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小霸之首:郑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
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了国家内患。之后十余年间,郑国与宋国、卫国等国之间互有征伐。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庄公领兵与之战于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时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史称“繻葛之战”。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五月七日,郑庄公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为“庄”,故史称“郑庄公”。
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周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的序幕,诸侯混战的春秋时期开始了。周朝建国时有几百个诸侯国,到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多个了,比较大的有齐、晋、楚、秦、鲁、燕、郑、陈、卫、吴、越等十几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都想当霸主,于是大国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主要特点,更是产生了“春秋五霸”,不同的史料上五霸的说法也不同。但是在春秋五霸之前还有个“春秋三小霸”,只有一种说法,即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其中郑庄公更是因为屡战屡胜,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那么他为什么能屡战屡胜呢?
image.png

  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郑国所对战的国家都是小国,打不过郑国

  郑庄公一共在位四十三年,前二十几年他主要把精力放在处理弟弟共叔段叛乱的事上了。后二十几年里也没闲着,对内重农兴商,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对外讨伐那些不听调遣的诸侯国以及曾欺负郑国的诸侯国。但是郑庄公明白柿子挑软的捏的道理,他利用自己是周朝卿士(替周王管理国家)的身份,率领联军攻打过宋国、许国等小国。即使后来周郑交恶,蔡、卫、虢、陈、周五国联军攻打郑国,也是一些小国凑起来的军队,根本打不过国富兵强的郑国。

image.png

  二.郑庄公假传王命,师出有名

  郑庄公深深地知道师出有名的道理,所以讨伐宋国之前,他听从祭仲的意见,先去朝见周桓王,然后再“假命伐宋”。周桓王正因郑庄公派人割了他的麦子和谷子生气呢,出言讥讽,还“赏”给了他几车谷子,说让他备灾年不时之需。适逢周公黑肩想拉拢郑庄公,送给他两车绸缎。虽然周桓王没能礼遇他,但是他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赏赐,用绸缎把谷子覆盖上,宣称是周王赏赐,还假传圣旨说宋国不朝贡天子,派郑庄公率兵讨伐宋国。然后让众诸侯国出兵,有不听从的就是抗命。最后后郑庄公又和齐国,鲁国约定伐宋的日期。

  讨伐宋国的结果是攻下宋国的两座城,郑庄公都送给鲁国了。

  郑庄公故伎重施,以许国不听从命令为由,又假传圣旨攻打许国。然后拥立傀儡国君,派大夫公孙获镇守许国西部。

  因为郑、齐、鲁三国以周王的名义讨伐不朝贡的诸侯,其他诸侯国不明就里,以为三国联军是正义之师,选择隔岸观火看热闹,所以联军能轻易的攻城夺地。

  三.郑庄公老谋深算,知己知彼

  公元前719年,卫国联合陈、蔡、宋、鲁国围困郑国东门五天。起因是卫国州吁杀害国君自立,国人不服,就想通过战争的方法争取民心,首先想讨伐跟卫国有仇的郑国。又自认为实力不行,就联合其他几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庄公深知这几国除了卫国之外都是出工不出力。早在他知道州吁弑君时,就告诉大臣们卫国要攻打郑国了,要早做准备。大臣们听国君这么说感到十分奇怪。后来事情发展果然如郑庄公所料,郑国大臣们才对他们的国君佩服得五体投地。得知是卫、陈、宋、蔡、鲁这五国联军,郑庄公又认为,宋国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收留了宋国的公子冯而出兵,于是将公子冯送到边境长葛;鲁国国君不允许出兵伐郑,但是公子翚不听国君之命带兵出征,士兵不服;陈国、蔡国与郑国无仇,没有必须参战的决心;卫国州吁新篡逆,不得民心,所以想讨伐郑国立威。于是郑庄公想出了应战的办法。

  著名军事家孙武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在大大小小的实战中总结来的经验。对于郑庄公也是如此,郑庄公对各诸侯国形势有独到的分析和得当的应对策略,大敌当前才能做到不慌不忙,胸有成竹。

image.png

  四.郑庄公远交近攻,孤立被打的诸侯国

  不要觉得只有战国时期秦国才会远交近攻哦!这法子早被几百年前的郑庄公用过了。郑庄公深知本国国情,根本无力抵抗强国,所以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预先考虑讨伐的国家和哪些国家交好,然后想办法拉拢,孤立被讨伐国。比如郑庄公想伐宋,先考虑宋与陈、鲁、卫、蔡曾经联合伐郑,如果攻打宋,其他四国害怕,可能联合起来救宋。于是郑庄公与陈国和好,结交离郑国较远的齐、鲁等大国,再攻打宋国,这样宋国就被孤立了。

  五.郑国有一帮懂军事的大臣,人才济济

  周桓王知道郑庄公假传圣旨伐宋、伐许之后,十分气愤,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之位。郑庄公也一连五年不去朝见周天子,周桓王也越来越不能容忍郑庄公不把他这个天下共主放在眼里,于是集合陈、蔡、虢、卫,再加上周的军队,五国联军讨伐郑国。郑庄公问计于群臣,郑庄公的大臣公子元献计说:“陈国国君刚篡逆自立,士兵仅能听从调遣,离心离德;如果让我们的右军对阵陈军,打他个出其不意,必然能打败他们。再让我们的左军对阵蔡、卫军队,他们看陈军溃败了,必然溃退。然后我们左、右军与中军汇合,对阵周的中军,就能取胜。”大将高渠弥还使用“鱼丽阵”与五国联军对垒。另外,郑国还有瑕叔盈、祝聃、原繁、祭仲、郑庄公儿子公子忽等大将,如此多的精兵良将,面对不齐心的联军,郑军大获全胜是意料之中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郑国的将领们不只有匹夫之勇,还富有智谋,针对敌情能迅速做出部署。比如北戎兵侵略齐国,齐向郑求救,郑世子忽就针对戎兵的特点制定了两面夹击的方法,把戎兵包了饺子。

image.png

  郑庄公在位的后二十多年几乎每年都用兵,有时是抵御别的诸侯国侵犯,有时是对侵犯郑国的诸侯国还以颜色,让他们知道郑国不是好欺负的。由于郑庄公的足智多谋,每次战前,必与大臣们东算西算,对诸侯国形势的及自己优势进行分析,制定良好的应对策略,再加上武将的骁勇善战,郑国的国富兵强,才使得郑国在郑庄公时期屡战屡胜,成为春秋初期最耀眼、最活跃的诸侯国之一,就连齐、鲁等大国都跟随郑国东征西讨,“天下诸侯,莫非郑党”,郑庄公也被认为是春秋三小霸之首。就连毛主席都夸郑庄公很厉害,说他在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所以说郑庄公是春秋时期当之无愧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看历史故事不要只看热闹,还要从中学习些有用的东西。从郑庄公的事例我们能看出,要想屡战屡胜,必须考虑周全,不仅要考虑别人,还要考虑自己,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