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战场无常胜将军,在随后正始元年(公元504年)进行的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之战中,元澄虽始尝胜果,俘获萧衍冠军将军张惠绍、游击将军殷暹、龙骧将军张景仁及其屯骑校尉史文渊等27名将官。然而,天不作美,随后猛降暴雨,淮水涨满,元澄无奈引归寿春,狼狈还州,兵士死伤4000余人。元澄以指挥失利而向宣武帝引咎辞职,未被答应。后朝廷有关机构以元澄兵败,剥夺其开府资格,给他降职三级的处分。这时,萧衍有信要求换回他的冠军将军张惠绍,尚书令元嘉不顾元澄的反对,答应了萧衍的要求。在此后的时间里,张惠绍果然如元澄所担心的那样又来寇掠。大家这才信服了元澄的远见卓识,但为时已晚。
元澄在宦海浮沉,却从未失其清官本色。他不久被转任为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在此期间,他看到当地百姓久受政府任意征调之苦,而前前后后几届长官均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宽减征调,又重新制定黜陟赏罚办法,表减公园占地给没有产业的贫民。在他当刺史这段时间,定州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百姓都十分爱戴和感激这位“父母官”。当时正值元澄的母亲孟太妃去世,大家看到元澄悲痛欲绝,形销瘠毁,都称赞他的孝心。
当时,朝廷中宣武帝的舅舅高肇擅权,这个高丽人十分嫉恨皇族中特有声望的人,元澄首当其冲。为了避祸,被提拔为太子太保的他不得不终日酣饮,佯狂以示荒败。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正月的一天夜里,宣武帝病卒。继位的孝明帝年岁尚幼,而高肇却在外拥兵自重,政局极不稳定。领军于忠、侍中崔光等建议让素有声望的元澄担任尚书令,于是,元澄在国家危难之秋,再度出山,担任宰辅要职,总摄百揆。
尽心匡辅 殷勤谏诤
孝明帝元诩即位时只有5岁,他的母亲胡氏在宗室诸王拥戴下临朝听政,这就是北魏历史上的“灵太后”。灵太后不久便专权独断,完全以皇帝的身份处理朝政,而这时的北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作为一朝宰相的元澄此时虽无力回天,却仍旧殚精竭虑,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首先他针对宣武帝正始末年百官普升一级但刺史、郡守、县令却不能享受此待遇一事向灵太后提出异议,谁料太后极不耐烦,下诏说,凡事经前朝,一律不准重提。元澄并不善罢甘休,再次奏明太后,作为君主应善于纳谏,有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随后,他奏上《皇诰宗制》及《训诂》各一卷,想让灵太后充分认识劝戒的裨益。又奏利国济民十条纲领:一是统一公私度量衡;二是兴办学校,以明扬选拔罢免官吏之法;三是应不计私怨,各举自己所知人才;四是在国家规定的五调之外,不得再向百姓征收其他租税;五是地方官要有升有免,以示赏罚;六是逃亡他乡的人,其赋税应由他人代交;七是边防兵士有开小差或阵亡的,都要调查清楚。如果三长及近亲确实隐蔽逃户不服兵役,可征他们代服;八是世代为工商户的负担太重,可免除其租调,使其能专攻其业;九是禁止三长勾结为奸,不得瞒上私自世袭其职,户数不满标准的地区,应随近合并;十是羽林虎贲军,一旦边防有事,可暂时前赴作战,常戍兵应当派蕃兵去替代。灵太后接到这奏章让百官讨论,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莫衷一是,最后这利国利民的十大纲领终究没有得到实施。
当时四中郎将兵少力寡,没有能力捍卫京师,于是元澄建议以东中郎将带管荥阳郡(今属河南),南中郎将带管鲁阳郡(今河南鲁山),西中郎将带管恒农郡(今河南灵宝北),北中郎将带管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并选二品或三品称得上亲贤的官员担任负责人,不是危急不轻易出动,配以强兵,这样才可以做到深根固本,强干弱枝。灵太后开始想听从这个建议,后因反对者的阻挠又搁了下来,虽然元澄后来又再三请求,但最终未被接纳。
这时流亡到边镇的百姓越来越多,衣食都没有保障,很多人都死于饥寒交迫,元澄爱民如子,立即报告朝适拨给他们一年的粮食。
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深入推行汉化后,鲜卑族原来的北方重镇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镇守兵将的身份也日趋卑微,镇将的选拔更是不受朝廷重视。元澄看到这种情况,内心十分不安。他担心一旦边贼乘虚而入,后果将十分严重。于是他建议太后认真选拔重镇将帅,让他们大修城防,积极做好战备工作。不幸的是,灵太后又一次忽视了他的意见。后来,边境少数民族入侵,一直打到平城,那些无能懦弱的镇将大多叛逃,入侵的敌兵甚至践踏了魏室山陵,这时大家才想起元澄的忠告,可惜后悔晚矣。
在灵太后掌权的北魏末年,政局混乱,官僚腐败,贵族们竞相奢侈,太后自己也热衷于佛事,经常大动土木,修建无数的寺庙,除了京师中的永宁寺,太上公寺之外,还在外州各造五级佛塔;又频繁举办各种斋会,赏钱动辄数万。元澄看到百姓劳役沉重,国家财政吃紧,府库告磬,不禁忧心忡忡。于是又上奏太后,先是讲明与南朝关系,说明取外先要内强,图人先要自备的道理,强调要澄清吏治,促进经济,搞好防务,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建设好国家,然后他又笔锋一转,话题落到大兴土木之害上来,劝戒太后要“畜力聚财,以待时会。”
应该说,元澄虽是一朝宰相,也无法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但是他却身体力行,尽职尽责,从来不回避;他尽心匡辅,为民谏诤,虽然不被采用,也依然赤胆忠心,不屈不挠。他先后针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的时弊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改进意见,有很多都对国家对人民有极大的益处。俗话说:“无私才能无畏。”元澄的无私无畏在当时虽然不能感动群臣去做什么,但他们从心底里敬畏他,佩服他,灵太后也对他很信赖。
神龟二年(公元519年),有一天,朝廷的太常卿占了一卦,卦文说“有相死”,还有人梦到任城王元澄家墙毁垣断。不久,53岁的元澄逝世。灵太后除了大量赐丧物之外,还特加殊礼,并亲自送元澄的灵柩到郊外,扶棺悲哭,哀恸左右,前来会丧的百官群僚也都忍不住泪水涟涟,感叹不已。当时真可谓是哀荣之至。元澄历奉三朝,为朝廷操劳半生,总算没有“寂寞身后事”,但他却是带着一腔忧患走的,他无法再看到国家的兴盛,也不会再目送它灭亡了。?
元澄是一位具汉化思想的少数民族政权宰相。他重礼法,尚儒术,虽以文才见美,却又不失将帅风度。他是宗室王爷,皇族成员,却不因循守旧,首先拥护孝文帝迁都及改革,不愧是宗室领袖;他是三朝元老,两度任相,辅佐君王,殷勤劝谏,致力改革、奖善除弊,真可谓社稷良辅。难怪史称他:“贞固俊远,郁为宗杰,身因累朝,宁济夷险,既社稷是任,其栋梁之望也。”他不是一个千古美名传扬的英雄,却是一朝功勋卓著的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