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学者杨震生平 杨震结局 杨震子女 杨震著作

《续齐谐记》中有一个关于弘农杨氏的美好传说:杨宝九岁的时候,一次在华阴山北游玩,看见一只黄雀为老鹰捕击,受伤掉在树下,一动也不能动,被蚂蚁团团围住,杨宝不忍黄雀为蚂蚁蚕食,把黄雀带回家里精心照料,100天后,黄雀羽毛长好,振翅飞走。当天夜里,杨宝梦见一位黄衣童子向他拜了两拜,对他说:“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不幸落难,你心地仁厚,拯救于我,实在是感激不尽!”说着,黄衣童子将白环四枚送给杨宝:“从今而后,让你的子孙清白高洁,位至三公,有如此环。”后来,果然杨氏一门四世三公,名声显赫。本传传主杨震就是杨宝的儿子,亦位列东汉宰相,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身出名门 经学通显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当年楚汉相争,项羽乌江自刎,五位汉将争抢项羽尸首,各得一体,并一起封侯。杨震的八世祖杨喜就是五位汉将之一,因功被封为赤泉侯。其高祖杨敞,西汉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自汉武帝确定儒学在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以来,通经致仕成为士人的一条共同道路。因而杨震的父亲杨宝折节好学,且专习欧阳《尚书》。《尚书》为五经之一,是记载上古三代典章制度的档案汇编,由孔子删定成书。秦火之后,只有济南伏生口传其中的28篇,后伏生作《尚书》41篇,以授同郡张生,张生授欧阳生,欧阳生授儿宽,儿宽又授欧阳生之子,世世传之,所以,人称《尚书》乃欧阳之学。杨宝研习《尚书》,是想走通经致仕的道路,无奈时运不济,天下扰攘,哀帝荒淫,朝纲紊乱,继位的平帝形同摆设,外戚王莽专总朝政,杨宝遂隐居不仕,教授乡里。居摄元年(公元6年),年仅两岁的孺子婴继位,权臣王莽摄政。居摄二年,杨宝与龚胜、龚舍、蒋诩因为名显当时,为王莽下诏征举,四人坚守气节,拒命遁逃,一时不知去向。王莽败亡后,东汉建立光武帝推重气节名教,以为立国根本。光武帝刘秀平素对杨宝的节义行为早有耳闻,心中十分崇敬,于建武年间,以公车特征其为官。此时,杨宝年老多病,无法应召,最终病故家中。
  杨氏钻研经学,崇尚气节,其门风的熏染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杨震的性格和命运。其父杨宝病逝时,杨震尚在幼年,他孝义纯真,与母亲相依为命,寄居湖县,常年租地耕种以维持生计。有一次,一位儒生帮他种植蓝草(蓝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可以提取蓝色染料),杨震将其全部拔掉,此举虽有些迂气,但正是这种迂气使他后来成为一名骨鲠忠臣。
  杨震长成少年后,由于家世门第的缘故,得以师从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身为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试选博士的桓郁饱览经书,明达礼仪,学识渊博。在桓郁的悉心指导下,杨震聪明勤奋,博览群经,既博闻强志,又通典精义。过了些年,杨震以自己的经学造诣脱颖而出,声名远播,不少外郡的儒生也为之倾倒,称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
  学而优则仕。一条光明的仕宦通途已经在杨震面前铺展开来。但他意态闲雅,持身从容,并不急于功名利禄。面对州郡长官的频频辟举,杨震保养声名,始终不应。时光如流水,转眼过了二十多年,他仍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悠然自得,勤奋钻研,众人都为他深感惋惜。直到有一天,杨震正在孜孜不倦地讲学,突然有鹳雀衔着三条鳝鱼飞至讲堂前面。人们拿着鳝鱼对杨震说:“蛇鳝之类,黄底黑纹,乃是卿大夫服饰之象。三,表示三公,先生从此青云直上。可喜可贺!”这种神秘事件有几分可信?无从知晓。但在这次神秘事件这后,年届半百的杨震果然开始出仕州郡。当时东汉安帝的母舅、大将军邓骘辅政,因为杨震的贤名而举荐他为茂才(即秀才,为避光武帝的名讳,“秀”改为“茂”)。当时公府辟举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硕学宿望者,若为公府辟举,出仕道路则更为顺利。杨震被举以后,先后四次出任荆州刺史,又任东莱等郡太守。一次,他去东莱上任经过昌邑,昌邑县县令王密曾被杨震举为荆州茂才,一直对杨震深怀感激之情。到了晚上,王密带了10斤金子前来拜见杨震,素来持身廉洁的杨震一见很不高兴,就问王密:“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赶紧低声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见他还不省悟,毫不理解自己的为人,越发生气了:“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晓!”王密羞愧难当,夺门而去。这一次,他才深刻认识了恩人杨震的砥砺名节、高标自持的风格。后来,这一故事流传为千古佳话,杨震由此成为居官清廉的楷模。他从不接受私人宴请,子孙常常蔬食步行,与常人无别。一次,杨震的门生劝他置办家产,为子孙谋利,他坚决不肯,说:“若使后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为他们留下这种名声,不是一笔丰厚的资产吗?”
