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却依然亦师亦友?(2)

  范仲淹也是北宋时期人,曾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人所害,数次被贬。64岁时病逝于滁州,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仲淹虽然比欧阳修大18岁,但二人却是忘年之交,他们政见一致,兴趣相投,彼此欣赏,范仲淹仕途坎坷,几次被贬之时,受到排挤压迫的时候,欧阳修几次仗义直言,为其抱打不平。两人交情深厚,才情豪迈,同一时间写下《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著名散文,范仲淹病逝后,欧阳修悲痛难当,失去这一知己好友后,欧阳修的思想趋于保守。可见欧阳修与范仲淹的关系非同一般。

  欧阳修被贬

  欧阳修被贬的故事通过他的诗句被后人深深地记住,表达了一代诗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的心情,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被贬。

  

欧阳修的画像


  欧阳修的画像

  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他三次被贬,但是三次都顽强的度过。他非常赏识范仲淹的才学和政治观点,主动写信与其交流。而范仲淹看到他的书信后便有惺惺相惜之感,此后两人便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官场人多耳杂,他们互相通信的事情被大家看在眼里。后来范仲淹升官被重用,大家都认为欧阳修会因此平步青云。可是范仲淹并没有提拔过欧阳修,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提拔他做很小的官都被欧阳修推辞了。可见,他们之间是真的英雄所见略同,并不是想攀关系。

  第一次被贬是由于范仲淹直言宰相任用亲信,然而遭到宰相的反诬,结果范仲淹被贬到边疆。他因为支持范仲淹也被贬,凑巧的是他的叔父去世,他承受被贬的不幸的同时,还要面对叔父死去的消息。后来经过5个月的艰苦水路,终于赶到夷陵,而这个贫瘠之地却让他变得更加顽强。

  第二次被贬是由于支持范仲淹的新政,当范倒台被贬的时候,欧阳修也没有躲过这次被其他人弹劾的机会,他被贬到了滁州。滁州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不过他没有过多的与当地的商贾来往,反而是致力于开拓旅游的发展。

  似乎他的命中就有三次被贬之事,皇帝去世所有官员都得穿朴素的丧服,他因为一时疏忽穿了紫色的衣服而再次被贬。假如欧阳修没有这三次被贬,也不会看出他坚毅和正直的为官之风,他的这种行为使我们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