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何许人也?音乐人、制作人、导演、脱口秀主持人的头衔看似很权威,但唯独没有跟历史挂钩的!
所以,可以说他在这个领域是专业的吗?
在他的眼中,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
此言一出,即刻引起轩然大波,比如我先前对有人评价他是“矮大紧”表示反对,但现在立刻表示出强烈的赞成!
无明君——娱乐大咖+睡神传人+修仙达人组成的男子天团表示不服
先不说早有定论的明君,毕竟他们已经作为正面教材存在了,再说也没有意义。不妨举几个反面的例子,来证明一下明朝的明君深度
武宗朱厚照,是出了名的荒唐;建豹房、玩女人、耍群臣,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乐天派性格,决定了朱厚照的一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变着花样的玩已经成为了他身上的标签,俨然当下的各种败家二代
可问题是人家是有本事的,比如打仗。曾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击溃小王子的朱厚照,在应州城完成了一场彻底的军事胜利。没有绝对碾压的兵力优势,甚至说赢得很险,可他就是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天赋打赢了这场仗。自此一役,威震大漠的小王子十年未曾进犯明朝边境!
万历和嘉靖,则是明朝皇帝中有名的消极怠工二人组,一个忙着修仙一个从不上朝;在位时间又长的让人发指。可在这二人统治下的明朝,非但没有乱套反而井井有条,甚至还实现了万历中兴。万历昏庸吗?虽然不打卡但人家加班加点在卧室干活;嘉靖白痴吗?天天求仙问道却对财政了如指掌!
以上三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孝宗朱佑樘、宣宗朱瞻基了!
无名将——老实人+妻管严+万人敌组成的战争男孩表示不服
战神徐达,出身农民,在造反之前估计连菜刀都玩不转。可就是这样一号从未受过任何兵书熏陶的老实人,协助朱重八豪取天下,身经百战而未曾一败,可谓是天生的军事家。除了能打,徐达的为人也令人叹服,与同样出身农民的大顺名将刘宗敏不同,徐达不贪财不好色,每次打胜仗,赏赐总是给手下将士而自己分文不取!
民族英雄戚继光,我想不必多言,历史课本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戚家军是如何击溃东南沿海作乱多年的倭寇,而戚继光又是如何治军强军,一手缔造威震东南的戚家军的。戚继光作为一代名将,也不是没有弱点的,比如说他怕老婆,而且是非常怕的那一种
最后一个名额,我们给到了明末战场上的第一名将——孙传庭。作为大明最后一根支柱,孙传庭出道很晚,但创下了无数骄人战绩,先是干挺了老闯王高迎祥,又把新闯王李自成打的只剩十八个人,可以说在明末将领中孙传庭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最后未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死战潼关为国捐躯足以证明他的名将之威
无名士——太多人表示不服,已经得组好几个EXO了
先上台的是明朝三大才子——杨慎、解缙、徐渭。三人之中,杨慎博学第一,据说读遍天下书,才高十斗不止,而且他有一首堪称是流传千古的词,让人感叹其才学之高
《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就是开篇的那首《临江仙》就是杨慎的经典之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每读到这首词,总是让人感慨万千。再说解缙,作为永乐第一才子,主导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才学之高令人叹服。第一谋士徐渭协助胡宗宪坐镇东南,威震天下,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天纬地之才
明面上的组合还不够猛,那就来点更高端的——最后一个圣人王阳明。王守仁的心学我想不必多说,有多少人受其影响,并成为当世之才,单单是明朝一朝,张居正、徐阶、海瑞都是其优秀的传人;而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则直接是将一块腰牌悬挂于自己的身上,在大胜俄罗斯海军接受表彰之时,默默的将腰牌示于众人——一生俯首拜阳明
当然了,还有历史书上出现频次颇高的大思想家李贽。甚至说,四大名着中有三部都成于明朝;所以说,明朝名士之多,犹如灿烂的星斗
虽然明朝时期涌现出的各类名人,相较于三国时期不是那么多,但至少也是能看过眼的
