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萧铣为何被赞有武皇之风?(2)

 萧铣画像

  萧铣画像

  隋大业元年,因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萧铣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大业十三年,萧铣被董景珍等人推举为首领,共谋起兵反隋。大业十三年十月,萧铣自称梁公,旗帜服色全遵梁朝旧例。后来,没过多久,便筑坛于城南,燔柴告祭上天,自称梁王。义宁二年,萧铣称帝,设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旧例。隋朝将领攻打萧铣未果,便也归降于他。之后,萧铣派遣部将苏胡儿、杨道生、张绣略分别攻打拔豫章郡、南郡、岭表。此后,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兵力达到四十万。部下将领董景珍曾评价萧铣——:“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

  武德元年,萧铣迁都江陵,修复先祖园庙。他派遣杨道生进攻峡州,被峡州刺史徐绍击败,战士死伤大半。至此开始,萧铣的军队日渐衰落。武德四年,萧铣兵败,他曾认罪说:“应死者仅萧铣一人,百姓无罪,请不要杀掠他们!”李孝恭受降,护送他到京师。由于萧铣言辞激烈,不屈不挠,惹得唐高祖大怒,下令将其斩首,时年39岁。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曾这样评价萧铣——:“铣以百姓之故,不忍固守而降,完府库,奉图籍而归之唐。然则唐初割据之主,铣最无罪,高祖诛之,滛刑甚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