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烛影斧声”事件真实存在么?

烛影斧声,指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

  如果说起宋朝的神秘事件,大家往往想到的事北宋千古迷案——“烛影斧声”。

image.png

  它涉及到了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之谜,千百年来人们围绕着它争论不休,许多人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而实际在《宋史》的《太祖本纪》上只有一句——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那么“烛影斧声”又是如何来的呢?

  “烛影斧声”是如何出现的?

  出乎意料的是,“烛影斧声”的故事最早并非出自什么史书,而是一本叫做《续湘山野录》的笔记,它的故事大多带有神话色彩。

  相传赵匡胤和赵光义做皇帝前曾经结识过一个叫混沌的道士,三人经常在一起喝酒,这个道士更是预言到赵匡胤后面会陈桥兵变做皇帝。

image.png

  宋太祖(左)/ 宋太宗(右)

  到了开宝九年(976年)时,这位失踪已久的道士又忽然出现,在赵匡胤问及自己寿命时说道,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日(即癸丑日)这天晚上天晴的话就可以再活十二年,如果不晴的话就得准备后事了。

  到了这一天,赵匡胤立即前往太清阁查看天气,最初是晴空万里,然而很快就下起了大雪。

  赵匡胤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派人叫赵光义入宫对饮,并且在喝酒时遣退了周围的宫女太监,众人只能从远处看到烛影晃动中赵光义在不断避席退让。

  到了三更时,赵匡胤用玉斧戳雪,并且对赵光义连续说了两个“好做”,之后便在当夜死去,赵光义当夜留宿宫中并在灵前即位。

  “烛影斧声”听起来,不免有些荒诞不经,其作者文莹是北宋中期一位不知名僧人,不知从何处能得到如此秘闻,也或许文莹的初衷只是想向人追捧太宗得位符合天意,却不想反而引起了人们对太祖死因的种种猜疑。

  其后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纪事本末》也都引用了这个故事,只是将“好做”二字改为了“好为之”。

  宋太宗到底有无弑君嫌疑?

  那么,“烛影斧声”是真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在北宋时就已经有了答案,根据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描述,在太祖死后,宋皇后立即让太监王继恩召太祖次子赵德芳入宫,但王继恩却私自决定前往开封府召赵光义入宫,最终赵光义在灵前即位。

  可见,太祖死亡当晚太宗并不在宫中,当然不可能与太祖对饮,“烛影斧声”的故事也就并不存在了。

  既然“烛影斧声”是假的,那么太祖真是太宗杀死的吗?

  在《涑水纪闻》的记载中,与赵光义入宫的还有另一个人,这个人叫做程德玄,擅长医术。

  在王继恩到达时程德玄就已经在开封府等候了,他自称是在睡觉时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说晋王召见,这才急急忙忙跑到开封府门前,结果府门关闭。

  程德玄就一直在外面等到了三更天,王继恩到达后两人才一起叫出赵光义,最终三人一道入宫。

  到了宫门前,王继恩、赵光义两人迟疑时又是这位程德玄鼓动赵光义及早入宫抢夺皇位,最终才成功抢在赵德芳之前入宫即位。

  这很难让人相信三人之间没有预谋,能配合得如此精密。

  而宋皇后的表现也是精妙绝伦:在得知来者是晋王赵光义后,宋皇后表现出惊骇,立马叩头请罪,称赵光义为“官家”(官家为北宋皇帝专用称呼,取义为“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赵光义的演技也堪称一流,立即哭着说道:

  “共保富贵,无忧也。”(《涑水纪闻》)

  而结果呢,宋皇后死后宋太宗不同意给谥号,也不同意宋皇后与太祖合葬,这等薄凉之举很难说和烛影斧声当晚的事情无关。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

  在开宝九年(976年)这一年里,宋太祖带太宗回洛阳祭祖时曾提到想迁都洛阳、长安,被太宗一句“在德不在险”生生顶回,这实际上都是为了打散太宗在旧都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

  可想而知,宋太宗当时已经做开封府尹十多年,在打倒赵普后更是羽翼丰满,想要遏制晋王势力,只有迁都一途,而作为利益受损者,赵光义自然不愿意迁都,所以站出来反对。

  一句“在德不在险”也暗示了迁都的举措得不到其他上层官员的支持,最终赵匡胤只得放弃了迁都。

  在回到开封后不久,赵匡胤就加封了赵廷美和赵德昭二人为检校太傅。

  这一年吴越国王钱俶入京时接待的也并不是一直以来的晋王赵光义,而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足见太祖太宗此时已经有了矛盾。

  根据赵匡胤死亡的最终受益者来看,赵光义很难洗脱自己杀兄的嫌疑。

  而在这年八月,太祖还派遣了党进、潘美等人出征北汉,在并无病患记录的情况下,太祖忽然死亡更是惹人怀疑。

  联系到太宗日后曾多次下毒除去眼中钉(如李煜、钱俶)的做法,一旦太祖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太宗会毫不留情的动手杀人,日后赵光义对待弟弟赵廷美时也同样不留情面,将之贬谪至死。

  “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还是事后捏造?

