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金国的文化成就
- 元朝长城还存在吗
- 金朝修建的文化遗产
金代文化既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某些传统文化。 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金政权刚建立时,女真族尚处于奴隶制阶段,而它所控制的宋、辽地区,封建经济早已高度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真贵族的统治不得不适应当地的情况,走上封建化的道路。
女真族的封建化,大约从金太宗时开始,在世宗、章宗之际完成。封建的租佃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
原来使用奴隶生产的猛安谋克户,这时“往往以田租人”,“取租而已”,女真贵族则转化为地主。
金国女直族俗尚弓马的民族文化,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尊崇儒学与孔子,对稳定统一北方少数民族产生一定作用。
1. 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洪皓、宇文虚中、赵沨、杨云翼,画家张瑜等。2. 创造了女真文字。金朝在太祖年间创造了女真大字,熙宗年间又创造了女真小字,使女真族成为我国既有自己语言又有自己文字的民族。3. 奠定了元曲的基石。金代后期在社会中广泛流行的院本。
金国在历史上又称为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
元朝长城还存在吗秦以后各朝大多对长城进行过修缮,其中隋朝至宋朝对长城的修建规模都很小。
金国倒是为了防御蒙古,曾大筑长城,规模之大超过了秦汉以后至金的各代长城。
元代版图地跨欧亚,远出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而且统治者本身原来即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长城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但是为了防止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反抗,检查过往客商,也对许多关隘险处加以修缮,设兵把守。
关于马可波罗没提到长城一事,确实是个很有争议的事。明朝以前的长城不是砖结构,而是土木结构,加之元朝时期大部分长城已被废弃很久,留下的是一些断壁残垣。但根据元名臣张德辉记载“北上漠北途中,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绝”;王恽写道:“恒州西南十里外有北界壕,尚宛然也”。说明金代长城还是保留了不少,到了元代,大部分已经毁尽。
元朝没有建长城,所以不存在。因为元代长城在疆域之内,没有防御的必要。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元朝没有修建长城。
长城,别称万里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用以限隔敌骑行动的长城,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总长度21196.18千米。
长城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2021年7月23日,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
元代长城?
应该不用吧。长城修在古代农耕与游牧的边缘处。主要是防止北方的匈奴,鲜卑乃至明朝为了防止蒙古,满清南下而专门修建长城。元朝的统治者就是蒙古人,蒙古人就生活在长城以北,试问他有修长城的必要吗?
元朝修了大都,位置基本就是今天的北京。他还有一个上都位于漠北。元朝皇帝春夏秋冬视情在两都居住。
金朝修建的文化遗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的北京,在金朝以前一直是偏安一隅的地方行政中心与军事重地。北京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从金朝统治者迁都于此并改称其为“中都”开始的。作为金朝都城,中都只存在了短短60余年就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踏破烧尽。幸运的是,那些曾专供金朝皇帝后宫、王公贵族们赏乐的离宫别苑、优美建筑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首都北京的宝贵文化遗产。
卢沟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遗迹中,以始建于元、明、清三代的居多。416处水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市16个区县。而门头沟存留有最多的水神崇拜类遗迹,仅龙王庙就有28处。此次普查还整理出《元史·河渠志》、《马可·波罗游记》等29个记载水文化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