作为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明朝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很多人的珍惜和喜爱,就算是不爱,也不要像高晓松一样无情伤害!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气节让人热血沸腾; 而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评价,也足以让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其实只要大概看过高晓松的历史节目,那大家就会知道高晓松的言论夸张到了什么程度,他除了在自己的节目中说明朝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之外,他还曾经说过“郑成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倭寇”之类博人眼球的话。
高晓松说郑成功是倭寇
高晓松之所以说郑成功是个大倭寇,主要是他认为郑成功的母亲是个日本人、郑成功是在日本出生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经当过东南沿海海盗集团的首领。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点,他就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把郑成功称之为了“不折不扣的大倭寇”。
但实际上我们该不该把郑成功称之为倭寇呢?我觉得是不行的。
从现实的历史根据来说,郑成功出生在日本、母亲是日本人没错。
但是我们要清楚,在父系社会主导的古代世界历史中,母亲的籍贯从来都不是决定一个人国籍的重要标准,郑成功的父亲是个明朝人,那他自然就是一个明朝人。
高晓松之所以会觉得明朝是三无朝代
关于郑成功的言论,已经很明显暴露出了高晓松的历史学识,而明朝三无朝代的说法在从他口中说出来后,就更加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这种感觉。
在有一期节目中,高晓松表示自己最不好意思说的朝代就是明朝,并由此说出了明朝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总结。
接下来我们简单说一下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论。
首先是无明君,在他看来,明朝整个朝代中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称得上是明君的。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到处就是杀杀杀,后来,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再到后来,明朝接连几位皇帝不上朝、不主政,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把所有大权交给太监的木匠皇帝,由此,他就产生了无明君的说法。
其次是无名将,高晓松觉得,明朝的很多着名将领诸如袁崇焕、孙承宗等人都是文人出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领,由此,就产生了无名将的说法。
最后是无名士,在他看来,能称之为名士的人大概就只有诸如李白、杜甫、苏轼、韩愈等人才算是真正的名士,而明朝除了一个唐伯虎之外,再无任何出名的文人,由此就产生了无名士的说法。
明朝其实有很多明君、名将、名士
他在说出这些言论的时候,表情非常的怡然自得,对自己的言论是自信心十足的。
但实际上他这些言论是否正确呢?我觉得其实就如同上面所说的郑成功言论一样,是有些哗众取宠成分在里面的。
我们就说明君吧,虽然朱元璋杀功臣的事情无法否认,但是有一点却值得我们认可的,那就是他对平民百姓们非常好。
为了防止元朝时期官员鱼肉百姓的事情发生在明朝,他专门设置下了一系列皇权、官员不下乡的规定,有效防止了官员们对百姓的鱼肉,从这点来说,称其为明君是不为过的。
还有后来的朱棣、明仁宗等,在历史中都是值得称道的。
而名将就不用说了,如果按照高晓松所说的名将标准,那明朝开国时期就有许多的名将,诸如徐达、常遇春,蓝玉、邓愈、李文忠、傅友德、沐英等等,都是一等一的名将。
还有后期的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等,也都是在历史中军事才华极为优秀的名将。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高晓松觉得不能被称之为名将的袁崇焕、孙承宗等人,这些人虽然是文人出身,也是以文人的身份担任武职,但这并不能作为否认他们名将身份的准则。
一般名将的概念是指着名的将领或者极为优秀的军事人才,既然袁崇焕他们拥有着如此高超的军事才能,承担的职责也与其他将领一般无二,那又怎么能把他们排除在名将的行列之外呢?
至于名士,除了高晓松略微提到的唐伯虎唐寅之外,明朝其实还有很多名士是大家所熟悉的。
比如深受近现代许多大人物崇拜的王阳明、比如笔墨造诣惊人的徐渭、辅佐朱元璋定鼎江山的大才子刘基、明朝三才子之首杨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宋濂等等,如此庞大数量的名士,高晓松又如何能说明朝没有名士呢?
