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结局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困境。张居正为官正直,尽心尽力的帮助明神宗处理国家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朝廷官员。
张居正画像
关于张居正的事迹,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明代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此次新政的实施,对明朝在缓解危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张居正改革未能持续的实施下去,但是它仍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张居正为官期间,大胆向皇上谏言,深受李太后和皇帝的重视。后来,张居正身兼宰相一职,为明神宗处理政事建言献策。当他看到明朝积贫积弱的国情时,便向皇上商议改革一事,并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深得明神宗的认同。张居正在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支持之后,便开始了对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大改革。张居正在改革期间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导致他积久成疾。即使在生病期间,张居正依然坚持推行新政的实施。此时,新政在张居正大力的施行下,已经初见成效了,明朝的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复苏,这让张居正更加下定决心要稳步推进改革的施行。长久的辛劳已经让张居正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久之后,张居正便得了一场病,没过多久,张居正便去世了。
张居正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触动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而遭到反对。在张居正死后,反对派们向皇上上书列举张居正改革措施的弊端,最终皇帝听信谗言下令对张居正的家产进行抄收。后来,反对派们还迫害了张居正的亲友,导致张居正的儿子不堪逼迫,自杀身亡。
张居正与李太后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有名的宰相之一,在他当宰相的十年中,尽心尽力辅佐皇帝明神宗,为明朝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万历首辅张居正》梅婷饰演李太后一角
明神宗在10岁的时候便已登基当皇帝,明神宗的母亲李太后对儿子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当时朝廷中,张居正和冯保很交好,他们俩有共同的利益追求,便迅速的结为盟友。李太后得知张居正严厉有治国才能,冯保也是位不可不得的人才,便拜托冯保和张居正尽心尽力的辅佐明神宗。张居正和冯保得到李太后的重托后,对明神宗的教育自然不敢怠慢。张居正在政治才能上,对明神宗有很高的要求,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位文韬武略的好皇帝,所以张居正对明神宗的一言一行要求很是严格。而冯保自身也有很高的文学底蕴,在照顾皇帝的起居生活之时,也对宋神宗严加管带。李太后深知自己的形象和威严,更对明神宗要求严厉。张居正和冯保听说明神宗调戏宫女,便深感生气,俩人都去李太后处状告明神宗的不妥之处,李太后知道后,大发雷霆,狠狠地教训了明神宗。明神宗知道此事后,对张居正和冯保怀恨在心,慢慢都有了间隙。
张居正、冯保、李太后他们三人作为万历年间的铁三角,都为辅佐明神宗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后来,张居正和冯保相继去世,明神宗玩心大起,李太后没有信赖的心腹,任由明神宗迷糊度日,而明朝的统治也逐渐江河日下最终一步步走向末路。
商鞅张居正
商鞅和张居正都是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发起了商鞅变法,而张居正辅佐了明神宗推行了万历新政。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代秦孝公时期,张居正变法发生在明代万历明神宗时期。
商鞅画像
这两次改革在历史上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为秦代的经济、社会、军事等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最终商鞅变法得以成功。张居正变法也加强了明朝的中央集权,但是未能从根本上促使明朝经济的发展,所以张居正变法失败了。
分析商鞅和张居正变法,他们在一些方面也有共同点。比如:张居正和商鞅都有一颗变法的决心,他们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也未轻言放弃;第二点就是,俩人的变法都旨在发展本国的经济,都从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入手,是一场系统的变法运动。那为什么商鞅变法最后得以成功,而张居正变法最后失败了呢?究其原因,俩人变法的触动点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商鞅先是通过说服上层统治阶层和贵族阶层,让他们看到变法的好处,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所以变法的阻力减少了,变法就能顺利实行。而张居正变法,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他触动了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所以引来了很多反对派的反对。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改革便被终止。商鞅变法站在整个社会的转型期,而且他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认可,所以在商鞅去世之后,变法还在进行中。
