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后面的国家 埃及历史上的改革

目录导航:

  1. 古埃及后面的国家
  2. 埃及什么产业发达
  3. 汉武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4. 埃及经济实力如何?分点分析
  5.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高中历史
古埃及后面的国家

希腊马其顿时期(BC332-BC30)

公元前4世纪,希腊半岛原来繁盛的各城邦由于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逐渐衰落,此时北方的马其顿强盛起来并统一了希腊半岛(巴尔干半岛)。

BC334年开始,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了他的十年东征之旅,并在BC332年灭亡古埃及最后一个王朝(波斯人建立的第31王朝)并统治了埃及。从此埃及被纳入了马其顿帝国的统治之下。

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部将瓜分这个帝国,BC3世纪陆续形成一系列希腊化国家:安提柯王国、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三个国家对内互不统属,对外团结一致统称马其顿,即希腊化时代)。这时的埃及纳入了托勒密王国的统治。

安提柯、塞琉古与托勒密

BC30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所统治的托勒密被罗马的屋大维消灭,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被纳入了罗马版图。

罗马帝国时期(BC30-AD641)

BC30年,屋大维将埃及纳入罗马版图,随后BC27屋大维称元首(元老院首席元老与公民中第一公民),奥古斯都(至尊至圣)。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古代罗马疆域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作为一个行省而存在(早期作为执政官的私产),公元395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灭亡,但是埃及仍然位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之下。

强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公元5、6世纪,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国势强盛,几乎复国(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公元6、7世纪,帝国大量领土陆续丢失(包括埃及),最终成为龟缩在小亚与巴尔干半岛的偏安小君主国,苟延残喘到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帝国灭亡。

公元641在拜占庭帝国衰落之际,阿拉伯帝国征服埃及地区,成为了这里新的统治者。

阿拉伯帝国时期(641-1258)

阿拉伯自默罕默德之后内部团结一致,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横扫亚非欧(曾与大唐发生过战斗),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帝国之一(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唐帝国),并取代拜占庭控制了埃及地区。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称其为“大食”;西欧称其为“萨拉森帝国”)对埃及的控制从第二任哈里发(伊斯兰世界对政教合一的领袖的称呼)开始,历经第二、第三、第四任哈里发。

第四任哈里发之后历经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称其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中国史书称其为“黑衣大食”)、法蒂玛王朝(中国史书称其为“绿衣大食”)、阿尤布王朝、马木留克王朝。

马木留克王朝时期的来自阿拉伯的萨拉丁却成为了埃及人的民族英雄,逐渐带领埃及及周边地区脱离阿拉伯控制,但随后马木留克王朝灭亡被另一个新兴的帝国取代

奥斯曼帝国时期(1517-1914)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占领并统治埃及地区,埃及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并跟随着走入了近现代。

奥斯曼帝国

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1798-1801)

法国近现代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非常强大(很能打),一度将埃及都纳入控制范围之内(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是值得吹的一件事了。

拿破仑统治的埃及

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时期(1805-1849)

默罕默德.阿里名义臣服奥斯曼,实际上在埃及创立的就是默罕默德.阿里王朝,积极推动埃及的现代化改革,是杰出的政治家

默罕默德.阿里

阿巴斯时期(1849-1854)

如果说前面的法国只是埃及统治时间轴上的备胎,那么阿巴斯更像是千斤顶(连备胎都算不上,哭晕在厕所╥﹏╥...),不但本身影响力不如法国,统治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五年(阿巴斯王朝前期猥琐发育近百年结果才雄起几年)

阿巴斯一世

埃及总督伊斯梅尔时期(1863-1879)

属于默罕默德.阿里王朝统治,是埃及和苏丹的世袭总督,致力让埃及与苏丹现代化,可惜最后结果却是让国家负债累累,他的理念可以大致理解为“脱非入欧”(JOJO,我不做非酋啦!我要做欧皇!)