口才好、娱乐佳不代表历史学识就一定好
高晓松其人的音乐才华我们是不可否认的,毕竟他所创造出来的一些音乐作品确实非常脍炙人口、有着很深广的流传,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证明他的历史才华也可以如同他的音乐才华一样优秀。
他本身是清华的理科生出身,前大半生都在为音乐事业奔波,他是在人生中后期才开始初涉历史学识、才开办历史性节目的。
像他这种原本没怎么接触过历史的人,突然就变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的全才,是有些蹊跷的。
甚至我怀疑他节目中的很多节目素材并不是他一手掌握而来,而是在很多幕后人员的准备下,被他系统性记下来的。
至于他的历史性节目为何能成为行业爆款,我觉得跟他所讲的历史正确性无关、跟他所讲的内容深度也无关,他的历史节目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粉丝,其实很大程度上跟他优秀、诙谐的口才有关。
这点是有点类似于很多娱乐圈小鲜肉的,小鲜肉们拥有着娱乐圈最为庞大的流量、拥有着最高的人气,但人气并不等于实力。
如果要论到演技或者歌唱水平的话,知名度极高的小鲜肉可能还不如一些没什么名气的老戏骨或者老歌唱家。
所以说这就是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的原因,从种种的历史现实来说,他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晓松的学识在艺人里面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因而他所录制的《晓说》很受欢迎,《晓说》所讲的内容也涉及到历史、人文、艺术、体育等方方面面,但是仔细研究你会发现,高晓松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博而不专,对很多问题的解读并不客观准确,甚至是自以为是,以偏概全。比如前一段时间他抛出世界足坛“假球论”,就引起段暄、黄健翔等诸多足球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的公开驳斥。
他把明朝形容为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环环认为如果不是高老师对《明史》一知半解,那一定是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正朔的汉人王朝,消除了汉朝外戚干政、唐朝藩镇割据、两宋岁币横行的弊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兴办教育,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这难道还不算明君?明成祖朱棣澄清漠北、四方宾服,社会繁荣、国力强盛、创“永乐盛世”被史书称之为“远迈汉唐‘’这难道还不算明君?不要说这二位,即便是缔造“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以及中期的明孝宗都被后世史书称之为明君。
至于无名将更是站不住脚,明朝开国之处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开国六公爵”,中期有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李如松,哪怕是在明末也有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卢相升、孙传庭、曹文昭这些英烈。
而无名士之说更是不值一驳,因为不知道他所谓“名士”的标准是什么,但是不管以那条标准来判断,明朝都是名士云集的,如果要看政治作为有于谦、李东阳、徐介,高拱、张居正,文化艺术方面有解缙、杨慎、徐渭这“三大才子“”,更有以唐寅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当然还有一位超凡入圣和“孔孟”并称的王阳明,说明朝“无名士”实在是无稽之谈。
首先表个态吧,我个人认为高老师还是写歌比较适合他。
说历史,额,正着说吧,他是北京人胡聊砍大山,反着说吧,说他胡说八道,有点过分啦,但是说他以偏概全啦,吾之论断啦,大放阙词啊,秀智商啊,忽悠历史小白呀,这样的形容词那是一点都没错。
我感觉他个人其实是对自己的水平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出了一本书叫做《鱼羊野史》。
一般标榜为野史的书,我都会当做故事会来看高老师的节目,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说的话,那是妙趣横生, 由娱乐大众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
可是作为一个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公知人物?
我觉得,无论是野史也好,故事会也好,你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在尽量忠实于史实的基础上去做艺术化加工,而不是胡说八道。
关与明朝这个论断出自他曾经一期节目,中间一个段子,这个段子怎么说的呢?我来复述一遍。
听完这句话之后,我当时的感受就是,高老师,敢情我们俩看的不是一本书,或者说我看的书跟你看的不一样。最后我的总结就是,高晓松就是故意的,他用哗众取宠之言,表露出心中真实想法。就像现在头条中充斥无数,以贬低明朝为乐,以宣扬清朝为兴趣的所谓历史学家。
明清二朝有褒有贬,ok都没问题,但是明朝没有那么差,也不至于让所有人去随意编排。
数典忘宗,你们混蛋不混蛋,歌颂跪着的奴才和脑后的辫子,怀念过去康乾盛世,你们羞耻不羞耻?做的太过分,是不是会引发更多的争议,然后让别人更加更加更加的反感,本就不堪的大清王朝,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族政权,他不可避免则有着不同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他也不是像那些人口中所说的一无是处,ok。明朝消除了汉朝的外戚干政,唐朝的节度使割据,两宋岁币。经济繁荣,科技发展,国力强盛,我不说是中国历史第一,前三总有吧
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两宋以来就被异族统治的汉民族江山恢复,并且不断的追元逐北。消灭北元势力。仅此一项就可以说是明君。
朱元璋同时期名叫蓝玉,七次北伐,捕鱼儿海一战,将北元势力消灭殆尽,扬国威于漠北,有卫霍之其功。霍去病之后第二人,你说他是不是名将?
