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不沿用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

清朝皇帝和历史上王朝一样实行世袭。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11帝都是他的子孙。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入关以前并不遵循汉族的传统礼法,袭位方式与历代不大同。

历代由皇帝的嫡长子继位,并且要先预立为太子。清朝不守这个规矩,继位的不论是否皇长子,除了载淳外,无一是长子。载淳曾有一弟,出生后未命名就死了,因此无人与他争王位。继位也不一定要先预立为太子。清朝的继位法几经变化。开始实行汗位推选继承制,太宗、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是由皇室贵族推选的。康熙皇帝想效法汉家礼制,开始立嫡长子允礽为皇太子,结果因为他在位时间过长,导致太子没有耐性等下去而生了异心,又把他给废了。后来是皇四子胤禛争到了皇位。另外太子因为是法定的接班人,所以日益骄横、目中无人,在朝中大失人心,与康熙皇帝本人也产生的矛盾。于是其他的皇子借着皇权与储权冲突的机会,纷纷觊觎皇位,互相明争暗斗,形成了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局面,最后太子两度被废,没能继承皇位。

民间或者野史里说,月黑风高夜,四阿哥将康熙遗诏中“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了“于”字,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纯属扯淡,完全不着边际,驳斥的论据,遗诏要分满文、汉文、蒙文三份,能改汉文,满蒙文根本改不了。又如,遗诏的格式并不是“传位某子”,而是传位于皇某子胤某。而且,“于”字在古代要写成“於”。

鉴于过去几代皇子争位刀光剑影的残酷教训,雍正皇帝发明了一种秘密建储(储,储君,太子)法:把挑选出来准备继位的皇子姓名写好,放于匣中,置诸乾清宫正中顺治帝御书“正大光明”匾之后。皇帝死后,取出宣读,新君即位。这样一来,就让皇子们都觉得自己有希望,从而不会相互争斗,也不会为了皇位而逼宫谋害父皇,同时避免了接班人成为众矢之的,而皇帝也可以放心地培养皇家子弟,予以重任,不会出现明朝皇子昏庸无能的情况,可谓一举多得。这一制度的优越性使其成为定制,后世的清朝皇帝基本都遵循此例。这种办法用到道光。这段时间秘密建储也有中途改变的。乾隆帝即位后立皇次子永琏为太子,乾隆三年永琏夭亡,乾隆帝改立皇十五子永琰(永琰后改为颙琰)。咸丰传位是临终召王大臣承写珠谕,立皇长子为皇太子。至于后来同治帝死后由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光绪帝死后由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则是由慈禧太后懿旨确定的醇亲王载沣。

清朝继承者名单

皇太极,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顺治,皇太极第九子

康熙,顺治皇帝第三子

雍正,康熙第四子

乾隆,雍正第四子

嘉庆,乾隆第十五子

道光,嘉庆第二子

咸丰,道光第四子

同治,咸丰长子(实为次子)

光绪,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次子

宣统,醇亲王载沣长子

光绪,宣统都是从亲王府过继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