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平之战中活埋了多少人

在长平之战中活埋了多少人

现今,位于山西高平市的长平之战遗址里有着一处触目惊心的景观,那就是尸骨坑。在长平之战中,投降的赵国士兵被秦军将领白起下令坑杀,而遗址中的尸骨坑就是坑杀之处。那么,在那场战争中,到底有多少人被坑杀?他们真的是被活埋了吗?

长平之战尸骨坑

长平之战尸骨坑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最后被白起下令坑杀的士兵人数其实是存在争议的,有学者认为人数应该不到四十万。但《史记》中也曾提到这场战争最后“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现今,赵军出兵约45万,战死者5万左右,被坑杀者40余万人,是普遍被世人承认的传统说法。

坑杀,在大多数人眼中,可能会以为是活埋的意思,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坑杀是指将敌军杀死后,把其尸体堆积起来的行为。这个词多有谴责和屠杀无辜的意思。当然,白起也因此事被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痛骂过。

此外,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表明活埋的说法并不成立。在长平之战遗址的尸骨坑中,其出土的尸骨有刀砍、箭射的痕迹,还有的尸骨只有躯干而没有头颅,这些都能说明赵国降兵是在被杀后掩埋的。

最后,40万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白起如果真的要活埋这么多人,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长平之战中的赵国降兵不是活埋致死,而是在被杀死后掩埋的说法基本上是成立的。但对于被坑杀的40万人数,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考证。

长平之战地点在哪里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前后消耗时间约为三年的一场战争。它爆发于秦国与赵国之间,规模空前,死伤惨烈,最终以秦国的大胜告终。而上党郡和长平也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重要地点。

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

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

长平之战的地点虽发生在赵国长平,但是这场战争的起因却是上党这个地方。赵国接受了韩国冯亭进献的上党郡一事,成为了秦、赵两国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上党原先是属于韩国的土地,后来秦攻占了韩国野王,上党也随即与韩国失去联系。秦国因不满赵国接受上党郡,于是便在两年之后重新占领了上党,转而攻向赵国的长平。之后,秦、赵两国在长平打了将近半年的仗。战争结束后,对天下局势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场战争便被称为“长平之战”。

长平,位于现今的山西省高平市,这里除了是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发生地,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它见证了文明的发展,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赵国的名将廉颇在这个地方抵御过秦兵,也在这个地方失去了主将的职位。赵括在这里首次经历了如此大规模的实战,也在这里被围困,从而丢失了性命。秦军将领白起在这里使赵军全军覆没,也在这里坑杀了四十余万的赵国士兵。

长平是有着历史遗迹和故事的地方,更有着无数的英魂长眠于此。世人也会因为长平之战而永远铭记长平这个地方。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扮演什么角色

战国时期的一场“长平之战”以规模之大、死伤之惨烈而著于史册。战争结果是秦国的主将白起使用计谋,诱赵军主将赵括贸然率兵出击。白起遂将四十余万赵军围困在秦军阵地附近四十六天,粮草断绝。最终,赵括在突围时死于秦军的乱箭之下,剩下的赵国士兵无奈之下选择投降。

长平之战“赵括突围”图

长平之战“赵括突围”图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白起并没有放过那些降兵。他担心如果不杀掉赵国士兵,会再生出其它事端,于是便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的降兵全部予以坑杀,只让年纪较小的240名士兵回去赵国。这一举动令赵国举国上下陷入了震惊、惶恐和悲痛的情绪中。

在这场战争里,赵国共派遣出了大约45万士兵,可最后活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如此惨烈的伤亡数目给赵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因败于秦国而元气大伤。赵国在战争中不仅失去了众多的兵马,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战后,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养生息,赵国都很难再调整恢复到战前的情况。如果说,长平之战没有发生的时候,赵国还拥有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力量。那么,长平之战发生后,它是真的再也无力单独与秦国对抗了。