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万国宾服,社会繁荣、国力强盛、创“永乐盛世”你说他是不是明君?
朱棣之后,明朝有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难道不算明君好?就算他不是明君,那也是第二等贤君,与满清所谓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相比,我就不说超过了吧,跟他们同类总行吧。
摸着良心,问一问自己,清朝13帝全部都是明君,以此基调,来贬低明朝的皇帝。站得住脚吗?
下面说一堆名单,多的我就不说了。
名将: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辽东大帅李成梁、打败日本李如松,收复台湾郑成功,还有如,孙承宗、熊廷弼、卢相升、孙传庭、曹文昭这些英烈。
名士:硬气尚书于谦,首辅:李东阳。徐介。高拱。张居正。明代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唐伯虎在他们面前都是小字辈就不说啦。
最后:圣人王阳明,他的事迹人所共知。
以无知秀底线,以抹黑为任务,以编排为消遣。
你们咋不多关心下如何赚钱。这种哗众取宠之言,几十块而已,比五毛进步很多倍,但是还是很廉价。
这就是现行部分历史书明太祖画像,我想问下,要不要如此猖狂,如此丧心病狂。
我是阿狗,我又来了,虽然明粉熟悉明史,但这种问题并不擅长,他写点技术的还勉强行。
高晓松肯定是瞎说,他的神论有“郑成功是倭寇”、“美国一直对华友好”、“明朝是三无王朝”等。今天来我就系统反驳一发。
三无朝代是什么,,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简直是胡扯。
1、明朝的明君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兴王朝,兴利除弊,造盛世景象。
清朝的康熙皇帝都题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乾隆皇帝更是两次去明孝陵祭拜,行三跪九叩大礼,史书记载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这不是明君吗?
2、明朝的名士
陪祀孔庙的有先儒方孝孺、先儒薛瑄、先儒曹端、先儒胡居仁、先儒陈献章、先儒罗钦顺、先儒蔡清、先儒吕柟、先儒王守仁、先儒刘宗周、先儒吕坤、先儒孙奇逢、先儒黄道周、先儒黄宗义。
这么多人配祀圣人,能说没有名士?也许是因为无知吧。
3、明朝的名将
明朝初年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蓝玉,纵横南北、横击塞外,功劳不亚于卫青霍去病,难道不是名将?
明朝中叶,靖远伯王骥去国万里,三征麓川,出征西北,抵御强寇,能不是名将?
威宁伯王越出塞作战,重创草原部落,能不是名将?
王阳明文武兼修,平寇、靖乱,能不算名将?
(戚继光的大鸳鸯阵)
戚继光南北征战,多次重创倭寇,剪灭倭患;在塞上十五年,不使一骑入边,革新军事能不是名将?
总结:
明朝有明君,有明士,有名将。也不知道高晓松怎么想的,哎,理解不了。
答:明朝到底是不是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这个是无须跟高晓松辩的。如果您要气急败坏地跟他辩,那他就赢了。
您想想,只要稍微懂点历史的人,说起明朝的明君、名将、名士,尤其是名将和名士,都能张口说出一大堆。
人高晓松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难道他会不知?
