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内蒙古伟大的诗人有谁
-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蒙古歌曲的特点是什么
- 赞美蒙古舞的唯美诗句
- 蒙古母语的诗
- 关于祖国的蒙文诗
- 关于蒙语民族团结的诗
- 开蒙古诗词
白涛现任包头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起,白涛在《诗刊》、《十月》、《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评论1000篇(首)。1992年以来出版了《从一只鹰开始》、《心上的故乡》、《蓝色的母亲河》等多部作品。作品入选《建国60周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现代蒙古诗选》、《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散文精品》、《中国散文最新读本》等。
曾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散文类金奖,多次获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1、贡桑诺尔布(1872年~1931年),蒙古族的新派亲王,字乐亭,号夔盦,系成吉思汗勋臣者勒篾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世袭札萨克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贡桑诺尔布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辛亥革命后,他毅然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2、巴·布林贝赫(1928年2月26日~2009年10月11日),诗人、学者、教授,内蒙古巴林右旗人,是蒙古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当代蒙古诗学理论的学术领路人,也是内蒙古著名的文人之一。巴·布林贝赫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书,内蒙古部队分队长、助理员、编辑,内蒙古大学蒙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代表作有《心与乳》、《命运之马》、《给攀登者》、《生命的礼花》等。
3、嘎莫拉(1871年~1932年),又名杜嘎尔苏荣,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人,是近代蒙古族著名草原诗人,是内蒙古文坛史上著名的人物。嘎莫拉的诗作现存17首,如《故乡颂》、《祭旗》、《颂军》》、《节日的摔跤手》、《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醉汉》、《艺人》、《丑态毕露》、《渡过漫长的夏日、《时代》等等,均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
4、耶律倍(899年~937年),又名耶律突欲,赐名李赞华,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耶律倍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他通晓阴阳、音律,精于医药、砭焫之术,工于契丹文和汉文的文章,曾经翻译《阴符经》。他还擅长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鹿图》后来都被收入宋朝的秘府。
5、公·官布扎布,1680年前后出生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扎萨克双亲王苏达尼之弟协理台吉敖达日家庭,自幼学习文化知识,在1662年~1722年间进入皇宫,学习蒙古文和藏文,后来成为精通蒙古、藏、汉、满四种文字的大学者。他撰写了藏蒙词典《藏文速成读本》和史书《恒河之流》,并且担任了编译《智慧之源》辞典和翻译《丹珠尔》经的主编工作。公·官布扎布不但在语文和史书研究方面颇有成就,而且对医药学方面很有研究,撰写了《药方》、《藏蒙汉合璧药名词典》等著作。
6、纳·赛音朝克图(1914年~1973年),原名赛春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中国现代诗人。纳·赛音朝克图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协内蒙古分会主席等职。纳·赛音朝克图继承了蒙古族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凝练、整齐、音乐性强、对仗工整等特点;代表作品有诗集《我们雄壮的呼声》、《幸福和友谊》,叙事长诗《南迪尔和孙布尔》,抒情长诗《狂欢之歌》以及《纳·赛音朝克图诗选》等。
7、鲍尔吉·原野,姓“鲍尔吉”,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鲍尔吉·原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品有《譬如朝露》、《羊的样子》、《青草课本》、《让高贵与高贵相遇》、《原野文库》、《原野上的原野》、《草言草语》等,其小说、散文、诗歌、文学报告等均多次获奖。
8、巴·敖斯尔(1935年~2010年),蒙古族,内蒙古锡盟西乌旗人,历任西苏旗小学教员,《花的原野》月刊编辑、副主编、代主编,内蒙古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名誉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巴·敖斯尔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品有《草原之美》、《草原秋色》、《巴·敖斯尔诗选》、《儿童诗选》(合集)、《绿色情韵》等。
9、柏青,内蒙古突泉人,中国当代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柏青是《西部作家》主编,迄今发表出版作品8部,300多万字;其代表作品散文《馈赠冬天的暧昧》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曾获第八届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草原文学奖等。
