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2)

我们知道他两次被贬,不过第三次被贬是他自己的过错。皇帝死了,所有官员都要求素服,但是他没有注意自己的穿着,在送葬当天穿着一件紫色的内衣且露了出来,这无疑是对过世皇帝的不敬,有些藐视皇权之意。我认为这种错是不该犯的,他这种行为给人的感觉是根本不把当官当回事,而我们追求的是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极致,他疏忽了,美中不足之处。

我们在评价欧阳修时,他好的地方多于不足之处,为官清廉,不追求名利,时刻为他人着想,能宽大处理的绝不苛刻要求。注重办实事,倡导的古文运动形成了一种风气,使大家写文章重在价值而不是只追求文字的浮华。

欧阳修诗作踏莎行品读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这句词引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的《踏莎行》,主要意思就是表达行人们离开家后的离愁。

欧阳修《踏莎行》图片

欧阳修《踏莎行》图片

但是整首词可以分为两段来看,前五句是上半段,主要说的是行人在路上对家乡的思念,作者想要表现出的是游人们离开家乡之后,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家,所以游人们产生的愁绪:居住的馆舍门前原本盛开着的梅花已经开始凋落了,溪桥旁边的柳树也开始长出新的枝芽了,小草的芳香伴随着温暖的春风,不断吹向着正在骑马扬鞭逐渐远走的人们。离开时就一直有的思愁随着离开家门的距离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没有尽头了,就像那一直在不断流淌的春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后面五句是后半段,这几句是游人们想象出的自己离开家后,家里人想念自己时的愁苦:家里的人们因为自己的远走非常伤心,眼眶里的泪水不断流到脸上,和原本擦到脸上的粉妆混在了一起,不要总是登上高楼倚在栏杆上朝远方看。面前走过那一片平坦的草地之后就是接连不断的山脉,而早就已经离开家的行人们却还在那绵绵不断的山脉外面,登的再高也是看不见的。

在这首词中,作者很详细的描述出了双方各自的心情,一方虽然远离家门,但内心深处一直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另一方虽然在家,但是对于远走的行人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也在内心深处期盼着他们的回归,虽然他们是在两个地方,却有着一样的心情,离愁。

欧阳修三上指什么

欧阳修一生,注定和三有不解之缘。他宦海沉浮,三起三落,更有他《归田录》里面记载的关于他写文章的“三上”。何谓“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三上”的出处:《归田录》第二卷。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俶的第二个儿子钱惟演,他出生在帝王家,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他生平没有什么爱好,只喜欢读书。在洛阳的时候,他曾对自己的下属们说:我这辈子唯独喜欢读书,当我坐着的时候,我就读先秦的诸子百家的经书和史书,我躺着的时候,我就读各类杂记,上厕所的时候,我还在读小辞和各种曲子。我大概就没有把书放下的时候。

和欧阳修同一时代的文学家谢绛也说:他曾和宋公垂同在史院的时候,看到他每次上厕所都一定要带上一本书去读。读书的时候,声音那个响亮啊,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见,好学到这种地步的人真是难得啊。这时,欧阳修就对谢绛说:我也是这样啊,我这辈子所写的文章,多半都是在马上、枕上、厕上,恐怕只有在这三个地方,才能让我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文章了。

作者欧阳修从钱惟演和宋公垂两人的读书故事里,又补充提到自己写文章的“三上”,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读书要勤奋刻苦。不能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哪怕是在走路,睡觉或者上厕所。第二:写文章要平心精心,不可浮躁。欧阳修的三上,都是极其私密,很少会被人打扰的可能。尤其是在上厕所的时候,而人世复杂,难得有安宁的时候,但也要用极少的空闲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构思出绝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