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简称是什么 福建为什么叫闽越

目录导航:

  1. 福建简称是什么
  2. 福建省简称及省会
  3. 东汉之前福建叫什么
  4. 福建省的简称为什么是闽
  5. 福建省名字的由来
  6. 福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国
  7. 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是什么
  8. 为什么福建简称闽
  9. 东汉末年福建叫什么
  10. 越与粤的区别和含义
福建简称是什么

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福建省简称“闽”。

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周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是闽中郡的一部。秦未汉初,勾践的后代无诸因佐汉灭秦伐楚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闽王,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13年(公元725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第一次出现“福州”。开元21年(公元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今建鸥)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同福州都督府井存。这就首次出现“福建”之称。

福建(简称“ 闽”),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中国台湾相望。其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著名景点有:鼓浪屿、武夷山、泰宁、太姥山等。

福建

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代以后,这方水土的名称历经变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

“闽”的最早记载见于中国上古时的百科全书《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汉代许慎所作的汉字专著《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 。这里的蛇种就是蛇族,即信仰蛇神的氏族。闽字造字是从虫,门声。“虫”字通 蛇 解,即家门供奉蛇的氏族,闽越人图腾为蛇。定义闽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

福建人却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蛇深刻影响着闽人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习俗。[2]

福建自古称“闽”,“闽”的意义就是门内供着一条蛇。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并不把它归为“门”部,却归之“虫”部,释义是“闽,东南越,蛇种”。古代百越的越族一个主要分支——闽越族生活在闽江流域和东南丘陵和沿海多蛇地区,以蛇为本氏族的象征,或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顶礼膜拜,因此闽越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着崇蛇风俗,“披发文身,以像鳞虫”,有断发文身习惯,把蛇形刻画于身上,以祈求避免遭受凶猛动物的侵害。

蛇形图腾崇拜的习俗,已成为闽文化的标志之一。大量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证明闽越人盛行崇蛇之风,武夷山汉城遗址 发现了蛇形装饰图案的瓦当、雕有蛇图的铜铎残片。在三千年前福建青铜时代的陶器上,就充满蛇图腾的印记——陶器上有蛇形堆塑,陶器表面有蟠虺纹饰,及仿蛇皮花纹的各种几何图案。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诏安县官陂镇溪口村等地也发现蛇形石刻,充分显示早期闽越人对蛇信仰与崇拜的鲜明特征。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无不记述闽越人的蛇图腾。

西汉后,人们将蛇移画于船帮上,从此闽船必画有一蛇,清初郁永河《海上纪略》载:“凡闽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闽中及闽东一些地方的妇女,至今流行发髻上插蛇簪奇俗,蛇簪由银子制成,花式繁复,基本样式是一条高昂着头的小蛇。为突出小蛇形象,闽中妇女常把头发盘成多股辫子,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黑亮的蛇拥簇一条白亮的小蛇,极为诡异。这种蛇簪实际上是缩小了的古代闽越族徽——一只飞腾的蛇,她们插戴蛇簪,以示“不忘其祖”。

福建民间保留很多与蛇有关的民俗风情,许多地方都建有蛇王宫庙,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长汀罗汉岭、南平西芹、闽侯洋里及永春等地的蛇王宫,福清、莆田一带的蛇王庙则被称为“青公庙”。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至今流行“人蛇共寝”之俗。当地生长一种黑色无毒蛇,家家把它视为庇护之神,称之为“侍者公”。闽北的延平、闽东的古田和尤溪等地,至今仍保留上古的崇蛇习俗。闽西长汀、永定等地的蛇王神被视为能“听断严明,主持公正”,过去民众有纠纷,就到蛇王神前表白起誓。

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闽人的民风民俗,从形体上看,蛇与龙相似,在十二生肖中,民间称蛇为“小龙”,俗信龙是由蛇演变成的。在福建民间,各地广泛流传人与蛇结合的美丽故事,如“蛇郎君”故事中的蛇郎君,是一个善良的君子,人们据此改编成闽剧《花鸟记》,深受闽台人民喜爱。

除“闽”之外,福建还有过“七闽”、“八闽”之别称,现习惯称“八闽”。“七闽”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书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郫、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闽”起初是专指周朝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如唐代的贾公彦所作的《周礼疏》中说:“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也。”,后来演变成泛指福建。

所谓“八闽”,是因为宋朝时称为福建路,置福州、建州、泉 州、漳 州、汀州、南剑六个州及邵武、兴化二个军,共计有八个同级行政的机构,因而得名。

福建省简称及省会

答:福建省简称闽,省会在福州,福建有八水一山田说法,也有八闽大地说法,有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漳州,厦门,泉州和莆田九个地市,福建多山,造就各地方言众多,十里不同音,八里不同乡,福建人也经商众多。福建的省会福州是个历史韵味十足的城市,有三坊七巷等文化遗址。

