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施里芬计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解析施里芬计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当初没有计算机的年代,德国总参谋部的军官们利用无数次军事演习、图上作业、兵棋推演以及复杂的数学公式演算,精确地计算出了一个时间表,调动一支百万人以上的大军的集结、行军、作战、补给的时间表。而这个高效的时间表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整套进攻方案。可惜最终随着德国悲剧的落幕而失败了,那么施里芬计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施里芬计划图

施里芬计划图

关于这一问题,就要从施里芬计划当初形成的背景来看。当时,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已经在1882年的时候就签订了三国同盟。随后德国人与英国在1890年7月两国进行协定,使得德国放弃了桑给巴尔但获得赫尔戈兰。同年初期也建立了近乎同盟的关系。为此,这就使得法国在欧洲获得安全的唯一希望就落到了俄国身上。

在1891年的时候法俄协约签订。俄国本想借这个协约促使德国续订“再保险”条约,但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于是俄国在1892年8月答应了法国对德作战的义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瓦德西和施里芬都认为两面作战不可避免。作为一个严格的技术专家,施里芬认为德国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一个敌人还没准备就绪之前就把另一个敌人打垮。俄国是个较弱的对手,但它的地理条件使得速胜几无可能。而法国人是可以一举打垮的。所以在施里芬的战略就是,在一场欧洲大陆的战争爆发之时,先攻击法国,再对付俄国。

再从1914年,法德两国之间的国防以及工业数据来看,他们两国的整体国力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了。如果当时欧洲格局扔保持1890年代初乃至1900年代的情况的话:法国和比利时孱弱,俄国反应迟缓,英国欠缺大陆能力,那么施里芬计划仍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如果施里芬计划成功会怎么样

施里芬计划是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军事战略,它是20世纪军事思想转型期的一次大胆尝试。但是施里芬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如果施里芬计划成功,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

如果施里芬计划成功,那么一战的结局,就会受到很大的改变。一战,没有正义,只有利益。谁的军事实力强大,谁就有可能主导战争的进程。如果施里芬计划成功,一战起码会推迟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结束,最终的结果也有可能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因为在施里芬计划中,俄国和法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对手,一旦法国和俄国被德国打败,那么在欧洲大陆,就没有国家是德国的对手了。欧洲,又会出现一个像拿破仑帝国似的帝国。

当战争结果发生变化时,整个世界的历史也会被重新书写。无论是战后体系重建,还是法西斯势力的产生,这些都会成为笑谈。德国,会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但是欧洲会一直陷入战乱之中。侵略和反侵略的抗争,会一直持续在欧洲大陆上。美国、日本等欧洲之外的强国,在战争之中的投入会更加的多。这样一来,一战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虽然武器可能没有之后的二战先进,但是由于战争制度不规范,更多非人性的手段也会被投入战争。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施里芬计划成功,世界就不是现在的世界。但是历史是容不得一丝的假设,无论是什么样的计划,一旦被运用到战争上,就会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施里芬计划内容是什么

施里芬计划内容,让很多军事爱好者都惊呼不已,在那个大国博弈的时代,德军能做出这样一个大胆的计划,并且将其付诸实施,的确让人震惊。

施里芬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施里芬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施里芬计划内容就是将德国的兵力分成两个部分,来对抗俄国和对法国。因为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强敌环绕之中,由于自身的军事扩张,已经引起了邻国的反感,尤其是法国和俄国。为了防止德国被东西两个大国的夹击。就必须将德国的军队调出,全力来抗衡这两个国家。其中,德国主要防范的对象是法国。因此在施里芬计划中,德军将主要的部队放在西线,一共投入约79个师。而东线的兵力远远小于西线,仅仅只有10个师和一些杂牌部队。兵力部署配比为8:1。在西线的兵力部署上,德军又按照1:7的比例,将11个师编成左翼部队,守卫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是一个战略要害,距离法国首都巴黎仅仅135英里,是巴黎的门户,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的68个师,被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边境线上,时刻防止法军从其他方向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