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吕夷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吕夷简,字坦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于宋仁宗时期任职宰相。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临危受命担重任

image.png

  1022年宋真宗因病去世,年幼的宋仁宗继位,由刘太后执掌朝政。刘太后德不配位,不懂朝廷事务且又性格刚愎,作为丞相的吕夷简既要殚精竭虑处理好纷繁的政务,在关系到国家的大事上寸步不离,且又要顾及到刘太后的颜面。

  刘太后却时常感到不高兴,恨不得立刻罢了吕简夷的官。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不急不躁,给她详细说明,再三表明自己的看法。迫使刘太后同意按正确的意见办。

  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集结重兵,准备大举入侵南宋,消息传到京城,一些人认为国家军事力量薄弱,完全抵挡不住契丹的进攻,最好把京城迁到洛阳。

  吕夷简认为。如果把京城迁到洛阳,契丹军队顺利的渡过黄河,那我们就根本抵挡不住乘胜进军的契丹军队了。他建议宋仁宗御驾亲征,这样才能威慑敌人,振奋全国军民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宋仁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最终契丹南侵的阴谋破产。

  吕夷简勤政谋政的最大功劳,按一些史料上的说法,培养出了宋仁宗——宋朝中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二)国事为重处关系

  若论在宋朝以后的名声,让大家所熟悉的是范仲淹而不是吕夷简。但是在那个时代,吕夷简的名声硬是要比范仲淹大得多。据有关史料载,北宋共有宰相71人,担任宰相的时间,赵普最长,吕夷简次之,吕夷简前后执政的时间长达13年。范仲淹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地位相当于副相的参政知事。

  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的关系是对待私人关系的典范。总的来说因为一些政见上的不同,有针锋相对的时候;也有形成了共识,能够冰释前嫌的时候。简而言之。都是从国家大事出发,不存在任何个人恩怨。

  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开先对着干,是宋仁宗废除皇后郭氏一事。宋仁宗皇后郭氏是个大大的醋坛子,嫉妒成性。

  她十分忌恨宋仁宗宠爱的妃子尚美人,某天越想越有气,就去找尚美人算账。宋仁宗本来对皇后郭氏就不太满意,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去阻挡。正好遇到郭氏甩开巴掌打尚美人,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哦,那一巴掌恰好打在了宋仁宗脸上。虽然是无意中打的,但打却成为了事实。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哟,谁敢做这大逆不道的事?宋仁宗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打算废掉皇后郭氏。立废皇后是件大事,虽然最终由皇帝决定,按程序事前也须由朝臣们议一议。

  在廷议中,品夷简认为,以郭氏的人品和性格,不足以胜任皇后母仪天下。范仲淹则认为皇后是终身制,不能说废就废。吕范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廷议中针锋相对。凡事向灯的有,向火的也有,朝臣们一些同意这看法,一些支持那意见,形成了事实上的党争。吕夷简气愤不过,上奏弹劾范仲淹,宋仁宗将范仲淹贬职逐出朝廷。

  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军队战斗力不强,边境很不太平。有一次西夏军队大规模侵犯宋朝边境,朝廷前后选了好几位将军领兵前去抵抗,结果都失败而归。

  (宋仁宗)

  朝廷在苦无良策之际,吕夷简向宋仁宗推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由此被宋仁宗重新重用,任图龙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的确有才能,不久就顺利完成了任务。

  范仲淹回到京城,深 有感触地给吕夷简说:以前因为一些事没按你的意思办,我还认为得罪了你,你可能对我印象不好,不料国家需用人之际,你如此看重和举荐我。我不能因为过去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维护了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后来范仲淹认为吕夷简习惯任用门人,事实上形成了朋党,对国家不利。和欧阳修等人一起上奏弹劾他,也是从国事从发,而不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

  (三)处事问题深谋远虑

  一次,吕夷简的夫人到皇宫,皇后告诉她御膳房很久没买到糟白鱼了,自己很想吃。这鱼是吕夷简家乡的特产,吕夫人一口答应帮着买,回到家后就装了十箱准备送去。吕夷简知道后就说送两箱就行了。

  吕夫人笑着说用不着这么小气吧?吕夷说皇家都很难吃到的东西,我们一下子就送去这么多,让皇上如何想啊?吕夫人一下子恍然大悟。

  吕夷简有次被宋仁宗贬官放外任期间,宋仁宗生病了。很多大臣听到消息都赶紧进宫去探望。吕夷简得到消息,慢慢回家休息好后才去探望。宋仁宗有些生气。吕夷简说,我慌忙火气赶来看你,会引起众人对皇上的病情有些不必要的议论。宋仁宗听了,感到吕夷简处理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到。

  (刘太后)

  先帝宋真宗的一个妃子李氏病死后,执掌朝政的刘太后打算简单为其办后事,后来听从吕夷简的劝告按皇后礼仪安葬。

  刘太后死后宋仁宗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氏,就准备清算刘太后。

  但宋仁宗打开李氏的棺木,却见遗体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认为刘太后处理得当,就不仅不再追究刘太后的罪过,反而对其族人更加优厚。

  吕夷简在处理事上面深谋远虑,显示出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