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人物生平简介
欧阳询出生于唐朝时期,是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因其书法远近驰名,被成为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不仅在书法上颇有研究,更是书法理论家。他将自己的实践经验编纂成文,供后人揣摩学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欧阳询是初唐人士,于557年出生在湖南衡阳,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其擅长楷书。
欧阳询祖父欧阳頠历任使持节、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要职。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20岁随父从军,骁勇善战,后来子承父业,任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等职。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皇帝因猜疑其怀有二心拜其为左卫将军。
欧阳家是一个大家族,其祖父在朝为官,曾任多个重要职务,后来其父亲继承了祖父的事业及职位,欧阳父骁勇善战,20岁就从军,一生戎马,569年,功高盖主而遭到了怀疑,此后欧阳父举兵反叛,但是这次任务失败了,整个欧阳家遭到了整族灭口,只有欧阳询一人活着。那时候的欧阳询才13岁,面对着这个变故,显然是欧阳询不能承受的,幸得皇太后驾崩,皇帝大赦天下,欧阳询才活着。后来被欧阳父的好朋友收养。之后欧阳询便随养父长居建建康(江苏南京)20余年。
欧阳询曾当过太常博士,后来为宇文化及工作,之后聊城被破,欧阳询在窦建德手下干活,65岁的时候在高祖李渊手下当侍中,看欧阳询的官场生涯,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
欧阳询是一位书法家,其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书法领域的成就了,他长期实践总结,发明了八法,还编纂出书,将自己如何学书,如何联系的经验总结编纂成册,供后人借鉴学习,《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欧阳询的作品。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位于今朝鲜半岛朝鲜境内)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最后是怎么死的
到了贞观年间(626年-649年)欧阳询在80多岁时寿终正寝离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