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和宗泽:北宋后期的抗金双杰

  北宋后期,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攻灭契丹族建立的辽国,随即举兵南侵,腐朽的宋朝统治者节节败退,人民惨遭蹂躏。北宋朝廷中主降派虽多,但广大汉族人民却纷纷举起抗金大旗,展开了英勇壮烈的反侵略斗争。面临着国破家亡的险恶局面,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官员激于民族义愤与爱国之情,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行列中。李纲和宗泽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1125年,宋徽宗慑于女真统治者的侵略凶焰,宣告退位,儿子赵桓即位,是为钦宗,改元靖康。

  钦宗继位时,宋朝的形势危在旦夕,一方面是金兵已攻取汤阴、濬州,前锋直抵宋朝都城东京(今开封);另一方面是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要求“传首四方,以谢天下”。(《续通鉴》卷95)为了缓和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靖康元年正月,钦宗下诏亲征,命兵部侍郎李纲兼任行营参谋官。

  李纲早就怀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李纲传》)的决心,当他获悉钦宗与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准备弃城逃跑的消息时,上殿劝说钦宗:“今日之计,莫如整厉士马,声言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当钦宗问他谁可以带兵时,他回答说:“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禄富养大臣,盖将用之于有事之日。”提名白时中、李邦彦。白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一听说要他带兵出去同金兵打仗,气急败坏地说:“李纲莫能出战否?”李纲听了便坦然表示:“陛下不以臣为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续通鉴》卷96)钦宗便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以同知枢密院李悦为副,领兵守城。

  但是,钦宗与白时中、李邦彦等仍然准备弃城出逃。正当他们率领禁卫六军即将离城时,李纲赶来了,他声色俱厉地对禁卫军士说:“尔等愿以死守宗社乎,愿扈从以巡幸乎?”军士们为李纲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异口同声地回答:“愿以死守!”于是,李纲入见钦宗,劝说道:六军的父母妻子都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途散归,谁能保护陛下?再说敌兵已逼近,他们知道你们乘舆未远,如以快马急追,又将如何抵御呢?李纲的一番话说得钦宗无言以对,不得不暂时留下。这时,李纲就传旨:“上意已定,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卫六军闻讯欢欣鼓舞,“皆拜伏呼万岁”(《续通鉴》卷96),“无不感泣流涕”(《宋史·李纲传》)。

  李纲受命后,积极进行京师的防卫迎敌工作。每面城墙上布置守兵一万二千人,另外又设前后左右军四万人,中军八千人,分置将官统领;并备有火炮、弩、砖石、擂木、火油等各种防守器械。三天之内,战守设施基本准备完毕。这时,金将完颜宗望已兵临城下,李纲便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斩金兵小头目十余人,杀金兵数千人。宗望见京城有备,便引兵退去。李纲和坚持抗金的军民保卫了京城。

  但女真统治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派使臣来宋,要亲王、宰相前去军前议和。李纲深知敌人不怀好意,自告奋勇要求前往,遭到钦宗拒绝。于是,另派李悦为使臣。李纲知道李悦一向怯懦,作为使臣一定会给宋朝带来耻辱,一再表示愿意自己亲往。钦宗仍不同意。果然,李悦到了金营,事事唯命是从,“不措一辞”,同意宗望提出的无理要求: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缎百万匹;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亲王、宰相作人质,才许议和。对于这些苛刻的要求,钦宗和李邦彦、张邦昌之流居然主张全部接受。李纲则力争说:所需金币,竭尽天下之财尚且不足,何况都城乎?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至于遣质,宰相当往,亲王不当往。他还指出:敌人是孤军深入重地,不能久留。建议拖延时日,等待大兵四集才议和,那时宗望就不敢轻视中国了。然而,以钦宗为首的投降派一意孤行,不听从李纲的劝告,终于派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出使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