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 一年级日本历史题

目录导航:

  1. 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
  2. 日本历史有多少个时代
  3.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历史遗留的问题
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

大约有2000年。

日本列岛最早在20万年前出现人类,已知最早的日本人类化石可追溯到约3万年前。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

12世纪末,日本开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相继执政。期间曾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以及由丰臣秀吉领导的文禄庆长之役。

17世纪初,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国内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号召,江户幕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

日本历史有多少个时代

日本历史虽然不能和我们中国相比,但也是很悠久的。日本列岛最早在20万年前出现人类,已知最早的日本人类化石可追溯到约3万年前。

据日本书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当然实际上这就跟神话差不多了,因为日本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文字,中国汉朝时才开始使用汉字为自己的文字。

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是为飞鸟时代。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

12世纪末,日本开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相继执政。期间曾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以及由丰臣秀吉领导的文禄庆长之役。

17世纪初,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国内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号召,江户幕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复主权后经济高速增长,跻身先进国家之列,直至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长期的相对经济不景气状态。2019年,日本颁布新年号“令和”,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

下面是详细的日本历史时代划分: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历史遗留的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家都知道中日甲午战争。二战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国,对整个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战后日本没有认罪的态度,而是想抹去这段残酷的历史,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日本虽然战败之后但野心未改,当代大学生应随时警惕帝国主义妄自狂尊,侵犯他人的领土,毕竟一个蛋丸之国非常渴望脱离小岛,领土扩张。同时,我们也应借鉴日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不断地扩充自已的实力,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类怎么发展,无论是否是大学生,都必须牢记历史,牢记日本鬼子犯下的暴行。


中国和日本军国主义是世仇,放心吧老铁,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电视剧思想,再加上日本不正面历史,不思悔改,军国主义还有所抬头,靖国牲社喂养二战罪犯。中国人民心中有数的。

不忘历史,展望未来。意思就是说要自强,防止历史重现,但也不能沉浸于仇恨中,而是共同维护和平共同发展。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就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提到中日关系史,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就历历在目,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难怪人们在中日关系上一提到“以史为鉴”,就会自然想到这一段历史,并把这一段历史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战略高度。这样理解中日关系史并不算错,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确。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说明和表达。中日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讲,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只看见“五十年对立”而无视“两千年友好”,或只看见“两千年友好”而无视“五十年对立”都是不全面的,都会得出错误,甚至有害的结论。“两千年友好”使中日长期和平,并共同发展。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就是到了近代,两国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充分说明了两国在社会自身发展周期和韵律上的“近似性”。“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邦交环境,长期享受彼此文化营养,长期享受社会文明成果。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仍然有孙中山、鲁迅、郭沫若、周恩来等人为了革命及两国友谊的需要,来往于中日之间。“两千年友好”的历史证明,“和则两利”,和处才能共生,和谐就会共赢。“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未愈的伤口上,日本军国主义又犯下滔天罪行。两场战争在半个世纪中发生,使两国人民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瞬间破坏殆尽,使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突然断裂,使两国人民失去了和平稳定,饱受着战争的煎熬和战争创伤的折磨。两场战争使中国社会倒退、国家分裂,使日本的繁荣瞬间变成废墟,国家主权受到限制。“五十年对立”的历史证明,“斗则两伤”,对立必然同输,战争一定同败。如果说“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的中日关系历史,仅仅证明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文明智慧显然是不全面的。“两千年友好”的关键是什么,“五十年对立”的关键是什么,今人必须认真总结。“两千年友好”的关键在中国。在“两千年友好”历史中,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并没有利用领先地位向日本扩张,更没有发动战争,而是信守睦邻友好的民族传统,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利。“五十年对立”的关键在日本,在“五十年对立”历史前后,日本发展快于和强于中国,日本在发展领先后有恃无恐,野心膨胀,向外扩张,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害。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的领先地位,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的大国地位,正确的做法是:领先而不称霸,强盛而不扩张;领先不忘睦邻,强盛更要友邦。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遗留问题主要在历史认识上。

日本政府采用美化历史的手段期满日本国民,很多日本人并没有接收到中国和日本间的真实历史教育,所以不能怪日本年轻人对历史的看法。我们应该更多,更详细,更多样的收集历史证据,通过出版物,网络手段等将那段历史传播出去,不能因为日本政府的拙劣手段而抹杀了。

第二,虽然中日之间那段历史让我们难以忘记,但世界总要往前看,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收集历史证据,不断传播出去),更要加强与日本的联系与合作,日本是个科技发达的国家,并且是我们难以驱离的邻居,睦邻友好对中国也非常重要,毛主席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当然也包括日本,因为日本早已不是威胁,而拉拢日本就会缓解美国在亚洲的势力,让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又是一年的918,今天外面的防空警报声又起来了。

其实过去918我一直觉得就这么过了,今年的918,我感觉有些舆论变了,前段时间在微博有清华大学的教授说

正如同这位清华大学教授所言,不丹够落后,够弱小,存在一百多年了,到现在中立两百多年没有挨打。

不丹的生存诀窍是什么呢?很简单,不丹和印度签订了《印不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印度对不丹有“外交指导权”,印度对不丹的干涉是方方面面的,所以这位清华教授所说的“只要它们选择对了道路,都能长保和平与繁荣”,我也不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外敌一入侵,我们就立即投降,你看,这不就不会挨打了吗?

从49年建国到今天,差不多70年,这70年里面中国基本没有遭受到入侵,可能时间太久了,以至于让某些人都有了幻觉,觉得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19年,这179年中只有70年还算和平,而剩下的109年中全是战火。

和平主义思潮当然是对的,我们不会去侵略别人,迄今为止中国的国防政策基本上属于防御性的。

但是不能因为有了和平主义思潮,就觉得天下无事了。

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属于遗留问题,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我还是喜欢前几年的那种政冷经热。

今天无法和日本达成正常的外交关系----尽管我们也想,但是只要一天美军依然驻军日本,就一天不可能,日本的外交不由日本掌握,而由美国人掌握。

历史问题,是需要历史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