10、张天男,1959年出生,笔名张刃、张锄,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现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天男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火焰的支点》,组诗《雪中美人》、《水上歌谣》、《即将到来的冬天》、《一个失去了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古体诗《钓雪楼诗钞》,其中组诗《雪中美人》、《口罩外面的春天》分别获得内蒙古第五、第八届索龙嘎奖。
11、原散羊,原名刘永,蒙古族,1981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原散羊是第三极神性写作诗歌流派的主要成员和理论阐释者,非非主义诗歌流派同仁,民间科研机构内蒙古诗歌研究中心负责人。2010年,他与诗人王楚、张蜀恒共同创办了内蒙古地区第一个具有评论性质的诗歌刊物《省。评论》,著有诗集《在羊毛和蓝天之间》(2011年,中国文化出版社)。
12、庆胜,笔名克冬·庆胜,1956年9月生于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涂克冬·庆胜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从小生活在政府大院,当过知青、烧过锅炉、干过刑警、做过法律老师。他的代表作品有《第五类人》、《萨满的太阳》、《陷阱》等。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这是一首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祖国北方草原的辽阔壮美,前四句歌唱敕勒族的生活环境,后三句写敕勒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1.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些诗句都非常优美,富有诗意,反映出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
蒙古歌曲的特点是什么蒙古歌曲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风土人情,蒙古族音乐传统的长调、呼麦、马头琴等都已经被全国人民熟知,蒙古歌曲的特点: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蒙古歌曲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
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
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
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
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2、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
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 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
扩展资料:
歌曲分类
1、述事歌。述事歌是近百年来在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和农业区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复杂情节、人物众多的大型民歌体裁。其形成过程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思想、生活方式上都有其深刻原因的。从民族艺术的角度讲,蒙古人素来善于运用巨大的、史诗性的艺术形式来反映自己的生活,塑造心目中的高大英雄形象。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在内蒙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风格色彩区:1呼伦贝尔风格多华彩重装饰。
2科尔沁歌曲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
3锡林郭勒歌曲苍凉而古朴。
4鄂尔多斯歌曲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
5阿拉善歌曲沉沉着而有耐力。蒙古民族向有“诗的民族”之称,蒙古族居住的辽阔草原,世人称之为“歌的海洋”。
赞美蒙古舞的唯美诗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蒙古母语的诗有。
因为蒙古语是蒙古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官方语言,因此在这些地区都有使用蒙古语创作的诗歌。
蒙古语诗歌一般反映大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歌颂自然及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蒙古语诗歌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代表性的诗人有朱日和、巴音格、吴青峰等。
同时,在蒙古国也有许多优秀的蒙古语诗人,如C.Dalai的《成吉思汗之歌》等。
抓痊谱尔珠根拜跋双,章龙三昆玉乃巴勒旺。
达秧窑朔哈日百协图,达尔温查哇加至勒梁与安。
以上是一首用蒙古文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赞美之情。蒙古文诗歌常常以丰富的形象、深情的笔调和优美的节奏展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
关于蒙语民族团结的诗蒙语民族团结的诗有很多,以下是一首著名的:
蒙古族兄弟
蒙古族兄弟,手拉手心连心,
同心协力,共筑伟大团结。
草原千里,风吹草低藏,
山水相依,一家亲如手足。
骏马奔腾,雄鹰翱翔天,
草原上,我们同舞飞翔。
蒙古族兄弟,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开蒙古诗词开蒙有关诗句,例如:“虚空无障处,蒙闭有开时。”
出自:《桃林场客舍之前有池半亩木槿栉比阏水遮山…五言八韵》
唐代 · 韩偓
插槿作藩篱,丛生覆小池。
为能妨远目,因遣去闲枝。
邻叟偷来赏,栖禽欲下疑。
虚空无障处,蒙闭有开时。
苇鹭怜潇洒,泥鳅畏日曦。
稍宽春水面,尽见晚山眉。
岸稳人偷钓,阶明日上基。
世间多弊事,事事要良医。
作者简介: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