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因为言而无信而被废杀。他就是明朝的燕王朱棣。
朱棣出生于136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在朱元璋逝世后,朱棣与他的三个兄长一起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最终,他的三个兄长先后去世,只有他和年幼的侄子朱标还活着。
1399年,朱棣在南京称帝,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永乐帝。在位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使得明朝达到了极盛的繁荣和强盛。
然而,尽管朱棣在政绩上有所建树,但他的信用却一直备受质疑。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夺取皇位的过程中,曾经发过誓言,如果夺得了皇位,就会让年幼的侄子朱标继承皇位,并保证他的安全。但是,朱棣在夺位后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将侄子朱标幽禁,并在几年后杀害了他。这一行为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谴责,让人们认为朱棣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君主。
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成为了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即成化帝。成化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了永乐帝的政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整顿,使得明朝继续保持了强盛和繁荣。同时,成化帝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良好形象和评价,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君主。
总的来说,朱棣是一个在政绩上有所建树,但在信用上备受质疑的君主。他的言而无信的行为,让人们对他的评价和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成化帝则是一个继承了永乐帝政策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保持了明朝的强盛和繁荣,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