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后汉书》这样评价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也就是说,虽然董卓为人残忍,他却能够忍耐本性,积极选拔人才。于是,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蔡邕就在董卓的选拔之列。《后汉书·蔡邕列传》中提到“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董卓对蔡邕“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在重用人才的同时不任人唯亲,“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善用人才也使董卓一度位极人臣,权倾天下。
网络配图
近来,随着新版《三国》的热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三国人物重新为人所熟知。其中的一个场景颇耐人寻味:当残暴不仁、嗜杀成性的董卓暴尸街头之时,被誉为名士的蔡邕却甘冒杀身之祸为其恸哭。何以如此呢?背后的原因何在?这就要从董卓的用人之道说起了。
《后汉书》这样评价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也就是说,虽然董卓为人残忍,他却能够忍耐本性,积极选拔人才。于是,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蔡邕就在董卓的选拔之列。《后汉书·蔡邕列传》中提到“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董卓对蔡邕“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在重用人才的同时不任人唯亲,“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善用人才也使董卓一度位极人臣,权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