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大唐都城是哪里
- 唐朝为什么迁都洛阳
-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首都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在武则天建立武周的时候迁都洛阳,后来恢复李唐天下,又回迁西安。
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
唐京师长安城主要由郭城、宫城、皇城等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皇城接宫城之南,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十一条。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道路宽达150余米以上,被称为“天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唐长安城大明宫是唐代长安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最宏伟的宫殿,也是世界古代史面积最大最雄伟的宫殿建筑群,面积为明清北京故宫的4倍多。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西汉长安城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大唐都城是长安和洛阳。
唐朝的首都有两个,分别为长安和洛阳。长安位于今陕西西安,洛阳位于今河南省。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初唐定都于长安,657年,唐高宗李治建都洛阳,故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与坊分设的典型。
唐朝为什么迁都洛阳洛阳本是隋朝东京,619年隋皇泰主禅位于王世充,洛阳成为王郑政权的都城,621年,唐灭郑后不久,洛阳成为李世民秦王府的所在地。李世民的大本营。唐太宗时期,洛阳改名为洛阳宫,政府曾三次搬迁到洛阳办公,历时两年有余,657年,唐高宗又把洛阳定为永久性的东都,被正式定为第二个都城。后来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实际上应该算是“定都”。从地理方面来讲~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
第一:洛阳是唐帝国的中心地带,迁都洛阳更利于皇帝统御四方
第二: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物资供应充足,没有迁都洛阳的隋文帝等多次因长安"粮荒"到洛阳"就食",解决粮荒的根本措施就是迁都洛阳
第三:关陇贵族因循守旧阻碍帝国的发展,唐高宗、武则天等帝王为了更有作为,迁都洛阳可以摆脱守旧贵族的掣肘
因此公元657年唐高宗下《建东都诏》,把洛阳提升为唐朝国都,唐朝正式开始实行两京制,公元684年(武则天尚未称帝),唐睿宗就将洛阳该称为神都,直到706年唐中宗才再次改称洛阳为东都,安史之乱中,唐朝皇帝一直把收复两京(长安洛阳)作为平叛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和主要任务!
迁都洛阳是一代女皇的杰作。她要实现改朝换代,建立大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就必须要展现新朝的气象,因此迁都洛阳。同时,长安作为唐朝都城,被统治阶级关陇贵族包围,迁都洛阳后可以有效的监控关中地区同时也能摆脱关陇贵族的包围,又能实现对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控制,因此迁都。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首都1、西安(咸阳)(古称:镐京、沣京、长安、咸阳) 定都王朝:西周、秦、西汉、隋、唐
2、洛阳(古称:洛邑、雒阳、东都、神都) 定都王朝:夏、商、西周(东都)、东周、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北魏(后期)、隋朝(东都)、唐末(移都)、武周、后梁(迁都)、后唐(迁都)、后晋
3、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应天) 定都王朝(政权):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明初。中华民国
4、北京(古称:幽州、燕京、大都、北平) 定都王朝(政权):金(末期)、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5、安阳(古称:殷) 定都王朝(政权):商
6、开封(古称:汴京) 定都王朝:北宋
7、大同(古称:平城、代京、云中) 定都王朝:代国(南都)、北魏、辽(西京)、金(西京)、元(西京)
8、杭州(古称:临安) 定都王朝: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