恪居尔位,勤不告劳,则萧公堂堂,吴汉纠纠,冯豹伏于阁下,黄公宿于台上:忧国奉公,可以不谓忠乎?”

  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然前六君子皆终于位,而姚、宋相明皇,皆不过三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陈亮:“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而卒不能保其非叛,方且借信以为自保矣。”

  徐钧:“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张闰:“汉祖肇炎图,三杰咸辅翼。功成及酬赏,相国独第一。发踪指示语,谁曰匪其实。焉知英主心,方谨操纵术。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护军给饷馈,入秦收图籍。用智既有余,保身岂难必。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污名起田宅,犹愈受斧锧。终加恭谨辞,贤哉史臣笔。”

  曾国藩:“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