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规为瑱出自哪本古籍?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在这本古籍中,成语以规为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非常规矩,非常严谨,符合道德准则。

《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书,由鲁国史官左丘明编纂完成。《左传》共计三十篇,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襄公四十二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事件,以及各国国君、大夫、士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文化交流。

成语以规为瑱出自《左传》隐公二年的记载。当时,鲁国的大夫季孙氏有一个儿子叫季孙瑱(zhèn),他非常聪明,博学多才,但是性格刚正,做事非常规矩。他非常注重规范和细节,做事非常严谨,符合道德准则。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瑱”,也就是成语中的“瑱”。

在季孙瑱的一次公差中,他遇到了一个偷盗的小偷,而这个小偷正是季孙瑱的亲戚。季孙瑱不想让亲戚因为犯罪而遭受惩罚,于是他就决定替亲戚掩盖罪行。但是,季孙瑱非常注重规范和细节,他不想让这件事情影响到他的道德形象,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非常精巧的方案,让小偷能够得以逃脱惩罚,同时他自己也能够保持自己的道德形象。他把小偷送到了别的国家,然后制作了一个假的尸体,放到了小偷的房间里,让人们误以为小偷已经死亡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季孙瑱以规为瑱的做事态度,他很注重细节和规范,而且他做事非常严谨,符合道德准则。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左传》的重要性,它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成语以规为瑱出自《左传》,它描述了一个人做事非常规矩,非常严谨,符合道德准则。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故事,也说明了《左传》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