伊斯梅尔

英国控制时期(1882-1922)

随后的埃及碰上了近现代历史上的疯狂的殖民爱好者——大英帝国,这段历史就开始为我们所熟识了(与我们晚晴历史相似),英国开始对埃及进行统治

殖民时期的英国

英国统治分为两个阶段:英国占领埃及(1882-1914)、英国成为埃及保护国(1914-1922)(英国:收保护费啦,这条街都是我罩着的)

但是实话实说即使埃及在官方名义上脱离英国之后,仍然处处体现出的英国的影子(毕竟到前些年咱中国香港还有一小撮人想脱亚入欧,摆脱这些影响需要一个过程)

埃及王国时期(1922-1952)

此时的埃及最能体现出什么叫人能走茶不能凉,虽然名义上此时埃及王国已经是一个非洲的独立国家,但是老牌资本主义英国还是保留对其国防、外交、民族问题的处置权(强烈谴责帝国主义国家的不要脸行为(σ`д′)σ)

英国对埃及的占领

最后埃及内部推翻了王国,建立埃及共和国

埃及共和国时期(1952-至今)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埃及共和国(喜大普奔),埃及历史就与今天同步,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埃及。

埃及什么产业发达

埃及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四大外汇收入来源。具体如下:

1、在农业方面,埃及是传统农业国,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为中长绒棉(35mm以下)和超长绒棉(36mm以上),因其绒长、光洁、韧性好,被称为“国宝”。

2、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高坝、沙姆沙伊赫等。

3、埃及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工业产品出口约占商品出口总额的60%,工业从业人员274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4%。埃及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改革,出售企业上百家。

4、埃及外贸产业也比较发达。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沙特、阿联酋等,特别是原油、原棉以外的非传统性商品的出口。

埃及石油产业最发达。

自70年代中期以来,埃及石油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石油产量一直持续稳定上升,截至2021年底,埃及拥有31亿桶已探明的原油储量。目前埃及石油年度产量达到4410万吨。石油已取代昔日棉花的地位,成为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和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其出口值约占国家出口总值的65%。现在埃及已是非洲第三大产油国和非洲最大的炼油国之一。

埃及发达的产业如下

一,长绒棉 尼罗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埃及是非洲第一大产棉国,其出产的长绒棉绒长3.81厘米,以光洁闻名于世,素有“白金”之美称,也为埃及换取了大量外汇,曾一度占埃及农业收入的50%左右。(2)近年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旅游业:在古埃及众多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埃及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因而旅游业已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二,石油:我们已学到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号称“世界石油宝库”,埃及作为它的一部分,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埃及北部,其石油开采量和出口量增长很快,石油收入现已跃居各经济部门首位。) 侨汇收入:埃及具有临近波斯湾有利的地理位置,及众多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埃及劳务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前往西亚产油国家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这既支援了这些国家石油的开发,同时也给埃及带来了大量的侨汇收入。

汉武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1、政治上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边境匈奴袭扰不断,而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

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解除了匈奴的威胁,统一今两广一带,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上军事

西汉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力强盛,大破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南越,吞并朝鲜,设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一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才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西汉版图东抵日本海、南吞交趾、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了汉地范围;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第一次将中国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汉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即印度)、于阗、扜罙、犁轩等诸国,开拓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其中最远到达的犁轩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这是汉朝使节到达的最远地区,欧亚非的丝绸贸易就此成型。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

3、经济上

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

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4、文化上

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建议;刘彻能诗善赋,重用四方文人贤士、重视文化建设。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广开献书之路。又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各类图书,皆在数十年间广充秘府,史称“书积如丘山”。

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5、外交上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从西域胡(黄)瓜、胡豆、胡麻、石榴、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历史意义重大。

埃及经济实力如何?分点分析

埃及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原因一: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依靠旅游业和对外贸易,经济结构单一。
原因二:政治不稳定,外部投资和援助不稳定,经济发展受阻。
原因三:社会问题较多,如失业率高、教育水平不高、贫富差距大等,制约了经济发展。
近年来,埃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贬值货币、取消补贴等,但效果有限。
为了提升经济实力,埃及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解决、政治稳定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高中历史

1、洋务运动: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2、戊戌变法法令中的文化教育措施:一方面颁布新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另一方面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世界历史上重要文化教育改革

1、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文教方面,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文化教育措施: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