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是否透露北宋军事机密?(2)

  2007年《清明上河图》真迹从故宫远赴香港艺术馆展出,创下艺术馆观众人数纪录。曾德成表示,据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说,三年前当《清明上河图》原作来到香港展出时,他们在画中发现了一个“秘密”,或可称之为《清明上河图》“密码”。它为上述谜团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曾德成说,当《清明上河图》真迹来到香港艺术馆展出时,艺术馆要为它制造玻璃专柜。《清明上河图》原作画面长5.28米,加上头尾的装裱,专柜要长得多。为此,香港艺术馆专门从英国定制了两块玻璃,每块长6米,于是专柜长12米,两块玻璃在中间并合。

  专柜造好,《清明上河图》放进去。为保护画面,艺术馆的照明强度有严格安排,尽量减少强光照射。在筹备展出时,灯光较暗,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曾德成说,到正式开放时,灯光调到较亮,司徒元杰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专柜正中间两块玻璃的接合缝,在《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留下一条阴影线,线条正好落在这幅名画的正中央,而这中心点正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重心所在——虹桥桥顶。

  曾德成表示,《清明上河图》绘画的汴京繁华景象,最动人心弦的就是虹桥周围情景,无论桥上桥下、河里岸上,都花费了画家最多心思。这个画面正好在长卷的中心,看来并非巧合,而是张择端对这幅有几百个人物、无数场景的长卷精心的安排。

  曾德成认为,这似乎可以作为“密码”,推断出长卷并没有被裁截过,除非裁截者刻意把虹桥这个高潮场景保留在原来正中央的位置。

  世博版《清明上河图》将于11月9日至29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展出,为期三周的展览共提供了96.8万张门票。其中,先后两次在港公开发售的76.8万张门票均短时间内即告售罄。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最著名的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张择端以长卷的形式,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八百多个人物、船只、房屋楼宇、车、轿、树木等无不栩栩如生,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情节,生动地记录了北宋时期汴梁城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