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资料简介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文天祥书法赏析

文天祥的资料简介

南宋末年,宋理宗昏庸无能,宠幸奸相贾似道,致使军国大事步步错漏,最终使大宋江山到了灭亡的边缘。据历史上文天祥的资料显示,文天祥是理宗末年的金科状元,也是贾似道的门生,不过他并不与贾似道同流合污,甚至在起草的制诰中讽刺贾似道,由此被强迫退休,这时的文天祥37岁。

宋理宗画像

宋理宗画像

理宗死后,宋度宗没当多久皇帝就死了,垂帘听政的谢太后继续宠幸贾似道,对文天祥等人的正确朕略方针不屑一顾,这就等于掐断了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公元1275年,为讨好元朝政府,谢太后下令封已经降元的吕文德为郡王。吕文德是谁呢?想必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此人不会陌生,他就是南宋驻守襄阳的大将。虽然历史上的吕文德并不像小说中那般窝囊,但在大军压境之际封一名降将为王,无疑是鼓励投降行为。一时间,投降气氛笼罩着整个临安城。以文天祥为首的主战派积极备战,反对投降,谢太后逃跑不及,最终抱着5岁的孙子宋恭帝降元。

文天祥等主战派不甘为亡国奴,拥立益王为帝,组织军队继续抗元。但此时的南宋大势已去,文天祥最终兵败被俘。被俘后的文天祥始终拒绝元朝的威逼利诱,表示不会“事二主”。南宋的降官王积翁等人是文天祥的故交,想一起上奏皇帝释放文天祥,不过因为有人反对而放弃,所以文天祥最后还是死在了元朝的大刀之下。文天祥死后,留下许多爱国诗篇,这些诗篇是文天祥精神世界的反映,至今广为传颂。

文天祥千秋祭美文欣赏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名臣,他忠贞报国、誓死不屈的精神成为后世之榜样。几百年来,文天祥从来不乏仰慕者,历来学者对他也颇多赞誉之词,《文天祥千秋祭》即是当代作家书写文天祥精神的优秀作品。《文天祥千秋祭》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卞毓方,他以洋洋洒洒五千多字,通过对史实的运用和丰富的想象力,写下了一篇动人心弦的大散文。

文天祥画像

文天祥画像

文章的前面部分是引子,通过对比喻手法的运用间接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文天祥形象,并借以引出下文。“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文章的中间部分写文天祥被羁押之后,元政府对他的几次劝降,不仅正面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品格,也从侧面体现了文天祥的投降对元朝政府统治江南的重要性。“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文章的后面部分则集中描述了文天祥创作五言律诗《正气歌》的原因及过程、影响。“既然无法复宋,那就留下了一腔正气在人间,激励后人吧......”在历史上,文天祥被俘后自杀未成便忍辱活了下来,但他活着不是为了残喘性命,而是为了完成使命,而他的使命便是创作《正气歌》。

《文天祥千秋祭》这篇文章是卞毓方“大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于文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给予了文天祥的人格以高度肯定。

爱国英雄文天祥是怎么死的

自蒙古国建立起开始,欧亚大陆就渐渐成为了蒙古人的天下,而南宋则是蒙古人自北向南扩张中的最后一个障碍。面对蒙古铁蹄,不敢为亡国奴的南宋志士奋起抵抗,即使在半壁河山被占、皇帝投降的情况下,仍然涌现出文天祥等抗元英雄。那么,文天祥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战死的呢?

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是历史上著名的英杰,在当时属于主战派。公元1273年,南宋都城告急,身在外地的文天祥毁家纾难,奉诏勤王,从此开始了长达6年的艰辛之路。公元1278年底,文天祥在吃饭的时候遇到敌军突袭,来不及躲避的文天祥和部下大多被抓住,除文天祥外,生者无几。文天祥不愿投降,先后吞龙脑和绝食自杀,都没有成功,

当时的元朝皇帝是元世祖,他在统治之初,对汉人官僚还比较重视,于是在灭了南宋之后,开始四处搜罗南宋贤良。官员王积翁推荐文天祥。文天祥说:“国破家亡,唯有以死报国。但若能得到宽容赦为道士,那么他日作为一个世俗的顾问还可以。如果接受高官厚禄,那么一个亡国的人这样求生存是不对的,而且这也代表我放弃了生平的全部抱负,要这样的人有何用呢?”王积翁不想文天祥死,就想联络其他十位宋朝的降官一起请求放了文天祥。但一个叫留梦炎的人认为不可:“如果文天祥出去之后再次抗元,那将致我们于什么境地?”于是,这件事就此作罢。

