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农事诗赏析 西周的重农观念起源于周人早期的历史

目录导航:

  1. 诗经中的农事诗赏析
  2. 一分钟了解儒家思想发展
  3. 西周时期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诗经中的农事诗赏析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译文

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有人送饭来看你,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黍米。头戴手编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挥镰收割响声齐,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梳齿,粮仓成百开不闭。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儿童心神怡。杀头黑唇大黄牛,弯弯双角真美丽。不断祭祀后续前,继承古人的礼仪。

《诗经》中的农事诗体现了周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农业在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在几千年前工业文明尚不发达的时代,农业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周代社会的农业生活方式,决定了周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生活,决定了《诗经》艺术表达的农业文化特征。通过对最能反映农业经济文化内容的《诗经》农事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周代的经济生活实际,揭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审美趋向产生的物质根源,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农业文化特征的由来。

2.农事诗的概念以及《诗经》中农事诗的篇目概述

“农事”一词,在《诗经》里并没有出现过。最早提到“农事”这一概念的地方,应该是《亡传襄公七年》中的“夫郊祀后樱,以祈农事也。”以及《礼记月令》中的“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从这些语句来看,“农事”本指耕耘、收获和贮藏等农业活动。在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中,郑玄、孔颖达最先使用“农事”这一概念来解释作品。最早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诗经》中农事诗的是朱熹,他在《诗集传》中给出了农事诗的十一篇具体篇目。

第一次使用“农事诗”一词的人是郭沫若,他在1944年发表的《从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提到了这一概念。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把农事诗的概念定义为:描述农业生产生活或与农业生产生活有直接关联的事物的诗歌。

对于《诗经》中的农事诗具体篇目的划分,历来都有不同说法,从广义上来说,《诗经》中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都从不同角度折射了农业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但是从狭义上说来,又有一些篇目是更集中、更具体地描绘农业生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的。

我们现在一般把《诗经》中的农事诗定为《七月》、《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这十一篇。

3.从《诗经》看西周农业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诗经》中的农事诗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周代的农事状况,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丰富的社会内容,把它们称作反映周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毫不过分。通过对农事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3.1西周时期农民的毕活状态与社会地位

3.1.1生产劳动关于周代农民的劳动情况,在以《七月》为代表的几首农业生活诗中,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七月》逐月叙述了农奴们一年的劳动与生活。从年初的修理农具、下田耕种开始,一直写到年终的祭祀宴饮。在《七月》、《甫田》、《大田》、《载芟》、《良耜》中,都有给地里农忙的人送饭吃的情节,形象地表现出农民在农忙时的紧张与辛苦。但即使整年辛劳,农民却依然过着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生活。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穹窒熏鼠,塞向瑾户”等诗句中不难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概是什么状态。

3.1.2阶级关系

西周时期阶级等级森严,农奴的地位十分低下,是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劳动成果的分配也是极为不均,即使粮食丰收,农民也只能吃陈谷。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更说明了农民阶级与贵族相比社会地位的低下。

3.2西周的农业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始于农业,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周人更是一个重农的民族,他们尊农神后翟为始祖,很早就开始了农事活动,也正是这种意识造就了当时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3.2.1农业发展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在很早以前便已培植选育了很多农作物。《诗经》中提到了如桑、白蒿、荻草、芦苇、李子、枣、水稻、青麻、小米、高粱等众多农作物,说明当时人们的食物种类已经非常丰富。除了粮食作物以外,还有很多野菜水果也可以作为日常食品食用。

西周时期的农业开垦技术也已达到一定水平,《诗经》有多处提到“耜”“博”、“钱”等当时比较流行的农具,说明了西周社会对生产技术的重视。

3.2.2农时概念周代农业虽然与前代相比有较大进步,但受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仍然是属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所以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非常重要。从那时开始,人们便已有了强烈的“农时”概念,遵循自然规律与节奏进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

在《诗经》中,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七月》,诗中表达时间意向的词出现多达四十多处,从开头的“一之日”“二之日”一直写到到结尾的“三之日”“四之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循环往复,年年如此,充分地说明了西周农民对节令物候的敏感。

3.3土地制度的变化

3.3.1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夏、商、周三代所实行的土地制度基本一样,都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士地国有制度。因为当时道路纵横交错,把土地隔为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得名。最早出现“井田”一词是在《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的“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日井田”一句。井田的所有者是周王,分配给庶民使用。土地领主即是周王分封的各级贵族奴隶主,他们强迫农奴们为他们耕种,定期向周王交纳赋税,土地不得买卖与转让。

3.3.2具体作品中反映出的土地制度及其转变

《诗经》有很多篇章在描写农事时都涉及到了当时的土地制度问题,其中提到“公田”的比较多。如《周颂臣工》中的“嗟嗟臣工,敬尔在公”,这里的“在公”即是“在公田上”上的意思。还有《甫田》中“倬彼甫田,岁取十千”的“甫田,,二字,据考证应为“天子田”的意思,也就是指公田。

另外根据《载芟》中所讲到的一个大家族从家族长到公社农民以及家属和奴隶一起下田耕种的情景,也说明了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公有而非个体家庭所私有。