他之所以要这么说,就是要故作惊人语,吸睛、引爆话题,赢收视率。
有人也许对我这个说法不以为然——他们觉得,作为一个有学识的人,应该爱惜名声犹如鸟儿爱惜羽毛。堂堂大才子高晓松断不会为追逐一时巨利而行此下下之策。
殊不知,高晓松本人曾在电视上洋洋自得地说过一段这样的话:人都有两面,一面放在作品里,一面留给生活,有些人在生活中很文雅,但写的作品却很粗鄙,等他化成灰走了,后人只能看到他作品中的粗鄙,谁还知道他的文雅?而我选择把不堪的一面留在生活里,把情怀都放在作品里,几百年后,高晓松这个人早都没了,但是我的作品还在,所以我在后人的眼里是美好的。
看看,高晓松在乎的名声并非眼前,而在几百年后;其潜台词就是:只要有利可图,我不惜把我的不堪展现在生活里。
想想真是可怕。
不过,话说回来,高晓松本身就是一个很狂傲,很特立独行,不把世俗言论和目光放在眼里的人。
这一点,从他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就看得出来。
高晓松的第一段婚姻是非常随意的。
高晓松自己承认,认识第一任妻子,缘自一次酒足饭饱之后驾车在街上的胡逛。当时,他在对外经贸大学的门口见到了身材样貌非常出色的前妻,立马一见钟情,相识相恋。时间只过了三天,就决定了要结婚。而在1999年11月23日,他们就领取了结婚证;但时间只过了三年,他们又领了离婚证。
补一下,2000年7月,青年歌手筠子在家中上吊自杀,传闻是因情伤而自杀,且与高晓松有关。
《音乐生活报》随后刊出一封筠子母亲的亲笔信,怒斥高晓松,说:“如果你继续胡说八道伤害筠子,那换来的将是更严厉的舆论谴责和惩罚,不要总拿你所谓的‘西方’观点来说教,别忘了这是在中国北京而不是美国。”
高晓松的第二段婚姻是非常不负责的。
那年,36岁的高晓松作为评委在深圳参加一个选美活动,看上了年仅17岁的参赛选手徐某。
高晓松说:“她的眼睛脸型长发,符合一切我对美女的标准。”
这样,立马一见钟情,相识相恋,不久,到美国秘密领取了结婚证,生下了个女儿。但七年后,他又领了离婚证。
高晓松与第二任妻子年龄差别将近二十岁,没离婚前,有人对他们的婚姻提出质疑,认为会有代沟。
高晓松的解释是:找个年轻的,我可以全面塑造她的世界观。相比之下,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被周围圈子的人塑造出来后你再去改的妻子,后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产生分歧。现在,我老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很幸福。
然而,最后的结局是:女方青春年华被耽搁了,孩子也生出来了,性格也已经被塑造定型了,男方突然认为不适合了,离婚了。
所以,高晓松的特立独行是够可以的,内心是够强大的,是可以把一切世俗眼光屏蔽掉的!
最后,还是说几句关于高晓松历史观点的话吧。
在他评定明朝是“三无朝代”的节目尾声,他微笑着说出了一句差点让我惊掉下巴的话。
他说:我不明白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明粉”这种东西,清承明制,明朝的全部制度清朝都继承下来了,您爱清朝不就等于爱明朝了吗?您恨清朝不就等于恨明朝吗?这两个朝代不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爱明朝而恨清朝呢?太奇怪了!
按照他这种逻辑,西门庆害死武大郎而霸占潘金莲就不应该遭受道德的谴责,因为西门庆履行的就是武大郎的职责了嘛。
馆主来了,我是无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直都没关注过高晓松,不知道他一个音乐人怎么想到去搞这些,今天看到了这个问题,才好奇的去找了下资料,看完心里想:什么鬼。。。
以下是高晓松的原话:
这说的是什么鬼。
无月尽管对明朝历史了解的不甚详尽,但在此也要为明朝说几句了。
我一点点来反驳
“无明君”
就说一个,朱元璋。太祖不是明君吗?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南方干掉北方的朝廷,朱元璋已经创造了一个纪录。但是无月告诉你们,朱元璋的纪录还不止这一个,他还是中国帝王中的劳模,勤劳第一。众所周知,明朝是不设宰相的,在朱元璋当政时期,连内阁都没有,所有奏章全都是他一个人经手,这么大一个国家每天多少事啊,今天的事今天必须解决,那得花掉太祖多少时光,这一做法直接把太祖后来的子孙们给累死。开疆拓土方面,太祖赶走了蒙古人还嫌不够,一而再的追着蒙古人打,几次深入大漠,真是不斩尽杀绝不罢休。
说太祖不是明君?没太祖,汉人还在蒙古人鞭子下当咩咩叫的羊呢。
“无名将”
哈哈哈哈哈!笑死了。
明朝无名将?太祖一朝就有多少名将,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一条不多说。。。没啥好说的。
“无名士”
我看到晓松同学说明朝没有大文豪,还说明朝也就唐伯虎留下一点诗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我又笑了。
明朝是中国长篇小说兴起的时代,人家玩的更多的是小说,正所谓唐诗宋词明小说。
四大名着有三部是诞生在明朝。
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怎么样?晓松同学你一定看过吧,哈哈哈。
说到名士,王守仁算一个吧。
虽然历史的真相世人未必可知,但还是应该尊重历史,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祖宗的历史,一个公众人物信口胡诌,太不负责了,实在可气!