  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杨震被征为太仆又迁为太常。光武中兴,依西汉制度,设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博士,招收博士弟子。其时,博士的选举弊端丛生,人情请托之风日盛。杨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5人,拜为博士。5人盛传经术,得到儒生们的一致首肯。杨震弘扬儒学、选拔得人的严谨治学态度得到学界的称誉。
  杨震以此向人们展示了忠贞廉明的官员形象和古代大儒的光辉形象。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布满坎坷,等待他的将是在荆棘密布之中痛苦的穿行。
颓局难扶 获罪群小
  自和帝以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皇帝又多短命,东汉政治进入一个混乱黑暗的时期。
  公元107年,13岁的安帝继位,邓太后临朝,邓骘辅政,邓太后有感于和帝时外戚窦氏的覆灭,因此并用外戚和宦官,表扬儒学,尊礼三公,使邓骘举荐杨震等人,以收时望,邓氏势力算是稳固下来。但是,长在深宫之中的安帝并不甘心受人摆布,他虽然缺乏治国锻炼和政治远图,但凭着上下交流受到阻碍的直觉,深深感到必须培植自己的亲信,以抑制外势力。因此,年轻的安帝并用了外戚阎氏(安帝的皇后姓阎)和宦官、近侍。然而,这种表面上稳定的政治格局实际上潜伏着一场变乱。永初四年,邓太后还在的时候,大将军邓骘被罢免就是一例。
  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杨震代刘恺为司徒,他正面临着上述局面。按汉代官例,司徒与太尉、司空同为三公。三公在西汉时一度权重位高。到东汉时,尚书台的权力逐渐增涨。至安帝时,三府任薄,选举诛赏,一由尚书,三公实权所剩无几,为官之人的德高望重与官职的任薄权轻形成强烈反差。以极为有限的身份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诸如上疏),却要担当起致君尧舜的重任,这就是杨震等人人生悲剧的深刻背景。具体到杨震身上也许还有一点微妙的因素:他是由邓氏举荐上来的人才,安帝也许会恨屋及乌。
  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太后死去,外戚邓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安帝支持的亲信势力凸显出来。安帝的乳母王圣,因有抚养圣驾之功,恃恩放纵,恣意妄为;王圣的女儿伯荣出入宫掖,无法无天,一时闹得乌烟瘴气。负有调和阴阳、理顺四时、佐成王道这些神圣职责的三公不能听之任之,司徒杨震上疏直谏:“为臣听说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唐虞之世,俊彦在朝,四凶流放,天下咸服,太平安乐。现在王圣出身微贱,奉养圣躬,虽有大功,但赏赐过分,竟然毫不满足,扰乱天下,有辱圣朝。”然后,杨震驾轻就熟地拈出《尚书》、《诗经》之中的诸多古训,以示告诫,并诚恳地希望陛下:“绝婉娈之私,割不忍之心,留意朝政,慎于授爵,比德圣王,岂不为美?”安帝接到上疏,出示于王圣等人,这伙近侍者看后皆愤愤不已。儒家的政治理想在帝王这一层面显得多么苍白和可笑!深受儒学熏陶的杨震如此一片真心效主,既没有得到安帝的支持,反而为自己树立了可怕的对立面,他的结局也就由此奠定。但他没有懈怠,他依然坚守圣贤书上教导的神圣职责。
  王圣的女儿伯荣见皇帝有意庇护,骄矜淫乱之状更甚,她与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瑰臭味相投,刘瑰攀龙附凤,遂娶她为妻,得以袭了刘护的爵位,位至侍中。小人在朝,胡作非为,忍无可忍的杨震再次上书:“高祖与群臣相约:不是功臣不得受封,因而经国大典规定父死子继,兄亡弟及。近有刘瑰袭爵为侯,而刘护的胞弟刘威依然健在,为臣听说天子只封赏有功之人,诸侯只授爵于有德之人,而刘瑰并无功德,只因得配王圣之女,既居侍中,又得封侯,不合经义,不符旧制,百姓不安,众人非议,陛下应该鉴于往事,以资治道。”这一次的上书仍然有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杨震又代刘恺为太尉,此时,杨震年已古稀,皇帝对他虽然外示优宠,其实皇帝的近侍们只把他当作一种政治点缀品,想利用他的名声达到自己的种种目的。杨震心似明镜,仍以巨大的勇气与高贵的品格坚决与他们展开斗争。