  说到赵廷美,又不得不说起另一个谜团,也就是神秘莫测的“金匮之盟”。根据记载,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死时,把赵匡胤召到了身边,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后说完之后又立刻让赵普记录下来写成盟书,放在金匮之中交给宫人收藏起来,这就是“金匮之盟。”

  在《赵廷美传》中也提到了这一故事,并且写明赵光义之后传位给赵廷美,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德昭。

  北宋人王禹偁《建隆遗事》中也曾写到金匮之盟,故事中更是由赵匡胤在某次家宴中主动提及将来要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赵廷美,为的是让杜太后成了空前绝后的三位皇帝的母亲。杜太后高兴之下也是当场表示要让赵廷美百年之后再传位给赵德昭。

  这个故事就更无稽了,不说赵匡胤何以会主动提议传弟不传子,三皇帝母亲这也并不唯一,前代北齐的娄昭君早已做到过,为这个“空前绝后”传弟更像是笑话。

  “金匮之盟”本身同样的破绽处处。

  首先,“金匮之盟”最早出现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这时候太宗早已登基,就连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也早已自杀。

  在宋太宗抢在侄子前面登基之后,自己也一直为名不正言不顺而深受困扰,后面更是亲征太原以弥补自己长久以来在军事上的短板。

  然而幽州之战时太宗独自逃走之后,军中无主,众将就曾拥立赵德昭为帝。 赵德昭

  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次子,母亲贺夫人,赵德芳兄,封武功郡王。被叔父赵光义所迫,自杀。死后先后被追封为魏王、吴王、越王(宋太宗时)、燕王(宋徽宗时),谥号“懿”。其九世孙为宋理宗,十世孙为宋度宗,十一世孙为宋末三幼主。赵德昭亦是朝鲜半岛白川赵氏的始祖。虽然在太宗生还消息传来后作罢,仍可见太宗当时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

  赵匡胤一手建立起来的军队也还是心向着赵德昭,这才有了后面赵德昭为太原之战请功时被赵光义怒斥之事,最终赵德昭被迫自杀。

  而在这种情况下太宗却始终拿不到证明其合法性的东西,就算太宗本身不知道,收藏金匮的宫人也不能说集体失忆忘记了吧?

  而直到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普提及“金匮之盟”时太宗才“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有一位好母亲杜太后,早就为自己的即位铺平了道路,在这一点上,“金匮之盟”的说法无法自圆其说。 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 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赵普生于蓟州,后唐末年,赵迥举族迁居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又迁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初任陇州巡官,王勋很看重他,后周显德元年(95...其次,最早提出“金匮之盟”的人是赵普,从记载来看也是孤证,除去不知名的收藏宫人外,另外两位当事人赵匡胤、杜太后早已死去。

  而对宋朝历史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在太祖时代赵普本人就一直是赵光义的政敌,支持的也是赵德昭。

  如果真有“金匮之盟”的存在,知情人赵普何以在明知赵匡胤不会违背杜太后遗命的情况下还与未来储君赵光义对着干?

  而在太宗即位后,赵普也一直没有拿出这一巨大的政治资本复出,直到赵普受到卢多逊的打压迫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才忽然对宋太宗提起了“金匮之盟”,并很快复为宰相。

  而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则在第二年就被人告发与赵廷美勾结,最终流放崖州,这些事情很难说都是巧合。

  再者,杜太后提出“金匮之盟”时赵匡胤才三十五岁,正当盛年,赵德昭其时也已经年满十岁,在三年后就出任了贵州防御使。

  杜太后又如何能判断出赵匡胤百年之后赵德昭还没成年,需要立年长的宗室即位为帝?

image.png

  金匮之盟主要人物:杜太后

  早在五代时,景延广就曾提出过“国家多事,宜立长君”,而废掉幼主改立石敬瑭侄子石重贵为帝,最终后晋也不免亡国,这也是杜太后亲身经历过的,长者即位才能保证国祚延续一说实在不堪一驳。

  最后,虽然多有关于“金匮之盟”一事的记载,但盟约本身的内容一直不为人所知,也并无流传,仅仅是靠赵普的一面之词就成了定论,真实性有待怀疑。

  也许有人会问,在“金匮之盟”提出后的第二年,赵光义就做了开封府尹,而赵光义即位后赵廷美也被任命为开封府尹。

  众所周知,北宋时开封府尹基本上就等同于未来的储君,这样完全是按照“金匮之盟”上的顺序执行的。

  ——这实际上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开封府尹等同于未来储君在当时并未形成惯例,一直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时期才成为定制。

  况且,如果以赵廷美做开封府尹来证明“金匮之盟”的存在,那么表明宋太宗实际上是知道“金匮之盟”存在的,这又如何解释赵普在五年后才提起“金匮之盟”的存在?

  所以,“金匮之盟”是并不存在的,只不过是赵普和宋太宗两人为了掩盖夺位真相而制造出来的伪证。

  宋太宗杀兄虽然疑点重重也无法得到证实,但夺位为不争的事实,而后世太宗一系子孙的断绝也更像是为“烛影斧声”埋单。

  赵德昭虽然自杀身死,但子孙后代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在南宋时继承帝位,历史往往就是这般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