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印度信仰什么教最多
- 印度古代历史
- 印度的历史以及社会风气
- 一句话读懂印度史
- 五千年前印度有和尚吗
-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印度与我国毗邻,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人口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人口大约已有十三亿之多。并且印度是一个以中教信仰为主的国家。在印度大部分人口信阳佛教,因此大大小小的佛教堂遍布印度各个不同地方。印度信仰佛教的人最多。
说结论,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最多,印度是一个民族和宗教十分复杂的国家,印度的人口共有14亿人,其中有12亿人都是印度教徒,还有两亿伊斯兰教徒称之为穆斯林,其中印度还有一定的天主教徒,人数达到了近8000万人之多,印度还有一部分的佛教徒。
印度境内已经有10个大民族和几百个小民族。在大民族中,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泰米尔族占7.4%。
与民族相比,印度宗教的分布相对集中,83%的印度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1.3%,其余人口则分别信仰基督宗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和袄教等众多宗教。
印度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都有信徒,但信仰印度教的人口最多。
1、印度教是印度的象征,是其传统文化的集成。在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过程中,他们为了从精神上巩固被征服者而创建了印度教,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是集佛教、婆罗门教、种姓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信仰体系。
2、印度教是印度现实社会中的“国教”。1993年统计:印度教信徒达10.5亿人,其中80%的印度人都信印度教,成为继基督教、佛教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宗教。虽然印度政府从未宣布过什么是国家,但印度教在广大城乡的深刻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
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为印度教。
印度古代历史印度作为古代文明古国,留给人类灿烂的古代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但一直是个分裂的国家,在阿育王孔雀王朝时期曾有过短暂统一。
印度的历史以及社会风气印度没有历史,古印度是一个地区不是一个国家。他只是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信仰,印度教。近代历史是英国人帮他统一的。所以没有历史。
社会风气真的是一团乱麻,强奸犯超级多,道路交通不方便。
不建议国人去旅游。
印度历史
1947年以前,印度的历史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1947年以后的历史疆域只包括印度共和国现有的领土。中国史籍《史记·大宛列传》称印度为身毒;《后汉书·西域列传》等称其为天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始称印度。
史前印度 (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350~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见印度河文明)。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遗留。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属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祗萨罗、跋祗、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娑罗。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外族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在印度的残部。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印度之所以还是这么风气落后,是因为种姓制度还没有废除,印度的实权还是在那些高种姓手里,英国殖民者也只能通过与他们合作的方式来统治印度,一旦英国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整个印度就保不住了。也就是说印度要改变落后的风气就需要类似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去彻底推翻种姓制度以解放种姓贱民解放印度生产力。
一句话读懂印度史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婆罗门教),成熟于恒河流域(佛教和耆那教)。
印度历史可以分为史前(-前600)、前600-1192年、1192-1774年、1774-1947年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印度人自己在玩,后两个阶段分别被伊斯兰教、英国人统治,1947年独立建国。
印度史可以简单概括为“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这是因为印度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王朝、宗教、语言和文化,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融合、冲突,形成了印度独特的多元文化。
例如,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穆斯林入侵、英国殖民统治等都对印度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印度历史上还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如阿育王的统一、孟加拉饥荒、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等,都是印度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部分。
总之,印度历史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变革和冲突的历史,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五千年前印度有和尚吗关于这个问题,五千年前印度有一些早期宗教和哲学思想,但是和尚这个词语是在佛教出现后才开始使用的,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因此,五千年前的印度没有和尚。
是的,五千年前印度就已经有了僧侣(和尚)的存在。印度教和佛教都有僧侣这个职业,他们通常会离开家庭、放弃物质生活,专门从事宗教修行和传教工作。
在印度教中,僧侣被称为“圣吠陀”(Sadhu),在佛教中,僧侣被称为“比丘”(Bhikkhu)。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您好,佛教发源于古代的尼泊尔,创始人是释迦摩尼先生,时间有争议,一部分教派以及历史学者认为是2500年前,而另一部分教派认为大约在2900年前。
由于依据的佛经有出入,传承的戒律观不一致,以及侧重点不同等等,历史上佛教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教派,并且要注意的是,每当佛教传入一个新的地区,都会结合当地的文化诞生有当地特色的佛教流派。其中有许多教派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特别是在印度本土,佛教由于政治势力的数次绞杀以及其他民族,信仰团体的入侵,已经消失。最后的印度佛教大约在十四世纪走向灭亡。如今,印度本土确实还有稀少的本土佛教,但是不成规模。可惜的是,很多经论在还没来得及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情况下(例如藏语,汉语,蒙古语等等)已经失传。
目前,现存的佛教分三大流派,主要是保存在我国汉族地区,日韩以及越南北部的汉传佛教,主修大乘,而我国汉地目前仅有显宗,日本还保留着密宗传承,这一部分密宗,就其主修部分而言,属于阿底峡四道判教的前三道,属于外密宗。还有保存在我国西藏以及境外尼泊尔不丹我国内蒙古以及外蒙古的藏传佛教,含摄三乘,但以大乘为主,除了显宗之外,还精于密宗。值得一提的是,藏传密宗虽然拥有外密部的传承,但是主要以四道判教的第四道也即无上密宗为主,非常殊胜。最后,就是保存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省在内的南传佛教,主修声闻乘,他们拥有供施无倒的清净戒律,在这里,仿佛还保留着佛祖初转法论时的清净行持。
此外,佛教在近代传入欧美,起初只是引起部分精英的兴趣,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精神上的空虚,传统信仰的消退,再加上殖民潮退去以后蜂拥进入欧美的佛教僧人,欧美,特别是美国的佛教信仰迅速生根发芽,拒信,目前美国所有宗教的信徒比例都在降低,除了佛教。欧美佛教的发展是非常有看点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发展出天台和禅宗这一类非常有美国本土特色的佛教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