  不久外戚、宦官开始显示狼狈为奸、共持朝政的迹象。安帝的舅舅,大鸿胪耿宝要杨震荐举中常侍李闰的兄长,杨震不从。耿宝亲自上门问候,顺便提醒他说:“李常侍是皇帝重臣,想让您辟举他的哥哥,我不过是传达一下他们的意思。”弦外之音是,你应该好自为之。杨震的倔强耿直老而弥坚,他回答说:“如果朝廷要让三府辟召,应该有尚书下达的敕令。”一口回绝,耿宝恨恨而去。杨震的名号实在太亮,执金吾阎显也慕名而来。阎显位重一时,是阎皇后的哥哥,也来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故,照样碰了一鼻子灰,杨震的“不知变通”确实世间少有,很有些“随他们去吧,我一个也不饶恕”的意味。司空刘授的反应与他绝然相反,刘授听说这两个人后,立即征辟,十天之内,二人又很快被提升。艰难时势之中,人的分化那么自然,那么冷酷,杨震日益成为群小攻击的焦点。
  安帝一点也没有理会和同情孤独的杨震,又下诏为阿母王圣大修府邸,劳命伤财;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又结伙弄权,倾动朝廷,杨震苦谏不从,这伙人在安帝的默许和放纵下无所顾忌,甚至伪造诏书,公然调发国家的钱粮、木材等物,争盖豪宅,起假山,造园林,费用无数。此时,东汉一朝世家大族已成长为一个社会阶层,他们拥有自己的庄园和大批劳动力,政府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数量急骤减少,加上官吏的盘剥,灾害的侵袭,赋税的沉重,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国家的财政税收当然大受影响;少数民族也不堪重负,奋起反抗,尤以羌族为烈。公元107年至公元117年,羌族举行第一次大起义,东汉王朝战费消耗达240余亿,东汉军队被打得焦头烂额,元气大伤,国家至此实在已经不起折腾了。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杨震又借地震之机上疏,以为天象示警,中官权盛,应加以裁抑。和历次上书一样,他言辞激烈,直陈时弊,安帝实在无法喜欢,樊丰等人也对杨震侧目而视,只因他是四海仰慕的当代名儒,不敢轻易加害,但是河间男子赵腾却预先上演了杨震即将到来的悲剧。身居民间的赵腾激于忠义,诣阙上书,指陈时政,安帝大怒,下令将其收狱,罪名是欺君罔上。杨震自然不能见死不救,于是上疏求情:“尧舜时代,设立谏鼓谤木,以开圣听,商周哲王,听说小人怨詈,则更加谨慎修德,以此广聪明,体下情。如今赵腾因为言语冒犯得罪,与动手操刀去犯法是有区别的,请求饶他一死,以使卑微之人都能为国进言。”安帝连他的表章看也没看,没过几日,赵腾伏尸都市。
自杀殉国 忠烈无双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安帝东巡泰山,樊丰等人在京城洛阳放开手脚,竞修宅第。杨震的属官高舒召来有关官员查核此事,发现了樊丰诸人伪造的经书,准备等待圣驾还朝以作定夺。樊丰之流恐惧万分,伪造圣旨等于犯下滔天大罪,惹下杀身大祸,九族都要受到牵连。双方矛盾已经无法遏止,樊丰诸人除了除掉杨震,再无路可走。恰好太史上奏星象有异,于是他们来一个恶人先告状,诽谤杨震,说他自从赵腾死后,既怨且怒,又是邓氏故吏,邓氏之亡,常怀怨恨之心云云。安帝对杨震从来不感兴趣,这位昏聩的皇帝回到京城,连夜派使者收缴杨震的太尉印绶。从此,杨府府门紧闭,宾客绝交。继任太尉的冯石是公主之子,因能取悦奉迎而为安帝宠信。永初年间,戎马不息,王侯俸秩都无法补足,安帝却特诏以它县租税来补充冯石的缺额,冯石岁入谷3万斛,钱4万。面对如此君王,如此大臣,杨震满腹辛酸,惶惑不已。
  樊丰觉得如此,惩罚杨震还远远不够。既然杨震与自己已势成水火,不能为己所用,那么杨震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种障碍,至少要把他赶出京都。于是,他就请大将军耿宝出面上奏,说杨震不服其罪,仍怀怨望。安帝痛痛快快地下达诏书,命令将杨震遣还本郡,赶走这位爱管闲事的老臣,落得个耳根清静。士可杀而不可辱。在这种帝王“匡扶不上枝”、宵小“得志便猖狂”的政治格局中,杨震只想用一死来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贞,维护自己的人格和清白。
