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的由来 闽南为什么叫闽

目录导航:

  1. 闽南语的由来
  2. 闽南地名来历及典故
  3. 福建为什么简称闽
  4. 闽南语的由来
  5. 闽南话的来历
  6. 闽南名字的由来
  7. 古代闽南地区的称谓
闽南语的由来

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由于为了躲避战乱,中原的汉人分别在西晋时期、唐朝和北宋末年分三次大规模南迁至福建闽南,这样也就把河洛语带到福建,闽南以外的闽南语则是后来闽南人向外迁徙形成的结果。

闽南地名来历及典故

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闽越文化。闽南地区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包括福州、厦门、泉州等地。闽南历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闽越族群,他们是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

在古代,闽南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交汇点,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这使得闽南地区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在唐宋时期,闽南地区的港口城市如福州、泉州等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闽南历史上也有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事件。例如,福建土楼是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宗教寺庙和文化名人,如开元寺、南普陀寺、郑成功等。

总的来说,闽南历史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闽越文化,经历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福建为什么简称闽

“闽”也是古氏族部落名称。“闽”这个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闽,东南越。”

这个观点认为古“闽”人是越人的一支,生活在东南地区。但实际上最早“闽”和“越”不是一回事。

有的学者认为:闽人起源于岷山,与夏禹是同族,夏代时闽人居于山东七汶之地与夷人同居一处,因此而被称为“七闽”。

夏灭亡之后,闽人又向南迁移到现在的福建武夷山居住。因此后来福建才被称为“闽”。

福建简称“闽”,这个闽字来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百越民族,据考证闽字在上古汉语中代表长蛇,百越中活跃在今天福建省南部范围的部落大多信奉蛇神,于是以神为名,自称闽越。

福建简称“闽”,这是福建最早的名称,也是福建最早的蛮族族称。

有人说,“闽”字是从“蛮”字谐音而来,闽南话“闽”、“蛮”倒是谐音,但不知两三千年前,当时的国语是不是以闽南音为准。从咬文嚼字般的拆字法讲:长虫者,蛇也;闽者,关在门里的蛇也。《路史》云:“闽乃蛇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也就是说,最早居住在闽地的原始氏族部落是以蛇为图腾,这些历史上被称为闽人的土著居民奉蛇为神灵。荒山野岭,气候闷热潮湿,蛇虫滋生繁衍,故以蛇为崇拜的图腾,不足为怪,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漳州市平和县文峰乡的三平寺仍保存着敬蛇如神的奇俗,泉州市南安诗山仍有蛇山庙在。

福建简称闽,与福建的原始自然条件有关。过去福建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是虫蛇出没的荒芜之处。福建又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沿海多岛屿,而岛屿就象是大陆的门户,而福建许多岛屿就直接命名为“门”。“门”内蛇虫众多也就有了“闽”这个简称。

福建为什么简称闽

福建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是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福建省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

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的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和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闽南语的由来

从闽南方言看闽地缘、血缘、语缘的亲密关系。

闽南方言的形成与闽南人的历史休戚相关。今天的闽南方言区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汉人移居,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移入闽,是在“五胡乱华”年代。当时中原一带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大批北方汉人相率离乡背井,来此避难落户;及至“永嘉之乱”,又有“衣冠八族”移居闽地。

唐五代,更有成批汉人从中原迁入福建。这些闽南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河南,他们带来了不同时期洛阳一带的中原汉语,跟当地原有的语言和方言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闽南方言。

客家人习惯上称闽南人为“河洛人”,称闽南话为“河洛话”便是这个缘故。时至今日,古河洛话在洛阳本土已变得面目全非了,而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却还保留在今天的闽南话里,成了闽南人根在中原、闽南话源于中原汉语的佐证。

例如,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保留了较多的古音,并明显地表现出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层次,其中既有秦汉上古音的残余,如“飞”的声母[b],“猪”读[di],即所谓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又有隋唐中古音的保留,如“接”读[zidp],“节”读[zidt],“席”读[sik],“沉”读[dim]等,即完整保留着中古汉语三套入声韵尾和三套鼻音韵尾;还有历代语音的变异,如“三”读[snd],“石”读[zi6h]等等。这些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原汉语在闽南话中留下的痕迹。

闽南话的来历

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当时为了躲避战乱,中原的汉人分别在西晋时期、唐朝和北宋末年分三次大规模南迁至福建闽南,这样也就把河洛语带到福建,闽南以外的闽南语则是后来闽南人向外迁徙形成的结果。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名字的由来

福建简称闽,闽南指的是福建南部,即厦门、泉州、漳州这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讲闽南语。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漳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

古代闽南地区的称谓

福建在古代叫做“闽”。战国后期,越王勾践后裔就来到福建境内,与当地居民组合成新的部族,称为闽越族。唐朝后,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福建称为闽王国。这之后,福建就简称为闽。

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闽南古代称南蛮,以前的首都一直在北方,闽南地区人烟希少,乌烟瘴气,生活上南方人霸得蛮,也不服北方人统治。

古时候的闽南地区曾用过“嘉禾”、“中左所”和“思明”等名,我感到其中“嘉禾”寓意最美好。

“嘉禾”,汉语词语。嘉禾生於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

嘉禾,汉语词语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奇特美好的谷物;三国时吴大帝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