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四点上学一年歇六天半
乾隆帝弘历和弟弟和亲王弘昼同时在上书房读书,每次宝亲王都能第一个把所有的功课学完。而就在他无所事事的时候,福敏便还要求他在学完了当天课程之后提前预习下一天的课程,这样明天在学习时就等于是复习了。但每次当宝亲王把额外的功课都弄完了以后,可怜的弟弟和亲王还在弄自己的作业,磨到了放学的点儿也没有搞定。这时福敏则会对宝亲王说:“你自己的弟弟还在这里用功,你这当哥哥的怎么可以不等他而提前撤呢?”于是又给他布置了新的任务。乾隆皇帝在即位后回顾这段往事时,曾提到当初老师对他的良苦用心。
至于皇子们的假期,说出来您可能都不敢相信。今天的学生寒假、暑假、大长假、小长假,再加上周末,这一年差不多能歇个小半年。就算是初三、高三的学生,在艰难的岁月也能不时休息几天作为调和剂。但是这帮小皇子们,从六岁开始,每年的假期只有元旦一天、端午一天、中秋一天、本人生日一天、老爹生日两天,年三十儿可以早放半天儿外,别的假日就没有了。那时候还不兴一周七天之说,也没有周末的概念。所以这些小皇子们加在一起休了一个三百六十五天的小零头,也真是非常辛苦的。
有些活动也是清代皇子们学习的一部分,如清朝皇帝经常参加的“木兰秋狝”活动中,我们就经常能够看到皇子的身影,另外有一些朝廷例行的祭祀活动,也有时会由皇子代劳。当然,为了锻炼这些皇子的从政能力,一些国家事务有时也需要他们去参与处理,甚至是文化上的盛事,例如编纂《四库全书》,都不忘了让皇子们充当编纂官的角色。这些活动让他们的各项能力都充分地得到了锻炼。
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在乾清门内东侧的廊房,称为“尚书房”(道光皇帝期间改称上书房)。从六岁开始,他们便开始入学就读。至于毕业的年龄基本上没有固定的要求,有些皇子甚至要读书读到三十岁左右(这搁现在得是超级博士后)。
皇子们每天上课严格的作息时间可能会让今天的人难以置信:每天早晨四点多“到校”,直到下午四点多才“放学”。皇子清早一到校就要开始“早读”,即诵读前几天所学的经书,或者是对于当天要讲解的内容进行预习。虽贵为皇子,但他们是绝对不敢怠慢这件事儿的,因为上书房总师傅会经常来检查大家的功课,不过老师检查要是和皇帝老爹的抽查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皇帝的抽查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不是学生受罚,就是老师倒霉。当老师在教学方面出问题时,皇帝直接由家长华丽转身为校长兼教委主任,对老师进行扣工资的惩罚,甚至可以直接将老师开除或是治罪。这么想想老师们要想当好也得是蛮拼的。
皇子们的老师是有级别的,最高等级就是刚才提到的“总师傅”,这就有点类似于学校的教务主任。其下有若干名师傅,这就是各大主科老师。这些师傅所教授的内容基本都是汉文化中的儒学经典。而满文则是由次一等级的“谙达”来教授。除了满文谙达还有蒙古文谙达。蒙古语和汉语都得算是皇子们的“外语”了。但由于受汉文化影响太深,他们对于汉语的学习甚至要比满语还重视。相比之下,教授满语的谙达比蒙古语谙达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谙达们的待遇也不一样——蒙古语谙达必须站着讲,满语谙达则可以坐着讲,毕竟满语对皇子们来说也是母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