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大臣华歆的简介 华歆拒赠的故事是什么

  华歆的人物生平简介

  华歆字子鱼,是三国曹魏时期的一位名士,也是曹魏王朝的重臣。在汉灵帝末时,华歆被举荐为孝廉,在献帝初做了尚书郎。华歆在豫章做太守一职的时候,因为为政清廉,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入京做了议郎,参与军事,后来又做了尚书令。曹操在与孙权争夺的时候,让华歆做了军师。后来,在魏国建立后,做了魏国的御史大夫。曹操死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华歆做相国一职,封为安乐乡侯。在太和五年(231年)华歆去世,谥号为敬候。

三国曹魏大臣华歆的简介 华歆拒赠的故事是什么

  华歆作为魏国的重臣,主张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的治国理念。在太和初年,魏明帝想要攻打蜀汉,华歆当时就上书反对此举行为。华歆认为最先是要治理本国,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了,别人才不会来欺负。魏明帝考虑了种种的因素,最后采取了华歆的建议。

  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华歆的。华歆本是豫章的太守,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华歆投降于孙策。后来,华歆一直留在曹操身边效力。曹操在废黜皇后的时候,华歆就带着士兵进入皇后的寝宫,并抓捕皇后。曹操死后,华歆同王朗等大臣逼迫汉献帝将皇位让给曹丕。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好人的角色,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说明此人的本质,我们只能从现有的资料中推测华歆的为人与做事的风格。

  相信很多人,对于华歆会有熟悉的感觉,因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关于华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华歆与管宁有一个割席绝交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两个昔日的好朋友,由于某些原因,割席绝交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一个人,和管宁淡泊名利是没法相比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官和做普通百姓其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华歆与管宁这一个故事,只能说明两人的志向不同而已。如果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人,那么他就不会再别人给他送礼物的时候,把礼物全部归还了。

  在《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个是关于华歆与王朗在同一条船上避难的事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人想要乘船,王朗很爽快的答应了,但是华歆有点支支吾吾。后来,盗贼追来,王朗要甩掉乘船的人,华歆却认为帮人要帮到底。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乘船的人一起躲避灾难。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华歆的为人处世风格。华歆是一个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不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但一旦答应,一定竭尽全力,帮忙到底的人。

  华歆拒赠的故事

  在汉末时期,华歆就被推举为孝廉,做郎中一职,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最终,华歆的官职到了尚书令。在华歆任职的期间,很多百姓都认为华歆是一个廉洁、正义的代表。从华歆拒赠这一个故事中,我们就能知道华歆对于做官的态度。

  华歆拒赠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华歆在从会稽这一个地方出发,前往都城的路上发生的事情。华歆在返回都城时,一些当地的宾客和以前的旧时老友,会因为华歆当官了,希望能够为自己某一点私利,赠送华歆数百两的黄金。那些人太过于热情,华歆完全不能够推掉它们,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在送过来的礼物盒上暗暗做上记号,从而来识别出这个礼物是谁送的。等到要走的时候,对那些送来礼物的人说:“我本来是不想拒绝你们给我的礼物的,但是礼物太多了。而且我只有一辆马车,带着那么多的财物,就是怀璧其罪了。”因为华歆这样一个好的计谋,送礼物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