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简介有什么事迹_范雎说秦王的故事_范雎怎么读怎么死的

范雎说秦王

战国时代,不仅名将辈出,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也大有人在,秦国后期的范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范雎是魏国人,自负有才,便四处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是都没有成功。只好屈居魏国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手下做门客。

穰侯剧照

穰侯剧照

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谷出使齐国,齐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便重赏于他。须谷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权贵魏齐,魏齐认定范雎通敌卖国,命人将他打个半死,还让人往他身上撒尿。范雎装死逃了出去,跟着秦国使臣逃到了秦国去了。

秦国当时的国王是秦昭王嬴稷,他以武力征服了周边小国,对范雎这种靠最边吃饭的辩士不以为然。于是,范雎给秦王上书一封,历陈秦国之弊端,秦王之险境,秦王这才召见了范雎。

当时,秦国的内政由宣太后和穰侯把持,范雎要上位,就得将宣太后和“国舅”穰侯等权贵排挤出朝廷,但当时的范雎只是一介布衣,与秦王也没有交清,而宣太后和穰侯都是秦王的骨肉至亲。所以,范雎先不忙着表达自己的主张,而是先试探秦王,见秦王情词恳切,这才说了心里话。范雎先是举了姜太公和文王的例子,表明即使交情很浅也可以对彼此深信不疑;又举出伍子胥的例子,以示自己愿意对秦王忠心不二。秦王听后深受感动。不久,秦昭王废弃了宣太后,将穰侯等四大贵族赶出京城,拜范雎为相。范雎说秦王的成功,是范雎走上政治高峰的起点,也体现了古人超高的语言智慧。

范雎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

那么,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呢?

众所周知,范雎虽然是魏国人,但是深受秦昭王的信任,不但拜为宰相,还经常赏赐给金银珠宝。但是,范雎这个人性格很有特点,他睚眦必报。有恩报恩,有仇则报仇。对于曾经对不起他的人,他是一个也不会放过,而对于曾经在他落难时相助过的人,他又不吝惜财物回报。

当初,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时,得到了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为相后便分别举荐为秦国大将和太守。但是,这两个人却不争气,后来都犯了大罪。秦昭王虽然没有责备范雎,但是对范雎难免心生芥蒂,而范雎此也很内疚。正巧这时候,一个叫蔡泽的人找到范雎,对他说,自古月满则亏,您现在正是鼎盛时期,这时候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呢?范雎觉得有理,加上之前的事的影响,便辞去了宰相之职,交出了相印。秦昭王挽留未果,只好由着他去了。范雎辞官后,不久就病死了。

所以,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显然就有了答案。范雎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合纵连横”策略依旧发挥着作用,几十年以后,秦国灭六国,终于一统天下。

范雎怎么读

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辩士。那么,范雎的“雎”怎么读呢?长期以来,范雎又作“范睢”,这两个字极为相似,如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区别。其实,前者是“且”字旁,后者是“目”字旁,两个不同的偏旁使两个字的读音完全不同。

范雎剧照

范雎剧照

“雎”是“关关雎鸠”的“雎”,读ju(居);睢则读sui(随)。可见,这两个字是完全不同的字,完全不同的读音。很多人之所以不清楚范宰相的名字怎么读,一则是因为两个字极为相似,不易辨认;二则是因为,在史书上范雎有时候也作“范睢”,司马迁的《史记》就写作“范睢”。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后世之人沿用司马迁的写法,将范宰相的名字写成“范睢”,但是近年来,有学者考证出“范睢”的写法是错误的,应当作”范雎”,理由是古书上有的将范宰相的名字写成“范且”,所以范宰相的名字,应该是“且”字旁的“雎”,而不是“目”字旁的“睢”。另外,在战国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用“雎”做名字,比如著名的“唐雎”,所以这也印证了犯宰相的名字是“范雎”而不是“范睢”。

弄清楚了到底是“雎”还是“睢”,那么,范雎怎么读就好说了。如果是遇到“且”字旁的“雎”,就读“ju”;如果是遇到成“目”字旁的“睢”,就读“sui”。至于,历史上那位著名人物究竟是“范雎”还是“范睢”,还是留给专家去考证吧。

范雎与白起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于范雎的妒忌。那么,范雎与白起究竟是什么关系,范雎是怎么杀掉白起的呢?