福建省简称“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省会福州。全省辖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下设11个县级市、31个市辖区和42个县(含金门县),全省陆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4154万人。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城市是福州。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面、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面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南北最长为530千米,东西最宽为480千米。福建省现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 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省会为福州。

福建省[1],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陆域界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2]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3]。

2020年8月,入选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在福州市。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中国台湾相望。其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著名景点有:鼓浪屿、武夷山、泰宁、太姥山等。

福建省简称是闽,省会福州。福建在远古时属百越之闽越部落,春秋以后属闽越国,秦国平百越后置闽中郡,但并未真正统治。

汉朝初期,延续秦朝模式,但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闽越国叛乱,汉武帝率军平息,并迁闽越人到江淮流域,福建省归会稽郡南部都尉管辖,这才算真正开始统治。

南北朝陈朝时设置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州治设在晋安(今福州)。随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闽县,恢复建安郡(福建的古郡名),郡治由建安(今建瓯)迁至闽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迁建安县。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立闽州都督府,属江南道,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属江南东道,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福建经略军使,这是福建名称的起源。

东汉之前福建叫什么

叫“闽”,最早出现在周朝,西周时福建称闽越,《周礼·夏官》称七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福建为闽中郡辖区的一部分,从此福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

汉高祖立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立为冶县(后复名东冶),东汉改为东侯官。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析东侯官置建安县,此时福建有侯官、建安、南平、汉兴和东冶5个县。

福建的历史很久远,在秦始皇时,他就曾“南平百越”,秦王朝在闽越故地设置闽中郡。到西汉初年,刘邦也曾在公元前202年立闽越王,从而形成闽越国。西汉时的福建属于会稽郡,而会稽却位于整个郡的最北端,福建境内甚至只有一个县,可见当时福建除福州外恐怕都是化外之地。

福建省的简称为什么是闽

1、是因为福建地区古时候蛇多,当地氏族以蛇作为图腾崇拜而被称为“闽”。

2、在先秦时期,古书《周礼》上就出现了“七闽”的记载,主要表示的就是散居在福建地区的部落,而这些部落大多以蛇为图腾。在北宋过后,福建的简称为“闽”基本就定下来了。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这里依山傍海,形成了独特的闽越文化,福建简称闽也主要源于这里的历史文化。

战国后期,越王勾践后裔就来到福建境内,与当地居民组合成新的部族,称为闽越族。唐朝后,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福建称为闽王国。这之后,福建就简称为...

1. 福建省的简称是闽。
2. 这是因为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历史上曾经是闽南地区的主要政治中心,因此取自该地区的名称“闽”作为福建省的简称。
3. 此外,福建省的简称为“闽”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福建省曾经是闽越国的疆域,后来又有闽州、闽南、闽东等地区的划分,因此“闽”作为福建省的简称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意义。

福建省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

汉代许慎编写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闽,为东南越蛇种。"福建地处亚热带,自古多蛇,史前时期这里的先住民以蛇为图腾崇拜。闽侯县昙石山、庄边山遗址及清流狐狸洞遗址等清楚地表明,原始社会时期已有人类在福建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的福建被称为"东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秦末汉初,东越王无诸佐汉灭秦有功,被封为"闽王",其国称为"闽越国"。

福建省名字的由来

福建省名的由来: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 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

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

福建地名的来历是福建境内有福州和建州两府,取两府首字得名福建。福建在周朝时期是七闽地,春秋时期之后是闽越地,秦朝时期这里设置闽中郡。

唐朝中期,先后设立了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取福州和建州两府首字设立了福建经略军使,这就是福建最开始出现的时候。

福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国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

所以应该是东百越吧

福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属于闽越国。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 ,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广东潮汕、梅州)。

福建一地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被任何诸夏诸侯政权占据,目前记载不多,春秋楚国灭掉无数南方小国,但势力范围离福建很远,后来的吴国越国势力也没进入这个地区。一直到战国晚期,越国被楚国灭掉以后,越人的一支辗转迁徙到福建,建立了闽越政权,福建地区的记载才逐渐清晰起来。

闽越国。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这句话的意思是,福建多为山地,有很多蛇虫出没,便在门下增加虫字,显示福建的这一特性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福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属于闽越国的,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逃到了如今的福建省,与当时的百越原住民一起,共建了一个国家,称为闽越国,它大致存在于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间,闽越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