而私有制在当时也已出现一些萌芽,在《诗经》中的农事诗里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证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小雅《大田》中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私”字即为“私田”的省略。

但《诗经》中提到公田概念的次数远多于私田,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是以公有制为主,公田比例多于私田,另一方面是因为《诗经》中的农事诗多为周天子举行藉礼时所唱的歌,所描写的生产劳动的情景当然是在公田里进行的。

4.结语

《诗经》中的农事诗是我国西周时期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们详细地记录了西周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农业林业等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情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整体面貌、各种农业礼制风俗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情况都有重要的价值。

《诗经》是一部不朽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人们继续去探讨研究。

一分钟了解儒家思想发展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一、春秋时期——儒学的开创

开创者孔子:

1.核心思想为“仁”,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提出“礼”,号召“克己复礼”,即恢复理想中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实现社会稳定,同时以中庸思想和“和而不同”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3.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扩大的教育对象的范围;他以“成人”、“君子”为教育目标,提出“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身体力行”等诸多重要教育原则。

4.文献方面:整理编订文献“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二、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1.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发展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观点,提出较为完整的“仁政”理论,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3.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论”为代表的民本学说,这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为宝贵的成分。最典型的是言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伦理观上主张“性向善”,实行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

(二)荀子:

1.天人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制天命而用之,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2.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

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主张“性恶论”。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代表人物董仲舒:

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

四、宋明时期——儒学上升到新高度

(一)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程颢、程颐:理是万物的本源,理的核心是“仁”;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2.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观点: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二)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反对理学的繁琐回归本心。

1.陆九渊(心学的创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2.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致良知;知行合一。

五、明清之际——儒学新发展

1.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作是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3.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6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儒家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孔子开创的先秦儒学、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儒学、西学冲击下的现代儒学四个阶段。

一、先秦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创立是有其深刻地历史根源的。当时春秋战国时期正经历着一场空前变革,这场变革在社会形态方面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政治制度则是周礼的“礼制”向“法制”社会的转变。

这一时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友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希望能恢复到西周的礼乐制度,还是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人。孔子也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而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所推行的是黄老之术,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一种积极的思想是及其重要的。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这一时期的儒学有点制度化和宗教化了。当儒学的一些主要内容被制度化以后,它就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

三、宋明理学

到了两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和朱熹。因此又被成为程朱理学。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心学”。所以又叫陆王心学。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近代新儒学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五四之交,北京浸没在一片尊孔复古的逆流之中。帝制复辟的事实,说明君主专制思想的毒瘤依然存在。这使得一批年轻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感到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动以孔教为核心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

因此,他们进行了一场精神解放运动,对孔子以及儒学做出有力的批判,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儒家传统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丧失殆尽。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熊十力等人。

西周时期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政治:古希腊城邦始终是独立的政治单位,没有那一个城邦拥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而中国各诸侯国则在兼并战争后逐步走向统一。这也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在政治上的不同表现。

2。经济: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而中国各诸侯国一般重农严重抑商。

3。文化:希腊城邦普遍实现共和政体,王权势微,有的甚至建立比较发达的民主政体,如雅典。而中国各诸侯国王权则日益强大,最终建立了高度的

君子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形式:城邦之间是联盟性质而非统一政体,没有统一的上级政治体系,而春秋战国局面形成前就存在统一“天下”的观念,并且存在周礼的维系。

原因:中国当时地大域广,人口不集中,交通有不发达,实行分封制诸侯各自为政,又重农抑商隔绝联系,因此当时中国不能实行民主制。

西周及其以前的王都或诸侯国都,具有以下一切特征:

一是城内虽然集中有种类繁多、分工颇细的手工业生产作坊,但人口有限,并不密集。到春秋时,仍如《战国策?赵策》所说:“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

二是在各居民点遗址出土过大量农具,各居民点间尚有大面积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和城外的村落遗址相比,无显著区别。可见城内居民,基本同城外居民一样,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这说明当时还处于城乡刚刚开始分工之时。

三是城内居民分散聚居于若干居民点,城内还存在着族徽不同墓地,而且各墓地内既有贵族、又有平民。这些情景,又说明还保存着氏族组织和分族聚居的传统。因而,这时的城池,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性质。严格地说,只是一些设防的城堡,并没有形成规模较大、商业比较繁荣的城市。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长期分立,各自为政。虽然希腊古典时代的这些城邦在制度、风俗、语言、经济、宗教、文化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但由于希腊属于丘陵地形,各城邦相对独立。2、实行公民政治,定期选举管理者。(只有斯巴达的国王为终生制)3、经济上以小私有经济为主,商业较发达,无神庙经济。4、军事上,实行公民兵制,无固定军队。

城邦 小国寡民。

西周诸侯国由周天子分封而来,一般是天子的亲戚或者有功的将臣(如姜子牙),诸侯国土地上及土地上人民归自己所有,但是必须上交天子贡赋,一旦周与邻地开战,诸侯国必须派遣军队,并由天子统一指挥。西周主要由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组成其礼乐文明,加强周天子对扩大后疆域的管理。

西周时期的诸候国都城,是诸候国的政权中心,要管理全境内的所有事务。古希腊的城邦只管理自已城邦的事务,所以称城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