原创作品,无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高晓松曾在一档《晓松说》电视栏目里以一个现代艺人的角度总结了明朝是三无朝代:无名君,无名将,无名士。艺人嘛,填词谱曲的,牢骚两句历史总没错,但总不能把近300历史一竿子打倒吧,节目最后贬低明朝,只为抬高他心目中的汉朝,着实不妥。
晓松说某一期节目。
无名君?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朱棣的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军卫屯田,国家丰衣足食,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国力强盛,稳定番邦问题,呈现万国来朝盛世局面,难道不能称为明君吗?如果你非要说朱元璋大肆杀戮,那汉武帝不杀了?一个蛊毒杀了几万人,自己老婆、儿子都杀,丞相杀了好几个,汉武帝能下罪已昭,朱元璋就不能立罪己碑吗?
现在很多资料都是《明史》来的,但这套书是清朝编的,编了特么90多年才定稿,能信么?
无名将?没有忠臣良将能推翻蒙古统治吗?大将军徐达戎马一生不能堪称名将?剿灭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俞大猷,长驱蒙古、镇守辽东的李成梁不能堪称名将吗?这些人都是打出来的,你非要说汉朝出名将,我就不信外戚那些人都是什么好鸟,23岁的毛小子能有多大成就?但飞将军李广除外,此人乃真将才。
毛爷爷都说,洪武、永乐两皇帝虽不识字,但搞得比较好。
无名士?阳明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推动传统思想变革,开创泰州学派的李贽难道不是名士?太史公宋濂,舍生取义的方孝孺,东林书院顾宪成,这些都是思想集大成者,不是名士?不要老拿司马迁的《史记》说事,明朝也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汉有晁错削藩,明朝也有张居正改革。
我不认同高晓松提出的明朝是“三无朝代”,所三无是指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明朝十多皇帝,尽管很多都不务正业,但是我认为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三位还算是明君;明朝的戚继光、孙传庭等可以算是名将;明朝的李贽、王阳明可以算得是名士。
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起来,我认朱元璋至少比宋祖要利害一些。要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本是禁军出身,取得皇帝之位要比老朱容易得多,而且赵匡胤一直没有收复的燕云十六州被老朱给收复了。老朱治理国家也明显要比赵匡胤强一些,朱元璋用了十多年时间就恢复了全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而明朝的仁宣之治也明显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太平盛世,嘉靖皇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也把国家治理得还算稳定。
明朝的开国大将能把蒙古骑兵赶出中原大地,也证明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强于两宋的。后期明朝在与倭寇的战争中,也还是将倭寇打败了,尽管赢得并不顺利,但是总比清朝好吧。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亡了国的明朝还是能在郑成功的带领下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训练了新军,发明了新式武器,发明了新的战阵,还留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兵书,可将戚继光无愧一代名将的称号。
王阳明发明了心学,后世对心学很有研究,着名的“格物致知”就是王阳明提出来的。心学是程朱理学之后儒学的又一个学术成果,尽管我不喜欢儒学,对心学也没有研究,但是很多人都说王阳明的心学很有用,这还是说明王阳明算得一个名士。李贽是明朝着名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在当时都是进步的,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关键他还评价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此见识,足可配名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