  诏书下达之日,年迈的杨震离开他倾注心血的京城,步履很缓慢,很沉重。他的门生故吏闻讯,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在城西几阳亭,杨震停住了脚步,慷慨激昂地对人们说:“死,不过是士之常分,我深受皇恩,位居台阁,痛恨奸佞横行而不能除去,厌恶受宠淫乱的女子而无法禁止,我还有何面目再见天日!我死之后,用杂木为棺,布单能盖住形体就行,不要归葬,不要设祭。”说完饮鸩而死,时年七十多岁。诸子扶柩西归,好不凄凉。弘农郡太守移良奉迎樊丰等人,命令属吏将杨震的灵柩阻止在陕县,不使其回乡,又露棺道旁,极尽污辱。杨震诸子被责令去邮驿来往传书,一代忠良,如此下场,怎不令人长叹!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为清流的代表人物,杨震的言行对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震动很大,他们要为杨震正名,要使忠奸分明,警醒世人。杨震自杀以后,来历(其父来歙,娶公主为妻)对侍御史虞翻说:“耿宝荣宠过厚,不思报效国家,反而交结奸臣,诬参杨公,伤害忠良,祸至无日矣。”并与周广、谢恽断绝来往。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被诛,杨震的门生虞翻、陈翼诣阙上诉,朝廷官员也一致称说杨震忠心不二,顺帝下诏优抚,以杨震的二子为郎,赐钱百万,以礼将杨震改葬在华阴潼亭。改葬之日,远近的乡亲、官员全都赶来参加葬礼,向他的高贵的精神致敬。据说下葬前10多天,有一只大鸟身高丈余,飞来俯仰悲鸣,泪下沾地,直到葬礼结束才飞去,郡守为此向朝廷上报。当时全国灾异不断,顺帝将其与杨震的冤屈联系起来,又下了一道诏书:“已故太尉杨震,正直公允,匡扶时政,反遭奸人污毁。如今上天降灾,付之卜筮,是为杨震之故,令太守郡亟以中牢(即猪羊二牲)祭祀,魂如有灵,尚飨?尝。”当时人们还立石鸟于墓所,以兹纪念,愿杨震泉下有知。
  杨震有五子。长子牧,牧生奇。杨奇性格刚直,在灵帝时为侍中,继而出任汝南太守,后从献帝,护驾有功,奇子亮后被追封为踼亭侯。
  少子奉,奉子敷,笃志博闻,均不幸早卒。敷子众继承杨氏家学,后从献帝入关,迁御史中丞。献帝逃出长安东归洛阳,杨众率诸官属步行跟随,拜侍中。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追记前功,封为侯。
  中子秉,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学》,精通书法,隐居教授,四十多岁才出仕,颇有乃父之风,后拜侍御史,频频出镇豫、荆、徐等州,桓帝即位时,迁侍中,尚书。他曾自豪地对人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
  秉子赐,少传家业,教授乡馆,不答州郡礼命。桓帝时为梁冀辟举,非其本意。灵帝时,诏太傅三公推选精通《尚书》又素有重名的人,三公一起推举杨赐。熹平二年(公元173年)起,杨赐先后任司空、司徒、太尉。
  赐子杨彪,少传家学,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代董卓为司空,接着代黄琬为司徒,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代朱?为太尉、录尚书事。李莈、郭汜之乱中,他忠心护卫献帝,后为曹操压制,彪子修为曹操所杀。曹丕受禅即位,想以杨彪为太尉,杨彪说:“我备位汉朝三公,逢天下动乱,不能于国家有所补益,暮年多病,哪能襄赞惟新之朝。”言语之间有忧愤,有嘲讽,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汉朝节臣。?
  安帝亲政之后,主昏臣(当权之臣)暗,天下骚动,清流人士空怀报国之志而入仕艰难,往往扼腕而叹。杨震是一名儒学之士,暮年而登台阁,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受到种种限制,因此,论其功,不能苛求。杨震唯有直言极谏,他不畏权势,力图挽回危局,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成败与否,非惟人力。而其廉洁奉公,坚持操守的精神却足以垂范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