公元1279年,元世祖下令处死文天祥,过了一会儿又后悔了,可是为时已晚。就这样,一代英杰文天祥被害于大都菜市口,时年四十七岁。因此,文天祥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战死的就很明显了。


文天祥的字是什么

古人称谓繁多,光父母取的名字和官家给的封号、谥号就够多的了,偏偏古人还爱给自己改改名、字,取个“号”什么的,所以导致几百年后的现代人有点犯晕。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字履善,生前被朝廷封为信国公,死后被后世追谥为“忠烈”,所以有时也被称为“文履善”“文信国公”“文忠烈公”。

文天祥

文天祥

后来,文天祥又给自己取了“号”,先是“文山”,后来大概仰慕到家的清静无为,又取了个“浮沐道人”。说到这里,现代人一定觉得文天祥的名称已经不能再多了。事实上,文天祥还有一个“字”叫“宋瑞”,这“宋瑞”二字大有来头,既不是父母取的,也不是自己加的,其来历颇有故事性。

文天祥少有才名,21岁就进京赶考。不巧的是,在殿试前文天祥生病了,只好带病参考,如果一直病着,可能会名落孙山也说不定。可是,也许是老天帮忙,进考场的时候众多考生一拥而入,夹在中间的文天祥被挤出了一身汗,居然身体舒服了,头脑也清醒了。于是,满腹才学的文天祥草稿也没打,就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而正是这一万多次的文章让文天祥走入仕途,名垂史册。

按照宋朝的常规,殿试排名由皇帝亲自拍板。当时的南宋皇帝是宋理宗赵贵和,此人出身于民间,在即位之初还有点抱负,没几年就宠幸阿谀奉承的贾似道,成了南宋有名的昏君。昏君归昏君,眼光还是有一点的,当宋理宗看到文天祥的试卷时,眼前一亮,立即就钦点文天祥为金科状元。接着,宋理宗拆开“糊名”的试卷,看到考生的大名是“文天祥”,觉得很吉利,更加喜出望外,他对在场的学者王应麟说道:“此天之祥,宋之瑞也!”于是,文天祥改字“宋瑞”,文天祥字宋瑞,就是这样来的。

文天祥书法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上以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著称,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书法也不错。实际上,文天祥在书法上的造诣相当高,仅存的几幅墨宝被后人争相收藏,而《木鸡集序卷》是文天祥书法的代表作。

《木鸡集序卷》真迹

《木鸡集序卷》真迹

《木鸡集序卷》是文天祥应友人张疆所请,为其《木鸡集》写的序言。据史料记载,1273年冬,37岁的文天祥在湖南任职,好友张疆请其为自己的作品作序,于是便有了行草《木鸡集序卷》。《木鸡集序卷》首先是一篇治学的文章,其中包含了文天祥对治学的见解。文天祥认为,学习应从“难”和“严”下手,应先学《诗》,再学《文选》,才能更有进益。从书法的角度上来看,《木鸡集序卷》一气呵成,下笔如虹,气势豪迈,是行草中的佳作。

自文天祥死后,《木鸡集序卷》“失踪”了近三百年,直到明代中叶才在苏州出现,旋即被文徵明之子收购。到了明朝末年,该卷被书画家王稚登收藏,至清朝前期又被收藏家宋犖得到,辗转又成为皇宫藏品。到了民国初年,末代皇帝宣统将大批故宫文物盗出,其中就包括《木鸡集序》。解放后,《木鸡集序》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至今。

文天祥传世墨宝极少,现存的文天祥的书法作品除《木鸡集序卷》外,《宏斋帖》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而《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则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公元1236年,雄霸中原百年的金国灭亡,南宋成为了蒙古帝国称霸大陆的最大阻碍。当时的蒙古帝国以迅雷之势踏平了中亚和东欧各国,东亚的高丽、西夏、大理、吐蕃以及金国先后为蒙古所灭,蒙古大军对南方的赵宋形成合围之势。南宋虽然有很多像文天祥这样的仁人志士,却阻挡不了天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