严嵩张居正
张居正和严嵩都是明朝的宰相,纵观他们俩人的一生,也有相同点。虽然严嵩被后人称为奸相,遗臭万年,但是严嵩和张居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有相似的经历。
严嵩画像
张居正和严嵩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他们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很高的才情,年纪轻轻都已进入官场;第二点就是张居正和严嵩在书法和文学造诣方面都有很不错的成就,张居正的行书写的很好,诗词都还不错,而严嵩的书法造诣很高,并且擅长写青词。第三点就是,张居正和严嵩都有一位良师益友,张居正的良师益友是徐阶,严嵩的是夏言。夏言和严嵩是老乡,夏言很提拔重用严嵩,但是严嵩却出卖迫害了夏言,最后夏言去世之前,又对徐阶进行了拉拢和培养,最后徐阶推翻了严嵩。张居正做宰相一方面是自己的斗争结果,另一方面是冯保和高拱在斗争中,张居正获得了利益。除此之外,俩人的下场都很凄惨。张居正生前死后都很光荣,但是在不久之后,便遭到反对党派的迫害,明神宗下令对张居正的家进行抄查,还对他的家属进行流放,最后家中所剩人员寥寥无几;严嵩晚年更是饿死街头,还遭遇了千古骂名。
但是他俩对政治上的不同追求,又致使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不同。严嵩做了宰相之后,利用职位之便大量的敛财贪污,成为一位奸臣;而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使明朝的统治得以延续60多年,而这一切都与张居正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张居正著作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除此之外,张居正也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他的著作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教育、军事、政治、经济、治国之道等等的方面。张居正之所以是一位全才,这与他的人生阅历也是息息相关的。
张居正书籍欣赏
张居正一生写了大量的政治治国文章,以及教育的文章,最后经后人整理为《张文忠公全集》,里面是对张居正一生在各个领域建树的总论。
《张文忠公全集》里面涉及了张居正在辅佐明神宗处理政事之时,总结出有用的治国经验,至今仍然很适用。张居正提出了民之根本在于固国,一个国家只有政权、国土安定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反之这个国家才能蒸蒸日上的发展。在教育上,张居正认为国家要有秩序,必须要从法律上树立秩序的标杆,这样,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才会守法。张居正的理念最终都被用于万历新政中。张居正以铁腕的政策,将改革持续了十年之久,虽然未能从根本上改掉明朝方方面面的痼疾,但是明朝的经济收入,已经逐步呈现上涨的趋势;除此之外,张居正在应对冗官问题上,张居正不遗余力的进行官员精简,将明朝十分之三的官员都给予了淘汰。张居正的做法无疑是万历年间的一剂强心针,对岌岌可危的明朝统治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张居正这本著作,也被后人经常拜读并研习其中的治国之道。
张居正夺情
张居正夺情一事发生在他当宰相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朝廷还掀起了一场辩论。
张居正画像
在张居正推行改革期间,他的父亲张文明去世了。按照习俗和规定,在朝为官的人员,如果祖父母、父母去世了,要回家进行守制27个月。张居正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心中很是纠结,走还是不走,成了一个问题。张居正正在家中思考的时候,听闻朝中的官员已经纷纷靠拢次辅吕调阳,这让张居正十分惶恐和担心。
他的为官之路如今已经很顺坦了,如果等他回家守制27个月,回到朝廷后,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张居正越想越觉得惶恐,对回家守制这一事便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张居正也得知,明神宗和李太后都需要他的辅佐,于公于私都不应该回家守制,但是这是明朝的礼制,身为宰相却不以身作则,以后别的官员又如何来遵守。
在张居正再三思量之下,设计了“多情”这一活动。他和冯保等人在私下商议,冯保赞成张居正夺情这一方法,张居正还从私下打探到,明神宗不愿意让他回家,朝廷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张居正一走,朝廷很多事情,他都没有商量的大臣,内心十分苦闷。而张居正便把自己不想回家守制这一想法,让旁人反馈给了明神宗。明神宗知道后,很是高兴,便在朝廷之上和张居正上演了一部夺情戏码,明神宗以朝廷需要人才为由,挽留张居正,张居正便装作勉为其难的答应。于是,张居正便没有回湖北为父亲守制,依然在朝廷推行改革。
张居正的做法引来了很多大臣的不满,他们批评张居正没有礼仪,是贪图宰相之位。后来,明神宗为了彰显自己的话语权,对此事发表过不满话语的大臣都给予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