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个在中国封建时代被历代帝王神化的无以复加的历史人物;一个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忠义与道统的完美结合体。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寄予了作者罗贯中对刘备所代表的汉室“正统”集团的一种迷恋式的情感。这当然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决定的,但也恰恰证明了统治阶级对于“忠义”思想迫切的需要。
在东汉末年那个天子羸弱、诸侯并起的大争之世,唯有实力与手段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董卓、袁绍、曹操的相继暴起及他们的不同命运都印证了这一点。可是,董卓欺凌天子、暴虐群臣,最后死于吕布与王允之手;袁绍官渡兵败,一蹶不振,含恨身死;而曹操却能操控天子、成一方霸主。三人命运的不同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董卓,身处西凉,性格残暴,由于何进之召才“名正言顺”的进入洛阳诛除“十常侍”,可是权力的诱惑令他歇斯底里地行使着这本来就从天而降的“权力”,这种过度自我膨胀的嚣张跋扈最终也注定了他身遭惨死的结局。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官宦之家,对政治原本也有着颇为敏感的嗅觉。可是,一旦坐拥四州之地,便不禁忘形却步,对时局失去了判断力,最终也不得成就霸业。至于曹操,在身为兖州牧之后,不但没有把各路诸侯都弃如敝屣的天子同样的抛弃,反而将天子迎到许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
实力、手段、再加上颇具说服力的“道统”,那当然就可以奠定成就霸业的基础了,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情商是远远高于董袁二人的了。
而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也也完全成为罗贯中所表达思想的“形象代言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这一切都赋予了关羽太多本来难以承受的重担,而读者却也为此津津乐道且顶礼膜拜,享受着那份作者刻意营造出的忠义氛围。可这一切,就应该那么理所当然吗?
《关云长》上映以来,谩骂的口水已经浸湿了这部电影的本来面目,大部分观众的批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定势的盲目跟风。在他们眼中,关羽就应该是那个高高在上、正气凛然的忠义之神,因此影片中关于人物的塑造倾向就成了观众集体攻伐的“口实”。影片中的关羽斩杀颜良完全是为了让士兵不再流血,而此时曹操对他的一切礼遇反而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他帮曹操的忙,完全是处于他的“仁义”之心,并非那一个个“别有深意”的礼遇。
面对年少时曾经的梦中女神绮兰,却因为已经是刘备的小妾,使得自己内心虽然纠结痛苦,却依然恭敬地奉若“嫂夫人”。这种纠结与痛苦在被曹操下于酒中春药的催发下显得更为真实,也更为震动人心。此时的关云长,同样是一个将爱深藏心底的血性男儿。在麦田里与汉献帝的那一番对话,虽然表现出他对“忠义”道统的坚持,却也流露出对它的些许动摇与怀疑。究竟,号令天下的是“天命”,还是握有兵甲的实力,连他自己恐怕也不得而知!可是,这种动摇与怀疑在内心只能做转瞬一逝,在他心中,在那纷繁的乱世,既然已经选择了以“忠义”为信仰的根基,就必须恪守、也必须实践,哪怕这需要以生命为代价。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始终是以“仁义”的形象示人的,他自持不知是否属实的“皇族”身份,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匡扶汉室、讨伐逆贼”,虽然在夺取益州之后奠定了逐鹿者的基业,但始终是以“救世主”的身份感召天下,收取人心。而关羽正是在刘备种种“忠义”之举的感召下不自觉的接受了“匡扶汉室”的道统思想,从而为刘备出生入死,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吕蒙袭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羽正是刘备用于笼络人心的“道统”思想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