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是什么

《说文解字》称:闽是“东南越蛇种”,早期闽人多以蛇为图腾崇拜。“闽” 在福建最早是族称,即为福建土著民族之称呼,后来也称为“越”。《史记?吴太 伯世家》的“索隐”对“荆蛮”解释说:“蛮者,闽也,南蛮之名,亦称越。”因此, 合称为“闽越”。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称“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之说, 那是因为福建土著民族在秦以前有“七国”即有七个部落的缘故。称福建为“八闽”,是在汉人南迁以后的南宋,因为从北宋开始,福建有八个 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这八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 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沿用下来。这当中,从清初康熙年间开始,福建除了原有八个府的行政单位,还有台湾府 也属于福建管辖。这样,福建曾有过九个府的年代,所以八闽的福建又有“九闽”之称。 直到清光绪十一年( 1885年),台湾建立行省,与福建分治,于是九闽的福建又恢 复八闽之称。

为什么福建简称闽

福建省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

汉代许慎编写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闽,为东南越蛇种。"福建地处亚热带,自古多蛇,史前时期这里的先住民以蛇为图腾崇拜。闽侯县昙石山、庄边山遗址及清流狐狸洞遗址等清楚地表明,原始社会时期已有人类在福建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的福建被称为"东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秦末汉初,东越王无诸佐汉灭秦有功,被封为"闽王",其国称为"闽越国"。

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境内有江叫闽江,以闽江为母亲河,故简称“闽”。

东汉末年福建叫什么

东汉末年福建叫山越。山越不止福建,还包括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地区。古书记载:山越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时人对江东地区生活在群山峻岭中的群体的统称。这一群体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热爱和平、辛勤劳作的百姓。这种语境下,山越一词是一个十足中性的称呼。如同我们称曹操的魏国为曹魏,刘备的蜀国为季汉一样,并无明显的价值取向。为方便讨论,下文统一用山越指代这一群体。

山越生活劳作的地方,如同其名。“山”者,是说他们主要生活在山区,“越”者,则是当时对江东地区的另一种称呼,例如“吴越”。以东汉末年行政区划为例,山越生活的地区,是一片以丹杨郡为核心,逐渐向南辐射到吴郡、会稽郡等,囊括了江东六郡的广大区域。以今日行政区划为例,山越百姓生活在今日的江苏、浙江、福建和江西地区。

那时福建叫建安郡.

东汉末年,孙策在击败吴中豪帅严伯虎之后,亲自谋划平定冶县。冶县平定后,在闽北正式设立了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今南平)三县;接着,又打败逃往侯官(今闽侯)的会稽郡守王朗,占领侯官,并立县。这是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

此时,原冶县(东冶)地就有了四个县。建安十年(205)又转讨上饶,并分建安之桐乡地,设立建平县(今建阳)。这样,汉廷第一次真正地在东冶(今福建)建立了五县(建安、汉兴、南平、建平、侯官),确立了政治统治。孙权于建安8年(203),确定了自己在东冶(今福建)的统治地位,在建安县设立了南部都尉府,隶属于会稽郡。这是一个军事管制委员会性质的政权。

吴永安3年(260),建立了建安郡城,这是福建辖境的第一座省城。建安郡的设立,标志着福建地区从此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行政建制,标志着“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冶县”、“东冶”等提法退出了历史舞台。建安郡的建立,使福建从此被正式纳入了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轨道,结束了“此前不通中国”的局面,标志着“七闽,至三国吴时,始通中国”(乾隆福州府志),即正式接受中央王朝统治。当时福建重心在闽北,中心在建安。“建安”是当时福建疆域的代称。

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析东侯官置建安县,此时福建有侯官、建安、南平、汉兴和东冶5个县,统称闽越。

越与粤的区别和含义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意思不同等,越是指古代越国,位于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古称吴越,而粤是指广东省的简称,是指南岳一带

1、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百粤、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长江中下游、江淮之间)等。

2、隋唐以后“越”、“粤”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

早期是越,后来给中原人统治了,就慢慢变成粤,粤语中,越和粤是同音。 越指是越人,大概就是南方一带。北到浙江,福建,然后到广西,广东,到后来的越南。

越与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上。越语是一种南亚语言,源自中国南方粤剧演出文学中。粤语是一种汉语方言,其基础是重庆话、湖北客家话,以及来自民间的粤语歌谣。由于历史的不同,越语和粤语在语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此外,越语使用较少,而粤语使用非常广泛,在整个华人世界都很流行。因此,越语和粤语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对于越语,它代表着南方文化的独特性,而粤语则是华人文化的象征。


越是指中国古代的南方民族,它最初在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市形成国家。粤是指今天的广东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
越与粤的区别在于,越是指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而粤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此外,越文化是以田野考察和文学作品为主要特征的,而粤文化则以贸易及其他经济活动为主。
越与粤的含义是不同的。越是指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粤则代表着中国现代的文化和社会,它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特征。

越,由浙江越剧团而闻名沪、浙一带,也是越剧的起源地(浙江)。

粤是广车的简称,也是粤剧的发洋地,闻名于广车、香港。主要是由戏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地名,就比如京剧,人们立刻就知道在北京。黄梅戏在安微,沪剧在上海豫剧在河南等等,都是由戏种带到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