范雎本是魏国人,因为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能,所以封他为宰相。范雎当上宰相之后,也确实靠着一张利嘴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白起是秦国人,武将出身,擅长攻坚战,后世对他的军事评价很高,是战国四位著名将领之一。所以,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是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他们二人关系可以比对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但是,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没那么“喜剧”来了。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括,并杀死赵国几十万降兵,令东方六国失去抵抗的意志。韩赵两国对白起十分忌惮,便派人重金贿赂范雎,并对范雎说:“秦国一旦统一,秦王必定称帝,到时白起位列三公,难道您甘心屈居他之下吗?”于是,范雎劝秦王命白起收兵,白起听说此事,从此与范雎有了嫌隙。不久,秦王下令让白起再次领兵攻赵,白起不从,认为最佳的进攻时机已过。秦王认定白起抗旨,再三命令白起出征,白起只好带病上路。但是,范雎对秦王进言说,白起目无君上,有谋反之意。于是,秦王就赐了一把宝剑,命令白起自杀。就这样,一代名将归于尘土。白起死得冤枉,秦人为他建祠,而范雎却因此背上了一个馋杀功臣的污名。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范雎进谗杀白起

自古以来,越是优秀的人才,就越会被“躲在角落里”的阴暗小人盯上,然后,他们会想尽办法弄死你。也许,你和他并无交集,但是,小人终究是小人,他们就会借他人之手毁灭掉你,这虽然是比较悲催的,但是谁让你优秀呢!

白起自刎剧照

白起自刎剧照

白起便是这样,因为白起足够优秀,因为白起,功劳足够高。所以,白起就被奸诈小人盯上,于是便有了——范雎进谗杀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无人能及的统帅、将领。白起,善于用兵,为秦昭王办事,在秦国统一六国的事情上立下过不世之功。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打下的战役无数多长,并且,没有异常败仗。最经典的战役,也是在后世争议最大的战役便是白起参与指挥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另外,白起还攻克了楚国都城,挖掘楚国先王的坟墓,使其他敌对国家闻风丧胆。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是统一六国的最强候选者,因为秦国,文有范睢、武有白起,可谓是天下无敌。然而,坏就坏在这个范睢,他身为相国但是却极度嫉妒白起,并且总是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与秦王的误会越来越深,最后,因为白起的不配合,秦王就刺死了白起,使白起自杀。秦国也因为白起的死,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时间。

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出自《史记》,其中的范雎蔡泽二人具有超人的口才,可谓是一代奇才。范睢是本魏国人,曾经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国君的赏识志栽培,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想在魏王手下谋得职务,但是却遭到魏王弟弟的殴打,甚至死里逃生一回。再后来,魏国人郑安平带着范睢一起逃走,并改名换姓,称之为张禄。

战国七雄地图

战国七雄地图

实际上,在范雎的一生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经差点被魏齐侮辱至死,然后不到两年就做了秦国的相国,最后又于人生巅峰退隐。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遭人羞辱,范雎都有所偿,这一切都凭着自己的出色口才。在秦国的辩士当中,除了范雎,还有一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传奇式人物,那就是蔡泽。这个人物不如范雎名气大,但也不可小视。最为重要的是,初到秦国的蔡泽只凭着一次谈话,竟然使名重天下的范雎把自身相位供手让给了他。

蔡泽是燕国人,与范雎相似,也曾到各国求官而不得,但皆无所获。比如,蔡泽被赵国驱逐后,又前往韩、魏,在路途中,所带厨炊具被人抢走,无奈之下,蔡泽只好进入秦国。到了秦国后,蔡泽扬言激怒范睢,并以自己的过人智慧,取代了范睢的宰相位置。当然,范睢蔡泽二人之所以能够被扯在一起,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辩士人才,所以才有了古文经典《范雎蔡泽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