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简介 李振声的一生

1951年10月1日在汉口王家墩机场以中南军区抽组成立空19师,下辖55、57团,师长杨思禄(1952年6月25日任命),政委李振声,装备米格-9飞机。

李振声将军(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振声少将照片

李振声将军简介济南军区空军原副政治委员

 李振声是湖南省茶陵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七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军分区二支队政治委员,第二十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十三旅政治委员,第九纵队二十六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三七师政治委员,衡阳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空军干部部第二部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空军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振声将军1974年逝世,终年55岁。

李振声少将生平经历 李振声,1919年出生,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李振声生于贫农家庭。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振声历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16师4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二)

抗日战争开始后,李振声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7团政治处主任、第3军分区第2支队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941年2月,李振声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20团政委。

1945年2月,李振声任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第18军分区(辖第4、10区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三)

1945年9月,李振声任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第18军分区(辖15、56、57、58、59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6年,李振声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独立13旅政委。

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冀东军区独立9、10、11旅合编)成立(下辖25、26、27师),李振声任26师政委。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划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李振声任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6师政委。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9纵队成立,李振声任26师政委。

1948年11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9纵队26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第46军137师(属主力师),李振声任137师政委。

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第46军137师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46军137师,李振声仍任137师政委。后兼任衡阳警备司令部政委。

(四)

新中国成立后,李振声任空19师政委、空18师政委。

1951年,李振声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空18师政委,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李振声历任中南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部第二部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空9军副政委、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

李振声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正师级,评为少将的方案公布后,正师级均调整为准军级,故从此以后首批授衔的少将不再有师级干部。空军),荣获三级八―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4年3月1日,李振声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55岁。

李振声将军故事1930年:红十三军第一团攻打缙云县城

1930年,红十三军第一团建立以后,立即投入到军事训练和攻打乐清、平阳、青田等地的战斗中,取得了实战经验。8月,红十三军负责人陈文杰、雷高升、李振声等人经过周密的研究,决定攻打缙云县城。

8月25日,西楠溪江地区红军战士在石染会师,举行战前动员,26日到达上董,又汇集第三连的全体战士一边开会部署任务,准备干粮,一边派人到县城打听敌人动静。同时,故意放出要攻打丽水信息以迷惑敌人。红军战士在上董住了四天,南溪、木栗、前村等大洋地区群众准备粽子、糕饼等干粮送给部队,并主动帮助部队运送弹药、带路等。8月30日下午,部队由上董、界坑出发,经过南溪。到达前村时,部队兵分两路,一路主力部队由陈文杰、雷高升率领直抵方溪。佯作向丽水方向进发,到半夜时分,部队转向八叠岭,直奔县城,于8月31日拂晓到达县城南门。另一路由李振声、潘善春率领的第三连,经后村,过抱骨岭、章村,避开舒洪,过郑坑口、项山村、洋潭头,也于8月31日拂晓到东门丁步桥南岸的桥头。


当主力部队过兆岸时,被当地土豪发现,抄小路跑到县城向国民党县政府报告,使刚从壶镇回县城的保安队有了准备,分别派兵把守东门桥头和铁索桥头。当陈文杰率领的主力部队到达水南街桥头堡时,敌军重机枪封锁着铁索桥,无法冲过桥面。此时,由李振声、潘善春率领第三连也已到达东门南岸的丁步桥头,北岸的敌人也用轻机枪封锁着桥面。潘善春察看好溪水势不急、水也不深,就由李振声组织火力掩护。潘善春、潘龙地率领周益隆、周定昌、潘青贵、王孟玉等水性较好的组成敢死队,涉水冲过好溪。当冲到好溪中间时,潘善春右腿中弹受伤,潘龙地怒火冲冠,举起驳壳枪,一个短射,打死机枪手,机枪成了哑巴。战士们一阵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在李振声的指挥下冲过了丁步桥,解决了东门的战斗。这铺天盖地的喊杀声,惊动了铁索桥头的守敌,重机枪手也不自觉地回头察看,这时陈文杰跳出桥头堡,从战士手中拿来轻机枪,对准敌方机枪手又是一个短射,机枪手应声倒下,敌人慌作一团。部队顺势冲过了铁索桥。有的敌人举枪投降,有的早作准备,向北门方向狼狈逃窜,一直逃到永康境内。不到一小时,战斗全部结束,部队浩浩荡荡开进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