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被誉为什么 马致远的诗有哪些 马致远生活在哪个朝代

马致远被誉为什么

马致远在元代的时候,其名气之大超乎想象,有着“曲状元”的美誉,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一起被誉为了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图

马致远图

而且还有一方面,马致远非常擅长“神仙道化”剧,比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疯子》还有《黄粱梦》。这些全部都是讲述全真教的事迹,宣扬的都是教义。这些所有的故事宣扬的主要都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富贵功名不足凭。建议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的一切羁绊。在山林中的逍遥自在和游山玩水之中得刀解脱和自由。其实这是一种懦弱的逃避的悲观态度,但是剧中也对社会的现状提出了批判,把人生的逍遥自在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这侧面的看出了重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马致远还被誉为“马神仙”有过一副对联,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

他的散曲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马致远的散曲带有更多的传统文人气息。他擅长把哲理、深沉意境、奔放的情感、矿大的胸怀给溶于一体,语言放逸但却不失本色。对仗工整妥帖。还被视为元代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对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元代的周德清评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认为这首曲“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秋思的巧妙之处是并没有着力的区刻画游子的思想感情,只是白描了一幅深秋景象。

马致远是历史上不可湮灭的一个曲作家,伟大的曲状元。

马致远生活在哪个朝代

被誉为“曲状元”的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出生于约(1250-1321)年,字千里,晚年号“东篱”,晚年不满朝政,归隐山居,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故居图

马致远故居图

马致远生活的朝代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大国,而在马致远时期元祖忽必烈担任了当时的皇帝,作为蒙古统治者们已经开始“遵用汉法”、推广儒学、任用汉族文人,但是却始终没有彻底的实行,这样的举措不仅给汉族文人带来了一丝抱志在怀的伟大理想,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的失望。马致远这位汉族文人也便是其中一个。

马致远年少时也曾担任地方官吏,但是未受到重任,没过多久就辞职归隐,一生也可谓是忐忑蹉跎,在一味的心灰意冷后,终于看破了世俗名利隐世于人世间; 犹如“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也是马致远的成名之曲,其将马致远郁郁不得志的心境一一展现出来。

而马致远的另一成名之作《汉秋宫》中也包含了浓浓的名族之情,同时借着历史也反映除了对世道朝代的不满之情,其中以一个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汉元帝为历史的巨大变化的命运转折,其实,这个汉元帝更多的表达了普通惹得情感和欲望。

虽然如此,但是马致远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非同凡响的,散曲几乎成了元代的主导,它登坛树帜,独领风骚;而马致远与当代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同时也是元代大戏剧家,散曲家,他的散曲在当时的影响也是颇为重大,也为后来的文学艺术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马致远图片大全

都说小眼睛的男生最可爱了,显然,马致远就是小眼睛,加上他微卷的头发和长长的胡须,显得非常的和蔼可亲,一看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诗人。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

马致远雕塑

马致远雕塑

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元人称道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后人对他的评价无限之高。


马致远的故事介绍

马致远在年少时候非常的好学,上进。被马氏后人以及所有的后人津津乐道,并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之中警示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马致远图

马致远图

据说马致远最开始的名字叫做视远。在自己的家乡就非常的聪明,好学,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走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当时那个寺庙的香火非常的兴盛,里边的僧人也非常多。长老的学问特别高。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远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无奈我的家里非常的贫穷。希望长老能赐教我一下想要增长学问。长老看见他非常好学,变他和交谈,教诲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既然在东篱出生,志在千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但是一定记住,不能图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此之后马致远将名字的视远改成了致远。号称东篱。

马致远前期的仕途并不好。但是非常欣慰的事他闲暇时候创作的杂剧和散曲非常的有名,还有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就是他本人取得的文学成就让自己的家乡躲过一场灾难。

明初年间,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让河北河南山东的百姓惨遭杀害。逃亡惨痛不堪。河北的地方到处都是白骨森森。满目疮痍的大地。据说燕王曾经学过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对马致远很崇敬。得到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便下令。逢马不杀,因此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马致远的诗有哪些

马致远的作品挺多的,散曲,杂剧,词,诗都有。当然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就是所有的作品的风格都是非常的大气,奔放,却不失洒脱,而另外一方面透露着抑郁寡欢,悲戚戚的深深哀愁的苦绪。

天净沙秋思图

天净沙秋思图

很多人都觉得马致远是写散曲的高手,还给他取了一个别号“曲状元”。他的代表作《秋思》,就是典型的叹世之作。无论是意境还是词句,都格外的优美,如诗如画,如痴如醉,马致远很擅长借物抒情。

马致远杂剧使用的语言清晰秀丽,他非常擅长善于把最为普通、平凡、再简单不过的语句串联在一起然后酝酿出别具一格的美文,非常有冲击力,因此达到不一样的表现力度。使得作品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不言而喻的情绪和对事物的主观认知性。

马致远的散曲。都是根据生活中很多的细节而创作出来的,其实很多的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高源于生活。马致远就是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把散曲描绘的淋漓尽致。马致远扩大了题材领域,各种不限来提高艺术的最高意境。并且那些声调声线婉转优美,语句也是豪放不失温雅。

马致远的作品中,很多也是有不足之处的,他的作品大部分写真实的还是很少,不强化人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是很有突击力,戏剧的情景,梗开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太过于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